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骨显像对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倪雷春唐明灯刘道佳
- 关键词:鼻咽癌全身骨显像多发肿瘤骨转移
- 22例前列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与血清PSA关系分析
- 2001年
- 金星林爱珠唐明灯倪雷春林端瑜陈端振朱菲林英陈峰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前列腺肿瘤血清PSA
- ^(18)F-FDG SPET/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通过18F-FDG SPET/CT扫描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金标准比较,评价18F-FDG SPET/CT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首程治疗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40例患者,术前1周内行18F-FDG SPET/CT检查,将18F-FDG SPET/CT诊断食管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组共清除淋巴结1216枚,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30.4枚(15~55枚),淋巴结转移率67.5%。SPET/CT诊断食管癌总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4.4%、84.6%和57.5%。但进一步分析SPET/CT诊断对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及腹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低,分别为35.0%、50.0%、32.5%和27.5%。其中转移淋巴结短径<0.8cm、0.8~1.2cm和>1.2cm的准确性分别为0.0%、43.8%和84.6%。结论 18F-FDG S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及准确性较低;对转移淋巴结短径>1.2cm有较高的准确性。
- 陈俊强朱坤寿林端瑜李建成陈明强倪雷春陈文娟潘建基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 ^99Tc^m-MDP全身骨显像、^99Tc^m—MDP SPECT-CT和^18FFDG SPECT-CT探测脊柱转移瘤的比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比较^88T以^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全身骨显像、^99Tc-MDP SPECT-CT与^18FFDG SPECT-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行常规^99Tc^m-MDP全身骨显像的88例肿瘤患者同时行^99Tc-MDP SPECT-CT,同期(2周内)行^18F-FDG SPECT—CT。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或两种以上影像技术(MRI、CT等)结果或随访2年以上结果为最终结果,比较^99Tc^m-MDP全身骨显像、^99Tc^m—MDP SPECT—CT与^18F—FDG SPECT—CT的诊断结果。结果经临床随访或病理证实,88例肿瘤患者诊断脊柱转移瘤48例、良性病变19例、未转移21例。^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9.6%(43/48)、62.5%(25/40)、74.1%(43/58)、83.3%(25/30)及63.4%(68/88),^99Tc^m-MDP SPECT—CT分别为93.8%(45/48)、92.5%(35/40)、90.O%(45/50)、92.1%(35/38)及81.6%(80/88);^18F—FDG SPECT-CT分别为97.9%(47/48)、97.5%(39/40)、97.9%(48/49)、97.5%(39/40)及87.8%(86/88)。SPECT—CT解决了^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阳性病灶精确解剖定位难的问题,明显提高了对骨良性病灶的诊断能力,降低了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假阳性率。^18F-FDG SPECT—CT较^99Tc^m—MDP全身骨显像更具肿瘤特异性,对骨骼良恶性病灶的鉴别具有更强的能力,提高了脊柱转移瘤诊断的特异度(X^2=15.313,P〈0.001)和准确率(X^2=16.831,P〈0.001)。结论^99Tc^m-MDP SPECT—CT和^18F-FDG SPECT—CT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效能高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刘道佳唐明灯林端瑜倪雷春林小敏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99M锝美罗酸盐
- ^18F—FDG SPECT-CT在宫颈癌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18F—FDG SPECT-CT在监测宫颈癌复发和(或)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为评估宫颈癌是否复发和(或)转移而行^18F—FDG SPECT-CT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二次手术或局部活检病理或临床随访为最终结果,并与同期CT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检查结果对比。结果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62例患者中有36例复发和(或)转移。^18F-FDG SPECT—CT对宫颈癌复发和(或)转移监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4.4%、92.3%、94.4%、92.3%、93.5%;CT分别为69.4%、80.8%、83.3%、65.6%、74.2%;SCCA检查分别为66.7%、46.2%、63.2%、50.0%、58.1%。结论^18F—FDG SPECT—CT监测宫颈癌复发和(鳓转移有较大临床价值。
- 刘道佳唐明灯林端瑜倪雷春
-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
- ^(99m)Tc-MIBISPECT肺肿瘤显像及其临床初步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 99m Tc- MIBI肺肿瘤显像的方法及对肺部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1例临床未明确诊断的肺结节患者行 99m Tc- MIBI SPECT肺肿瘤显像 ,并与病理等检查对照。结果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SPECT呈阳性显像而准确检出 ,4例肺良性结节患者有 3例呈阴性显像而准确检出 ,另 1例假阳性。结论 初步认为 ,99m Tc- MIBI
- 唐明灯倪雷春林端瑜金星
- 关键词:MIBISPECT肿瘤
- 核素骨显像在恶性淋巴瘤骨浸润的临床应用探讨
- 目的收集经病理确诊为骨外恶性淋巴瘤的71例患者骨显像结果,探讨99mTc-MDP骨显像在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骨浸润的显像特点。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98 年10月至2005年8月间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
- 金星唐明灯林端瑜倪雷春
- 文献传递
- 核素显像法观察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影响
- 目的鼻咽癌(简称NPC)是华南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放疗野包括了整个或部分的腮腺组织,不可避免地引起患者腮腺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一系列影响患者放疗后生存质量的症状如口腔干燥,龋齿等。正常...
- 唐明灯林端瑜金星倪雷春林爱珠林小敏
- 文献传递
- 核素骨显像在骨外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应用探讨
- 目的回顾性分析62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的骨显像结果,探讨99mTc-MDP骨显像在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骨浸润的显像特点。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4年11月间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资料...
- 金星唐明灯林端瑜倪雷春
- 文献传递
- 食管癌^18F-FDG PET/CT显像SUVmax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主要分析食管癌^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临床研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53例未经手术及相关治疗首诊食管癌患者,对患者的F-FDG PET/CT显像数据进行评价,根据患者资料分析食管癌发病病灶SUVmax与病灶大小之间的相关性,根据TNM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情况,判断不同分期与SUVmax的关系的差异性以及原发性病灶SUVmax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食管癌病灶SUVmax与病灶的大小之间存在数据差异,P=0.001;在比较不同长度病灶的SUVmax数据差异后,结果显示不同病灶之间存在数据差异,P=0.001。同时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全身最高处SUVmax与临床分期弱相关,P<0.05。结论:目前在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中,选择食管癌SUVmax指标能对肿瘤原发病灶作出准确评价,但是该指标无法预测食管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这是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 倪雷春林小敏唐明灯潘雪艳
- 关键词:食管癌SUVMAX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