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建友

作品数:125 被引量:1,166H指数:21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8篇小麦
  • 28篇冬小麦
  • 16篇玉米
  • 14篇旱地
  • 13篇水分
  • 12篇栽培
  • 11篇生长发育
  • 10篇水肥
  • 10篇水分利用
  • 10篇土壤
  • 10篇利用效率
  • 9篇氮肥
  • 9篇施肥
  • 8篇栽培技术
  • 8篇施氮
  • 8篇秸秆
  • 7篇籽粒
  • 7篇利用率
  • 6篇水分利用效率
  • 6篇配施

机构

  • 123篇山西省农业科...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山西师范大学
  • 6篇山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农业智能...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晋城市农业局

作者

  • 125篇党建友
  • 88篇张定一
  • 86篇裴雪霞
  • 75篇王姣爱
  • 53篇张晶
  • 25篇程麦凤
  • 20篇闫翠萍
  • 14篇姬虎太
  • 13篇屈会选
  • 10篇杨峰
  • 10篇武雪萍
  • 10篇谢咸升
  • 9篇董飞
  • 8篇程麦风
  • 7篇连晋
  • 6篇鲁晋秀
  • 5篇屈非
  • 5篇张虎
  • 5篇王建军
  • 4篇曹勇

传媒

  • 1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0篇麦类作物学报
  • 9篇小麦研究
  • 8篇中国生态农业...
  • 8篇中国土壤与肥...
  • 6篇陕西农业科学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农学学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农业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肥料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3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秸秆还田下施氮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为给秸秆还田下山西南部一年两熟区冬小麦种植筛选适宜施氮方式,通过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在施氮225.0kg·hm-2条件下设置10∶0、7∶3、5∶5和3∶7(底施∶拔节期追施比例)四种施氮模式,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下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运转、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施氮225.0kg·hm-2下,提高底施氮肥比例可增加冬小麦越冬前和拔节期单株茎蘖数和总茎数,并使旗叶SPAD值在灌浆前中期保持较高水平,且延缓其灌浆后期下降,促进灌浆期干物质向穗部转运和积累,增加成穗数和穗粒数,进而实现增产。施氮模式中底追比例7∶3的增产效果最好,籽粒产量达5 773.8kg·hm-2,较其他施氮模式增产1.58%~10.17%。增加底施氮肥比例可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酶活性,促进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提高肥料当季表观利用率。底追比例7∶3的氮磷肥利用效果最好,其中氮肥当季利用率较其他模式提高1.46%~3.06%,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0.76%~3.34%;钾肥利用效果以氮肥全部底施最好,较其他施氮模式提高4.54%~14.53%。因此,山西省南部一年两熟种植区在玉米秸秆还田下冬小麦的合理施氮模式为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张晶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冬小麦施氮模式生长发育肥料利用率
两种除草剂及其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旗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为探明过量使用除草剂对小麦的危害,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种除草剂(苯磺隆和世玛)常量和倍量喷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和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除草剂常量喷施对小麦茎蘖动态、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等影响小于倍量喷施;苯磺隆的影响小于世玛。喷施常量苯磺隆对小麦生长发育、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基本无影响,喷施倍量苯磺隆和世玛使小麦生长发育受抑制而减产,倍量世玛处理减产最多,达307.4kg/hm^2,减产4.62%;喷施常量世玛使成穗数减少,但灌浆中后期旗叶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功能期延长、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因此,麦田化学除草时应严格按规定剂量使用,避免过量对小麦造成危害而减产。
王俊红裴雪霞党建友武雪萍
关键词:小麦除草剂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
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适宜用量及施氮时期的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通过对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用量的定量研究,建立了中等以上肥力沟川地玉米产量形成的施肥数学模型及最佳施肥组合方案,并确定了沟川地玉米氮、磷、有机肥作用效应顺序:氮肥>磷肥>有机肥。氮肥使用时间上以“一底一追”,施足底肥,重施拔节肥效果最好。实施最佳施肥方案,公顷产量达104310kg,比习惯施肥增产378%。
张定一张虎王建军党建友
关键词:玉米氮肥磷肥有机肥施肥
微喷水肥一体化氮肥后移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及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为了探明晋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适宜的节水减氮管理模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了5个水氮组合模式对夏玉米氮素积累特征、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水漫灌、传统撒施肥料(CK)相比,微喷水肥一体化处理的夏玉米籽粒产量提高12.05%~45.4%,其中以微喷灌4次(出苗水+小喇叭口水+大喇叭口水+抽雄水),施纯氮227.5 kg/hm^2,氮肥后移、追氮2次处理(WN3)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籽粒氮素积累量、总氮素积累量分别较施纯氮227.5 kg/hm^2,追氮1次处理(WN2)提高6.8%、14.26%,且与微喷灌、施纯氮300 kg/hm^2(WN1)和WN2相比,WN3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1.81%、23.14%,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提高47.45%、49.01%。综上所述,晋南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采用微喷水肥一体化可替代漫灌实现节水减氮高产栽培,推荐微喷灌溉4次、氮肥后移处理(基肥45.5 kg/hm^2+小喇叭口期追肥136.5 kg/hm^2+抽雄期追肥45.5 kg/hm^2)作为晋南地区夏玉米灌水施氮适宜的运筹方式,该模式相比CK减少灌水量50%、减施氮肥24.16%,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最好,实现了节水减氮的效果。
刘彩彩张孟妮武雪萍裴雪霞党建友张永清奚雅静王碧胜宋霄君李生平郑凤君董悦
关键词:氮肥利用率夏玉米
临草(麦)一号生物学特性及利用被引量:1
2004年
临草(麦)一号是一种强冬性牧草作物,2000~2003年在山西省隰县、安泽县、浮山等多点试验,并在临汾市乔李镇和贺家庄大面积示范种植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生物产量,其鲜草总量平均达60000~75000kg/hm2,全期粗蛋白平均可达19%~27%.同时,介绍了临草(麦)一号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优点,并结合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发展饲草小麦的优势、可行性措施和对山西经济特别是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杨峰鲁晋秀张定一党建友闫翠萍朱秀珍
关键词:选育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品种播期双改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小麦玉米播种技术,具体是一种小麦玉米品种播期双改高产高效栽培方法,特别为一种通过小麦玉米品种播期双改提高晋南地区光热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小麦温光冬春性划分、小麦玉米品种选择、适播期确定是通过多年试验取得的科学结论...
裴雪霞党建友张晶闫翠萍王姣爱董飞程麦风万超群武雪萍
文献传递
两种有机肥及氮磷钾配施对塑料大棚番茄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了两种有机肥与N、P、K配施对塑料大棚番茄各时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与N、P、K配施前期产量高于牛圈粪,中后期牛圈粪高于鸡粪。两种有机肥中,鸡粪与低N高P配施的产量较高,牛圈粪与高N高P配施产量较高;所有处理中以M2N2P2产量,最高达74 210.5kg/hm2,产投比达2.01,其次是M1N1P2。因此,鸡粪与N、P、K配施时,应适当降低N肥增加P肥,与牛圈粪配施时应适当增加N、P用量。
党建友陈永杰雷振宇
关键词:有机肥氮磷钾塑料大棚番茄产量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中筋冬小麦蛋白质组分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6
2008年
采取裂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筋小麦临优145和中筋小麦临优2018蛋白质组分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最高;推迟播期,强筋品种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中筋品种变化不明显;强筋品种的品质性状受播期影响程度高于中筋品种.适期播种,小麦籽粒蛋白质、麦谷蛋白与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软化度和评价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推迟播期,醇溶蛋白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播期变化引起的蛋白质各组分所占比例的改变是改善小麦品质性状的重要原因.在试验种植密度范围内(225万株.hm-2、300万株.hm-2和375万株.hm-2),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密度对强筋品种的品质性状有一定调节作用;在低密度条件下(225万株.hm-2)中筋品种的品质性状最佳.
闫翠萍张永清张定一党建友
关键词:播期种植密度小麦蛋白质组分品质性状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8
2017年
为了确定山西省晋南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微喷灌(MSI)、滴灌(SDI)和传统漫灌(CK)3种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变化、生长性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其中SDI处理和MSI处理生育期灌水3次,分别为越冬期(12月9日)、拔节期(4月1日)、灌浆期(5月20日),每次灌水量为600 m^3/hm^2;CK按当地灌水习惯,于越冬期和拔节期灌水,每次灌水量为2 250 m^3/hm^2。结果表明,各处理越冬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没有明显差异,灌浆期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SDI处理>MSI处理>CK,MSI处理、SDI处理灌浆期灌水,可满足灌浆期对水分需求,促进籽粒灌浆;与CK相比,SDI处理与MSI处理可以明显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总茎数、促进群体生长,显著增加冬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因而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与CK相比,MSI处理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提高16.54%、5.21%,SDI处理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提高9.10%、11.78%,MSI、SDI处理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2.79%、3.35%;同时,SDI处理与MSI处理冬小麦生育期的耗水总量分别减少43.88%和41.6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3.15%和77.09%。因此,在山西临汾盆地采用微喷与滴灌可以取得明显的节水高产效果。
宜丽宏王丽王丽毛平平党建友毛平平党建友吴会军李银坤裴雪霞张晶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方式生长发育水分特征
一种小麦微喷灌化肥精准减施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小麦微喷灌化肥精准减施高产高效栽培方法,解决了用水量大、盲目过量施肥、施肥配比不合理、水肥利用率低及秸秆腐熟慢造成小麦产量徘徊不前的问题。a、收集小麦目标产量、夏玉米产量及土壤速效养分量;b、100kg小...
裴雪霞党建友董娟兰张晶张定一王姣爱程麦凤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