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慧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理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PR
  • 2篇病理特征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抑癌基因PT...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机构

  • 6篇南华大学

作者

  • 6篇丁慧
  • 4篇赵强
  • 3篇彭燕玲
  • 2篇曾庆彪
  • 2篇胡义燕
  • 2篇龚邵新
  • 1篇阳帅
  • 1篇张小丽
  • 1篇熊玲静

传媒

  • 3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抑癌基因PTEN及胚胎性转录因子FOXC2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9年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PTEN及胚胎性转录因子FOXC2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0例。分别采集卵巢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组织中PTEN与FOXC2的表达,分析PTEN和FOXC2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52.0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0.00%,而FOXC2的阳性表达率为88.0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C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呈明显低表达,胚胎性转录因子FOXC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且PTEN、FOXC2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相关,可能成为临床上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指标。
胡义燕龚邵新张小丽丁慧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FOXC2临床病理特征
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与骨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nm23(non-metastasisgene23)、ER(estrogenreceptor)及PR(ProgesteroneReceptor)蛋白表达与其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分析nm2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指导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m23、ER和PR蛋白的表达,用成组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与其骨转移的危险因素,以行×列表或四格表χ2检验,对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与各观察因素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nm23、ER及PR蛋白在对照组所有样本中均为阳性表达;将乳腺癌组织中,nm23、ER及PR蛋白表达状况,综合成组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与其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和骨转移相关;乳腺癌晚期、低分化、nm23蛋白低表达及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检测分析乳腺癌组织中nm23、ER及PR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曾庆彪熊玲静彭燕玲丁慧赵强
关键词:乳腺癌NM23PR蛋白表达肿瘤转移
ER、PR和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ER、PR和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ER、PR和C-erbB-2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ER阳性57例,PR阳性42例,C-erbB-2阳性58例,ER、PR和C-erbB-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没有明显相关性。ER和PR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没有明显相关性。ER、PR表达呈正相关。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ER、PR和C-erbB-2的表达与临床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ER、PR及C-erbB-2对临床上判断乳腺癌预后、指导治疗的意义不确定。
龚邵新赵强曾庆彪丁慧
关键词:乳腺癌ERPRC-ERBB-2免疫组化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联合人乳头瘤病毒蛋白L1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联合人乳头瘤病毒蛋白L1(HPVL1)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微粒酶免疫检测技术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C-C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患者HPVL1表达情况。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血清SC-CA水平、HPVL1以及两者联合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情况。此外,比较不同病理分期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以及HPVL1阳性率。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SC-CA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7.10%,特异度为79.41%,阳性预测值为88.52%,阴性预测值为77.14%。HPVL1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2.26%,特异度为82.35%,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71.79%。SC-CA联合HPVL1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8.39%,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7.14%。分化程度G1~G2、FIGO分期Ⅰ~Ⅱ期患者SC-CA水平低于分化程度G3、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P <0.05);分化程度G1~G2、FIGO分期Ⅰ~Ⅱ期患者HPVL1阳性率高于分化程度G3、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P <0.05)。结论 SC-CA联合HPVL1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中可显著提高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
胡义燕阳帅马昕丁慧
关键词:宫颈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病理分期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回顾性观察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NH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1 0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NHL)手术切除标本病例 ,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学特点 ,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CD4 5、CD4 5RO、CD2 0 、CD3 0 、CD3 4、CD68和EMA抗体标记。结果  1 0例脾脏原发性NHL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伴左上腹隐痛 ,临床分期为Ⅰ期者 7例(7 1 0 )、Ⅱ期 3例 (3 1 0 )。大体分型 :均匀弥漫型 3例、粟粒结节型 2例、巨块型 2例、多肿块型 3例。组织学形态 :弥漫型淋巴瘤 7例 (其中中心母细胞性 1例 ,中心母细胞 中心细胞性 3例 ,中心细胞性 1例 ,小细胞性 2例 )、滤泡型淋巴瘤 2例均为中心 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中小多型T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1例 ;免疫组化CD4 5、CD2 0 、CD4 5RO标记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 0 0 %、90 %、1 0 %,余CD3 0 、CD3 4、CD68和EMA标记均为阴性。结论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较少见 ,临床常表现为脾脏肿大伴左上腹隐痛 ,手术前不易确诊 ,组织学以B细胞源性多见 ,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患者预后与病期及化疗有关。
赵强丁慧彭燕玲
关键词:脾脏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观察胃肠道间质肿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行S -P法免疫组化Vim entin、CD3 4、SMA、Desmin、NF、S - 10 0、EMA等标记物标记 2 6例GIST。结果  2 6例GIST中 ,良性 7例 ,恶性 10例 ,低度恶性 9例 ;发生于胃 14例 ,小肠 5例 ,回盲部 2例 ,大肠和直肠 5例 ;免疫组化Vimentin、CD3 4在瘤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6 .2 %和 84 .6 % ) ,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标记物SMA、S - 10 0呈散在细胞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6 .9%和 15 .4 % ) ,而NF、EMA、Desmin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GIST是一种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 ,可伴有神经源性或 和肌源性分化 ,组织学上常以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为主 ,具有类似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的形态 ;临床手术切除前不易诊断 ,病理组织形态上易误诊为其它类型梭形细胞肿瘤 ;CD3 4和Vimentin对本瘤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赵强丁慧彭燕玲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