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融融 作品数:13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正视与近视青少年调节微波动研究 乐融融 保金华 郑志利青少年正视眼与近视眼调节微波动的差异及其与波前像差的关系 被引量:6 2015年 背景 人眼在观察外界的物体时,调节反应呈现出持续波动状态.青少年阶段是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这一人群的调节微波动的特点及眼球像差的分布情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近视的发生和进展.目的 研究持续阅读情况下青少年正视眼与近视眼调节微波动的差异及其与眼球像差之间的关系,探讨产生微波动差异的原因及其对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0-2011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进行定期眼科常规检查的12~15岁青少年54人,包括正视者19人和近视者35例,受试者均进行扩瞳后客观和主觉验光,然后根据受试者近2年来近视屈光度的变化情况将近视眼分为初发性近视组18例和进展性近视组17例.受试者分别在25、33和50 cm距离处阅读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文字,使用WAM-5500红外验光仪测量受试者阅读过程中的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每个注视距离检测5 min.将测得的调节反应值经频谱傅里叶分析后将微波动能量按频率划分为低频段组分(LFC) (0 ~0.6 Hz)、中频段组分(MFC)(0.6~0.9 Hz)和高频段组分(HFC)(1.0~1.4 Hz)进行计算和分析.采用i-Trace波前像差仪测量受试者全眼像差,用Humphrey角膜地形图仪采集和计算角膜像差,比较正视眼组、初发性近视组和进展性近视组受试眼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和波前像差的差异,对受试者调节指标与波前像差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在25 cm和33 cm的阅读距离下,正视眼组调节反应值分别为(2.78±0.35)D和(2.19±0.27)D,明显高于进展性近视组的(2.44±0.33)D和(1.89±0.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3).受试者的LFC、MFC及HFC随阅读距离的缩短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阅读距离=8.480、14.270、21.400,均P<0.01),但仅LFC值在3个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115,P<0.05),其中 乐融融 郑志利 宋佳丽 吕帆关键词:正视眼 青少年 正视和近视青少年对比度视力与像差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 比较初发性近视、进展性近视以及正视青少年明、暗环境下对比度视力(CVA)的差异,及其与像差和瞳孔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群组研究.58名年龄为12~16岁的青少年根据屈光状态及近视发生时间分为3组:正视组18人,等效球镜度(0.00±0.20)D;初发性近视21人,等效球镜度(-1.03±0.33)D;进展性近视19人,等效球镜度(-2.67±0.77)D.记录受试者左眼CVA、瞳孔直径和全眼波前像差.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初发性近视组的CVA低于进展性近视组和正视组(F=199.17、234.54,P<0.01),在低对比度(25%、10%)和暗环境下更为明显.3组青少年受试者明环境下全眼总像差(除去一阶和二阶离焦)、高阶像差、四阶球差以及彗差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205±0.108)μm、(0.101±0.057)μm、(0.028±0.039)μm 以及(0.066±0.056)μm],低于暗环境下的各像差值[分别为(0.599±0.257)μm、(0.355±0.141)μm、(0.148±0.122)μm 以及(0.195±0.034)μm],差异具有统计意义(t=14.94、16.71、7.89、6.28,P<0.05).在同一亮度环境下,近视组像差与正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明环境100%对比度下,CVA与总高阶像差存在负相关关系(r=-0.275,P<0.05)外,其余情况下,CVA与高阶像差、瞳孔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初发性近视者CVA低于进展性近视和正视者,差异在低对比度和暗环境下更明显.初发性近视CVA的下降与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无直接关系,可能为皮层因素起主导作用. 乐融融 保金华 任凤英 吕帆关键词:对比度 视力 像差 瞳孔 光刺激 国产眼科光纤导管在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中应用的六个月效果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国产眼科光纤导管在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中初步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温州眼视光医院接受国产眼科光纤导管进行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30例(30眼)。方法使用国产眼科光纤导管进行黏小管成形术,于角巩膜缘床开窗进入前房,使房水可以直接经巩膜瓣下进入Schlemm管断端开口,术中不使用抗代谢药物,术末紧密缝合巩膜瓣。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使用降眼压药物下眼压≤21 mmHg为条件成功,不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为完全成功。主要指标 Schlemm管穿通率、眼压、降眼压药物数量、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结果 23眼(76.7%)完成了360°Schlemm管穿通。术前平均眼压(34.3±13.9)mmHg,术后1天、1周、1、3和6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5.0±9.7)mmHg、(17.3±8.8)mmHg、(15.6±3.7)mmHg、(13.9±6.1)mmHg和(13.4±3.3)mmHg(P<0.001);术前平均用药为(3.4±1.2)种,术后1天、1周、1、3和6个月的平均用药分别为(0.2±0.9)种、(0.5±0.9)种、(0.2±0.5)种、(0.1±0.2)种和(0.2±0.5)种(P<0.05)。术后6个月条件成功率和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5.0%(19/20)和85.0%(17/20)。 4眼(18.2%)出现前房积血,其中1眼(4.5%)伴有一过性低眼压和I级浅前房。术后6个月95%(19/20)在裂隙灯下未见明显滤过泡。9眼(40.9%)出现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结论随访6个月的结果表明,国产眼科光纤导管在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中的Schlemm管穿通率约为四分之三。手术成功者6个月随访期间眼压明显下降,且滤过泡发生率低。但其远期疗效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程欢欢 邓宇轩 古娟 张绍丹 解彦茜 乐融融 乐融融 梁远波 王宁利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阅读状态下不同屈光组调节反应的差异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RSVP)阅读状态下进展性近视、稳定性近视和正视之间调节反应的差异,探讨调节因素在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方法45例受试者参加本实验,分为进展性近视、稳定性近视和正视组,各15例。阅读材料为位于距受试者左眼角膜平面25cm处的电脑显示屏上的一篇中文短文,通过RSVP软件呈现单个字符,字体大小为9pt,文字呈现速度为150字/min。使用SEIKO-WV500自动验光仪测量其开放视野阅读状态下左眼的调节反应。结果所有受试者在4D的调节刺激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调节滞后,个体差异较大。进展性近视组的调节反应低于正视组[(2.32±0.43)Dvs(3.19±0.53)D,P<0.01],进展性近视组的调节反应亦低于稳定性近视组[(2.32±0.43)Dvs(3.07±0.34)D,P<0.01],而正视组和稳定性近视组差异无显著性(P=0.441)。结论近距离阅读状态下进展性近视有较高的调节滞后,远视性离焦造成的模糊斑可能是近视的发生发展的促成因素,随着近视发展的稳定,调节反应恢复至一般水平。 任凤英 保金华 乐融融 吕帆关键词:近视 近视青少年在阅读状态下调节反应和真实瞳孔下像差的研究 保金华 任凤英 乐融融 吕帆不同光学矫正方式对人眼单色波前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测量波前像差,研究不同光学矫正方式(框镜和角膜接触镜)对人眼光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客观波前像差仪测量29人55只近视眼在5种矫正下的波前像差:裸眼(UC)、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硬镜)、软性角膜接触镜(软镜)、框架眼镜(框镜)和框镜等效球镜(等效框镜)。光学矫正镜片为球面设计。采用波前像差的均方根(RMS)值和Zernike像差进行计算。每次测量重复3次,取均值分析。结果硬镜矫正的均方根值最小。与裸眼状态相比,软镜矫正的均方根值增加,而硬镜矫正和框镜矫正的均方根值显著减少(F=11.90,P<0.002;F=4.75,P<0.05)。高阶像差中,戴硬镜矫正的均方根值比裸眼、戴软镜和戴框镜矫正都显著减少(F=6.18,P<0.02;F=20.73,P<0.001;F=25.51,P<0.001),而戴软镜和戴框镜矫正的均方根值比裸眼状态都显著增加(F=4.98,P<0.05;F=7.86,P<0.01)。对于中度散光眼,戴软镜矫正会显著增加裸眼状态的均方根值(F=4.87,P<0.05)。戴软镜会引起高阶Zernike像差显著增加;戴框镜显著减少了2阶散光的Zernike像差,戴硬镜则显著减少2至4阶Zernike像差。结论戴软镜矫正增加高阶像差,戴框镜矫正减少低阶像差,戴硬镜矫正减少整眼像差。对于波前像差小的裸眼,由于光学镜片矫正打破了屈光介质之间波前像差的平衡,眼像差增加。球性软镜和不规则角膜表面间厚度不均的泪液层会使中度散光眼的像差显著增加。戴硬镜、软镜和框镜矫正均显著降低初级球差。 保金华 王海容 乐融融 贺极苍 吕帆关键词:波前像差 “Fellow式”教学方法在住培生门诊带教中的应用——以内分泌专科门诊为例 2022年 探讨“Fellow式”教学法对在住培医师门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0名住培医师,随机分为“Fellow式”教学法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组接受培训,每组15人。经过为期2个月的临床带教,分别对比两组学员出科考核成绩、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经过“Fellow式”教学法组培养的规培学员,其临床理论知识、应诊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及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Fellow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满意度。 陈雄 乐融融 谷雪梅 谷雪梅 吴文俊关键词:内分泌学 单眼深度知觉对调节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平面画面中有多种视觉线索构成深度或距离感知信息,但目前尚不清楚究竟是哪些深度线索对人眼的调节起主要作用,以及注视距离的不同是否使这种影响存在差异。目的研究不同距离的单眼空间深度感知对人眼调节反应的影响,分析线性透视和大小知觉恒常性深度线索对调节反应水平及波动幅度所起的作用。方法运用FLASH软件设计4组视标,视标1为静止环形图案;视标2包含大小知觉恒常性深度线索,动态表现从远至近或从近至远的环形图案;视标3包含线性透视和大小知觉恒常性2种深度线索,动态表现从远至近及从近至远的连续变化的车行轨迹;视标4去除线性透视深度线索,仅表现视标3中车的大小的动态变化。纳入26名22~26岁的受试者,球镜度数平均为(一4.06±1.99)D,柱镜度数平均为(-0.38±0.41)D,在矫正视力下单眼分别注视50cm和33.3cm的视标,采用Grand Seiko WAM-5500近红外开放视野自动验光仪,以5次/s的调节反应记录方式,全程记录受试者在注视变化过程中的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结果在50cm的注视距离下,由大小知觉恒常性和线性透视共同作用时(注视视标3),由近处的距离感知引起的调节反应值为(1.52±0.46)D,远处为(1.37±0.46)D,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由大小知觉恒常性独立作用时(注视视标4),大车的调节反应值为(1.43±O.35)D,小车为(1.43±O.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7)。在33.3cm的注视距离下,由大小知觉恒常性和线性透视共同作用时(注视视表3),由近处的距离感知引起的调节反应均值为(2.40±0.53)D,远处为(2.35±0.5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由大小知觉恒常性独立作用时(注视视标4),大车的调节反应均值为(2.38±0.48)D,小车为� 陈茹茹 吕帆 王瑞珺 保金华 乐融融关键词:心理物理学 初发性和进展性近视视觉特征与像差关系研究 乐融融 保金华 任凤英 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