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天一

作品数:20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细胞
  • 6篇肠癌
  • 5篇结直肠
  • 5篇结直肠癌
  • 3篇直肠肿瘤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逆转录病毒
  • 3篇转录
  • 3篇细胞减少
  • 3篇细胞系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白细胞减少
  • 3篇白细胞减少症
  • 3篇肠肿瘤
  • 2篇治疗恶性肿瘤

机构

  • 14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解放军第四二...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20篇全天一
  • 12篇李伟明
  • 8篇徐学虎
  • 6篇冯智毅
  • 6篇黄波
  • 3篇陈铁军
  • 3篇周颖芳
  • 3篇伍尚标
  • 3篇周五一
  • 3篇袁晖
  • 3篇陈文裕
  • 3篇江庆萍
  • 2篇何本夫
  • 2篇刘海波
  • 2篇陈欣洁
  • 2篇冯崇廉
  • 2篇黄国虹
  • 2篇孙嫣
  • 1篇王智坚
  • 1篇郭炜

传媒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小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在直肠癌组织与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提取60例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总RNA,对标本中MicroRNA表达状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对其他20例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应用问题分析(PAM)法进行定性判断。结果在直肠癌发生过程中有41种MicroRNA表达量显著下降(<0.66)。对20例直肠癌组织应用PAM法进行定性判断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MicroRNA与直肠癌联系密切,可以成为直肠癌早期预测和诊断的有效手段。
伍尚标陈戎全天一李志发
关键词:微小RNA实时荧光定量PCR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研究概述被引量:10
2014年
就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疗效及单味中药的疗效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总的来说,中医药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方面有一定优势,不仅升高白细胞,还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和增效减毒的作用,具有疗效稳定、持久,费用低廉的优势。临床实践证明,在放化疗期间配合应用一些扶正固本中药,并合理应用抗癌中药,辨证结合辨病,不仅能减轻放化疗的反应,而且能使白细胞减少症得到有效治疗,因此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十分必要。
陈文裕全天一周颖芳
关键词:恶性肿瘤中医药白细胞减少症
鹿角霜治疗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鹿角霜单味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取放化疗时伴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鹿角霜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利血生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肝功血常规等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疗效。结果白细胞、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在不同疗程的治疗结束后,组间的差异及不同疗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红素(TBIL)及其他血液学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治疗的临床效果在不同分组间及不同治疗疗程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角霜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使白细胞数量增多,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肝功的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中医辨证治疗合并白细胞减少症的恶性肿瘤患者时选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单味中药提供了临床依据。
全天一陈文裕黄国虹周颖芳冯崇廉李伟明徐学虎
关键词:鹿角霜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miR-145下调与结直肠癌上皮间叶转化的分子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miR-145通过靶向调节目的基因对结直肠癌(CRCs)上皮间叶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进展CRC肿瘤患者组织样本,验证miRNA差异表达;利用划痕实验检测多株CRC细胞株过表达miR-145后细胞的转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145后细胞EMT相关分子标志表达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学、Luciferase报告系统以及Western blot预测并验证miR-145的靶基因。结果:miR-145在高转移预后差的CRC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且过表达miR-145后CRC细胞株转移能力明显降低,间叶细胞多种分子标志显著下调,而上皮细胞多种分子标志显著上调,其转移能力明显降低。生物信息学预测microRNA靶基因以及实验证实miR-145可以直接靶向调节TGFBR2蛋白表达,是TFG-β信号通路的主要受体及信号分子。结论:miR-145直接靶向调节TGFBR2影响TFG-β通路,抑制EMT过程,进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表达miR-145能够抑制CRC细胞的转移。miR-145是临床诊断CRC的新靶标,对CRC的防治及预后分析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全天一李伟明朱秋玲江庆萍孙嫣刘海波徐学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MIR-145
肠外瘘62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9例,治愈率95.0%,其中18例(29.0%)是经非手术治疗愈合。死亡3例,死亡率5.0%。21例进行了早期确定性手术,术后再次出现肠外瘘4例(19.0%),3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例死亡。22例进行了择期确定性手术。结论治疗方法的改变,使1/3的患者经非手术可以治愈,使1/3的患者早期可以进行确定性手术。
袁晖黄波李伟明冯智毅全天一
关键词:肠外瘘
着丝粒蛋白-H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着丝粒蛋白-H(CENP-H)基因在人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研究CENP-H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7株胃癌细胞系及永生化人胃粘膜上皮细胞中CENP-H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胃癌细胞,建立稳定干扰内源性及高表达外源性CENP-H的胃癌细胞系,并利用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进行鉴定,最后采用MTT、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CENP-H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人胃癌细胞系中CENP-H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永生化人胃粘膜上皮细胞。Western blot及QPCR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建立稳定沉默内源性及高表达外源性CENP-H的胃癌细胞系。MTT、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干扰CENP-H后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起到抑制作用,过表达CENP-H后能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结论 CENP-H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全天一何本夫刘铁坚李伟明伍尚标江庆萍刘维强刘海波徐学虎
关键词:胃癌增殖逆转录病毒稳定细胞系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微炎症和氧化应激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有结直肠癌根治术指征的30例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5例(LCR组),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15例(OCR组)。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手术前、术后第1d、3d、和5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LCR组术后1d时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d时均明显下降,术后5d时IL-6、TNF-α已降至术前水平;OCR组术后1d时CRP、IL-6、TNF-α水平也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d时IL-6、TNF-α有所下降,至术后5d时仍未降至术前水平,CRP则持续升高至术后3d达高峰后,术后5d时才有所下降;OCR组术后1d、3d、5d时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LCR组。LCR组术后1d时MDA、SOD水平与术前差异显著,术后3d、5d时已经接近术前水平;OCR组术后1d、3d时MDA、SOD均与术前差异显著,5d时已接近术前水平;术后1d、3d时OCR组MDA均高于LCR组,而SOD均低于LCR组。结论LCR手术创伤小,术后微炎症反应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较OCR低,且恢复迅速,两种手术术后氧化应激反应均炎症反应更早恢复正常。
陈铁军李伟明周五一冯志毅全天一黄波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炎症氧化应激
miR-143在鼻咽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高转移细胞株5-8F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检测鼻咽癌细胞系中miR-143表达情况,建立稳定高表达miR-143的鼻咽癌细胞系,为研究其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Q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系CEN1、CNE2、HONE1、5-8F、6-10B及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miR-143的表达水平。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MSCV-puro-miR-143,包装逆转录病毒pMSCV-miR-143和pMSCV-Vector并感染鼻咽癌细胞,建立稳定高表达miR-143的鼻咽癌细胞系,并应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43后,鼻咽癌细胞对胞外基质的黏附性。结果鼻咽癌细胞系中miR-143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P69细胞,其中高转移潜能细胞株5-8F的表达量最低,仅为对照组的3.03%,成瘤但不转移细胞株6-10B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63.59%。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筛选后第7代细胞miR-143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高出达1080倍(P<0.05)。细胞黏附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3可降低5-8F细胞对胞外基质的黏附性。结论 miR-143在鼻咽癌细胞系中表达失常,其作用可能与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相关;成功建立了稳定高表达miR-143的鼻咽癌细胞系,并初步确定miR-143能抑制5-8F细胞的黏附能力,为探索miR-143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钟文何本夫全天一朱成全周思朗陈永乐
关键词:MIR-143鼻咽癌逆转录病毒稳定细胞系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与DC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与DCF方案一线在治疗晚期胃癌时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收集50例胃癌晚期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DSOX、BCF两组,前者进行静脉滴主多西他赛1 h,再滴注奥沙利铂3 h,并口服替吉奥,2 d/次,持续4d;后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1 h,在第一天滴加顺铂,再滴加氟尿嘧啶,持续5 d。每一组患者持续2个周期的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与毒副作用。结果:DSOX与DCF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0.096、52.096,无统计学差异(P〉O.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黄玉娥宋伟琼全天一谢碧梅黄汉辉
关键词: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
鹿角霜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鹿角霜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辨证为肾阳虚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利可君40 mg,每日3次;试验组予以口服鹿角霜颗粒100 g,每天1次。2组患者1个疗程为2周,均服药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数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且试验组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角霜相比于利可君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全天一陈文裕黄国虹周颖芳冯崇廉李伟明徐学虎
关键词:鹿角霜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症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