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
- 作品数:483 被引量:75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种利用硬模板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锰或氧化钴的方法
- 一种利用硬模板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锰或氧化钴的方法涉及固体介孔材料制备领域。该方法分为两步进行:(1)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采用三嵌段共聚物EO106PO70EO106(Pluronic F127)和...
- 戴洪兴夏云生张欢何洪訾学红
- 文献传递
- 乏风瓦斯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为实现低浓度瓦斯气体的高转化率,满足实际工程低温排气的要求,设计制作一套新型流向变换蓄热催化燃烧反应器,并利用模拟气体进行催化燃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流量为70 L.min-1、燃烧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和甲烷体积分数为0.2%时,甲烷催化燃烧转化率超过80%,出口气体温度低于60℃。该系统能满足工程低温排气要求。
- 刘欢梁文俊李坚王洪明何洪
- 关键词:催化化学乏风瓦斯甲烷催化燃烧
- 一种Cu/ETS-10负载型SCR催化剂合成方法
- 一种新型Cu/ETS-10负载型SCR催化剂合成方法,属于分子筛型SCR催化剂技术领域。载体ETS-10利用0.05~1mol/L的铵盐水溶液对其进行不同次数的离子交换,制备了不同碱金属(Na,K)含量的ETS-10。配...
- 何洪宋丽云张桂臻
- 文献传递
- 混合燃料添加剂对均质压燃燃烧影响的试验研究
- 2007年
- 以一台4缸柴油机为原机,在改造过的第4缸进行均质压燃(HCCI)燃烧试验,研究了混合添加剂对HCCI燃烧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不同发动机转速、HCCI稳定燃烧工况下,混和添加剂均优于单一添加剂,即混合添加剂使得着火和放热提前,燃烧放热率峰值升高,并且发动机转速越高,混合添加剂对HCCI的燃烧影响越明显。此外,混和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高转速下HCCI发动机的失火,使得发动机在实验转速下工作平稳。
- 李超纪常伟何洪沈自友何超李韫喆马重芳
-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均质压燃燃烧缸压
- 钛交联柱撑黏土基NH3-SCR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
-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去除氮氧化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烟气中的SO2会吸附于催化剂表面使其中毒从而降低其催化效率.因独特的层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柱撑黏土作为载体的钒钛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脱硝性能和抗硫能力引起...
- 臧思淼张桂臻宋丽云张然邱文革何洪
- 关键词:SO2
-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联合降解甲苯实验研究
- 梁文俊马琳李坚何洪
- 一种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的负载型钯催化剂
- 一种合成1,4‑环己烷二甲酸的负载型钯催化剂,属于钯催化剂的技术领域。采用两步法制备,即先制得Pd(OH)<Sub>2</Sub>/C前体,然后采用氢气气相还原得到Pd/C催化剂。具体步骤如下:先将载体活性炭进行氧化预处...
- 邱文革陈云闫京芳尹孟奇李世宁张桂臻何洪
- 文献传递
- 内燃机余热甲醇催化重整制氢装置设计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氢气随车携带不便,为了能在线产生富氢气体供给内燃机燃烧,并大幅度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降低排放,降低热、噪声的污染,提出应用内燃机尾气余热对甲醇进行催化重整以产生氢气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内燃机余热甲醇催化重整制氢装置,在内燃机排气余热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把甲醇水溶液重整成富氢气体.重整反应器为蜂窝陶瓷载体,重整催化剂为Cu/Zn/Al/Zr,采用管式换热器对载体进行加热,甲醇水溶液在载体孔道中发生催化重整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增加,重整器产氢率提高,在排气温度为350℃时,重整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达到41.9%.达到了实验预期要求.
- 纪常伟邓福山Stefan Korte方泽军汪硕峰何洪
- 关键词:甲醇水蒸气重整催化剂
- 一种低温耐硫钒钛系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一种低温耐硫钒钛系脱硝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属于脱硝催化剂领域。采用浸渍法制备,以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为载体,在其表面负载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钨以及钌元素。其中:TiO<Sub>2</Sub>为70‑95wt%,V<Sub>2<...
- 李坚张铁军何洪梁文俊梁全明曹子雄
- 文献传递
- 基于咔唑和间苯二甲酸的荧光配体合成及性能被引量:3
- 2018年
- 以咔唑、5-羟基-1,3-苯二甲酸二乙酯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经缩合、水解等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荧光配体N-[4-(3,5-二羧基苯氧基)-丁基]咔唑,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荧光特性。在乙醇/水混合介质中,Fe3+的存在会导致化合物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显示出高效的Fe3+选择性"开-关"行为。最大淬灭率达到86%,这种强的荧光淬灭效应是化合物和Fe3+离子发生配位作用的结果。荧光滴定实验和体系红外光谱数据表明,在溶液中,化合物与Fe3+之间的结合是一种多分子的协同配位模式。
- 姜涛郭崇伟邱文革白广梅张桂臻何洪
- 关键词:咔唑衍生物配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