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飞

作品数:20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地下水
  • 4篇水层
  • 4篇水位
  • 4篇课程
  • 4篇含水
  • 4篇含水层
  • 4篇潮汐
  • 3篇地下水位
  • 3篇地震
  • 3篇灾害
  • 3篇灾害教育
  • 3篇振幅
  • 3篇教育
  • 3篇井水位
  • 2篇引潮力
  • 2篇引潮位
  • 2篇通识
  • 2篇通识教育
  • 2篇通识教育课程
  • 2篇自然灾害

机构

  • 19篇防灾科技学院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万飞
  • 14篇石云
  • 12篇刘春平
  • 10篇廖欣
  • 6篇殷娜
  • 5篇张达
  • 5篇唐彦东
  • 4篇周兆军
  • 3篇邓亮
  • 2篇李莹甄
  • 2篇纪同娟
  • 2篇贾建鹏
  • 1篇王艳萍
  • 1篇李魁明
  • 1篇王福昌

传媒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山西地震
  • 1篇齐齐哈尔师范...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流圈物质运动对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断陷盆地运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研究软流圈物质运动及其对断陷盆地运动特征的影响,是揭示软流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认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基础.本文以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断陷盆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了盆地底部软流圈物质的运动,进而分析了软流圈物质运动对周缘断陷盆地运动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软流圈物质水平运动的区域流向为NWW-SEE向,流速基本一致,局部略有变化.随着深度增加,局部变化特征不再显著;(2)软流圈物质垂向运动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鄂尔多斯体块体北部、西部以及北缘、西缘底部,物质以下沉流为主,尤其西缘下沉流更显著;块体中部、东部以及南缘、西南缘底部,以上升流为主;东缘底部,上升流与下沉流相间分布,以上升流为主.随着深度增加,上述区域性差异特征依然明显;(3)依据热物质的水平拖曳和垂向拉张作用对断陷盆地可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推测,软流圈物质运动有利于北缘盆地的剪切走滑,东缘盆地的伸展拉张,南缘盆地的走滑兼拉张,西缘和西南缘盆地的走滑.
石云廖欣张达刘春平万飞
关键词:软流圈断陷盆地
考试成绩分析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被引量:5
2018年
利用期末试卷成绩分析与设置相应问卷调查作为研究工具,通过试卷失分特点检验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再根据期末试卷失分情况与可靠问卷中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期望,合理地对授课内容、授课形式进行教学改革。
万飞李魁明张达
关键词:教学改革问卷调查
小江断裂带中段和南段井水位变化与形变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应用井孔-裂隙、微裂隙(孔隙)水流交换产生的潮汐水位-固体潮的位相差和振幅变化理论,结合井水位变化,分析小江断裂带中段和南段的形变特征。裂隙承压含水层条件下,地震波和构造应力引起的形变能够引起潮汐水位分波位相差和振幅的变化。地震波引起含水层与井孔之间水流交换增大,疏通裂隙而使渗透率增大,震后井水位潮汐分波相位差提前,其后裂隙内沉积物重新堵塞裂隙,渗透率降低,位相差逐渐下降。位相差的长期趋势性变化反映出含水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应变信息。小江断裂带中段和南段形变变化不同。断裂带中段地区,观测井位相差和振幅趋势性下降,表明该区段不仅有走滑特性,并且具有挤压特征。小江断裂带与红河断裂带交会地区观测井振幅和位相差稳定,表明该区域没有受到明显的挤压,形变不明显。
唐彦东刘春平廖欣石云万飞
关键词:振幅相位差构造应力小江断裂带含水层
基于层次分析法平原地区城镇内涝灾风险快速评估
2018年
城镇内涝灾害的影响日益严重,内涝灾害的风险研究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文中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平原地区城镇暴雨内涝灾害发生的物理过程,构建城镇内涝灾害与内涝灾害危险性和脆弱性两方面,以及多个风险因子的层次关系,利用专家法确定权重,文献法确定危险度等级,建立平原地区城镇暴雨内涝灾害快速定性风险评估。
万飞石云殷娜张达周兆军
关键词:风险评估
线弹性含水层井水位、孔压对引潮位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应用线弹性介质力均衡方程,研究不排水条件下饱水岩体在潮汐力作用下的体应变,提出了承压含水层孔压对引潮高的线性响应方程,并给出了该方程响应系数(E)的物理意义。结合Hsieh等(1987)提出的井水位对孔压响应的振幅比(A)和位相差(α1)公式,进一步推导出了井水位-引潮高振幅比M=EA和位相差α=α1+α2公式。M和α是基于实测井水位和理论引潮高数据计算的,在孔压与引潮高位相差(α2)已知的条件下,由M和α,可依次计算含水层导水系数(T)、水位-孔压振幅比(A),以及孔压-引潮高振幅比(E)。选择川18、川06井作为实例,计算和分析了T、A、E和M的变化。
刘春平唐彦东廖欣万飞石云
关键词:含水层孔压
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研究及其在地下水异常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将多孔介质中井-含水层-隔水层的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的计算公式推广到裂隙饱水岩体潮汐分析中,分析了裂隙含水层中井与裂隙,裂隙与微裂隙的潮汐孔压响应原理和水流交换过程,提取了影响裂隙含水层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的主要因素,应用井-裂隙排水产生的井水位-引潮高的振幅比A和位相差α2主要随径向等效导水系数T同向变化,裂隙和微裂隙(孔隙)排水产生的孔压-引潮高的振幅比D和位相差α1主要随不排水条件下微裂隙与裂隙间振幅比E′/E反向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潮汐井水位振幅和位相的8种不同变化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所反映的含水层形变,并用于分析东川、弥勒和西昌川03等3口井井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的成因.
石云刘春平廖欣唐彦东万飞
关键词:潮汐位相振幅裂隙含水层
2016年门源M_(s)6.4地震孕震机制及构造意义的研究现状
2021年
2016年1月21日海原-祁连山断裂北侧发生M_(s)6.4地震。诸多学者对其震源特征、孕震机制和发震构造等进行探讨,但仍存争议。该文综合区域构造活动特征、构造转换、地貌发育、历史地震以及现代地震活动性研究进展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门源M_(s)6.4地震的孕震环境特征,结合区域动力学的大尺度特征探讨其新构造运动的意义。研究认为,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顺时针旋转以及向SSE方向的挤出是该地震的主要力学背景,海原-祁连山地块向北挤压以及阿拉善块体地块的阻挡是该地区断裂及其邻区强震频发的主要原动力,反映了高原东北缘持续性向北扩展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和完善对祁连山地区地震动力学特征和强震活动规律的理解、认识。
殷娜邓淼万飞万飞贾建鹏程昊
关键词:孕震环境
从水位观测数据中排除非构造因素影响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开展地震预测,需要排除其它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干扰。降雨、气压和潮汐是影响地下水位的3个重要的非构造应力因素,对此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以提取与地震有关的水文异常。这个模型把观测到的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分解为气压响应、潮汐响应、降雨响应、噪声因子和水位残差5个因子,运用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从地下水位的实际观测数据中分解出气压、潮汐和降雨等主要的非构造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从而得到构造应力影响下的地下水位数据,以便于提取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异常信息。
邓亮刘春平万飞廖欣
关键词:地震地下水位状态空间模型
不排水条件下裂隙流体压力对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的响应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基于裂隙潮汐应力分析,提出了不排水条件下,单裂隙和多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响应模型。基于响应模型的分析计算,绘制了单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与裂隙产状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岩体弹性参数(λ、μ)和Skempton系数(B)对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的影响。结果表明,M2和O1波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随裂隙倾角(DIP)增加而增加,位相差都在±165°~±180°(DIP<15°)和0°~±10°(DIP>15°)之间,且两波位相差符号相反;流体压力振幅比线性地响应岩体弹性常数(λ、μ)和Skempton系数(B)的变化,但位相差几乎不受裂隙和岩体弹性参数的影响。
刘春平石云万飞
关键词:裂隙流体压力潮汐振幅比位相差
引潮力作用下饱和地质岩体的力学响应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应用孔隙弹性理论,探讨了引潮力作用下饱和地质岩体的力学响应。首先通过引潮力作用下饱和岩体的自由能表达式,得到岩体孔压与应力、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引潮力作用下饱和岩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出发,结合流-固耦合理论,分析了饱水岩体应变与引潮位之间的关系;最后推导出饱和岩体的两大力学物理量——孔压和潮汐应力(平均应力)与引潮位之间的物理关系。模型表明:饱和岩体孔压与引潮位成反比,平均潮汐应力与引潮位成正比;比例系数不仅与岩体骨架的Lame系数有关,而且与Biot模量有关。将模型应用于会理川-18井水位变化分析,估计出水位响应系数D,并以此为基础,求得岩体孔压、潮汐应力与引潮位的相关系数(A和C)及Skempton系数B。最后对比分析了耦合条件下与不考虑耦合时得到的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分析表明:对饱和地质岩体而言,应力、孔压对引潮力的响应是流-固耦合作用的产物;研究其力学响应时必须充分考虑耦合效应。模型的建立,为研究引潮力作用下井-承压含水层系统力学、水动力学、与地震有关的断层力学以及引潮力触发机制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基础。
廖欣刘春平万飞石云邓亮
关键词:孔压潮汐应力引潮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