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巍
- 作品数:51 被引量:308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58例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研究分析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358例,术前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不同的分流管,在显微镜下完成囊腔内的置管过程。结果颅内蛛网膜囊肿颞窝的发生率为60.6%,1年内手术有效率为97.2%,术后分流管阻塞率为1.7%,术后感染率为1.1%。结论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单、对脑组织干扰小等特点。
- 万伟庆侯颖智姜涛李德志戚继齐巍张冰克姚红新甲戈张玉琪罗世祺马振宇
-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儿童外科手术
- 分期不同入路切除儿童颅内巨大肿瘤(附50例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颅内深部巨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期不同入路切除儿童颅内深部巨大肿瘤5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0例,无死亡、昏迷等其他后遗症。其中颅咽管瘤40例,星形细胞瘤5例,畸胎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脑膜瘤1例。随访最长5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儿童颅内肿瘤多位于中线,巨大者多见,儿童生理条件脆弱,血容量少,一次全切除肿瘤风险大,而且很难做到彻底全切除。而分期不同入路是切除儿童颅内深部巨大肿瘤较好的方法,可以获得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
- 马振宇姚红新齐巍甲戈罗世祺张玉琪
- 关键词:儿童脑肿瘤外科手术
- 脑内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一例
- 2008年
- 患者女,68岁。因头痛伴呕吐10d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CT显示右额叶等密度占位性病变,其内有片状低密度灶,与颅骨无关,轻度强化。MRI显示T1WI低信号,T2WI及DWI均为高信号,T2WI可见瘤周水肿带,增强MRI病变呈明显对比强化(图1~2)。
- 郭毅赵元立赵继宗孟国路王硕齐巍
- 关键词: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占位性病变增强MRI脑内T2WI阳性体征
- 成人丘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丘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总结48例丘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对其中35例分别采用侧脑室前角入路、侧脑室后部和三角区入路、颞后皮质入路及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切除肿瘤,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行外减压术,余7例拒绝手术。41例手术病人术后除1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外,40例行放疗,总剂量40~50Gy。结果35例选择显微手术切除的病人中肿瘤全切25例(71.4%),近全切7例(20.0%),大部分切除2例(5.7%),部分切除1例(2.8%)。肿瘤切除术后短期症状和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0例(28.6%),改善12例(34.3%),无变化10例(28.6%),恶化2例(5.7%),死亡1例(2.8%)。结论丘脑肿瘤以儿童及青年人发病为主,性别差异不明显,病程相对较长,多为恶性肿瘤,部分病例进展较快。临床表现以颅高压及丘脑局限性损害症状为主。丘脑肿瘤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术后应辅以必要的放疗和化疗。
- 张伟马康平齐巍
- 关键词:脑肿瘤丘脑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 颅内囊性动脉瘤壁Ⅰ、Ⅲ型胶原分布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通过对颅内囊性动脉瘤壁Ⅰ、Ⅲ型胶原形态学的定性研究 ,总结其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在动脉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3例单发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为实验组 ,7例无心血管疾病的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常规HE染色、现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合天狼星红染色 偏振光法 ,对两组样本进行实验处理及观察。结果 实验组样本中Ⅰ型胶原在动脉瘤壁分布广泛 ,在中膜中外层及外膜区域更为明显 ;对照组样本Ⅰ型胶原位于中膜中外层及外膜区域。实验组Ⅲ型胶原分布少于I型胶原 ,主要分布在动脉瘤壁中膜中层 ;对照组Ⅲ型胶原主要位于动脉壁中膜中外层。结论 在动脉瘤壁中Ⅰ、Ⅲ型胶原分布与正常颅内动脉壁存在差异 。
- 王嵘齐巍赵继宗王硕
- 关键词:病理组织学
- 神经外科研究生脑血管病临床见习课之教学探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在不同教学方式下,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生在临床见习课中往往会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本文通过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生在脑动脉瘤和脑动脉畸形的临床见习实践,探讨传统口述示教、多媒体病例讨论和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PBL)相结合的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见习课中应用效果。
- 齐巍赵元立
- 关键词:教育教学方法
- 手术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总结用开颅手术方法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2年 4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 8例 (男性 5例 ,女性 3例 ) ,其中后交通动脉瘤 3例 ,前交通动脉瘤 2例 ,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 1例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1例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 1例。动脉瘤的直径平均为 12mm。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脑血管造影复查 ,动脉瘤均完全消失 ,无动脉瘤残留。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 ,无手术合并症和术后死亡。结论 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王硕齐巍赵继宗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栓塞
- 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四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松果体区绒毛膜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例原发性松果体区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患者随访。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3.75岁,病变均位于松果体区,平均直径4~5cm。3例术前行诊断性放疗,其中2例出现肿瘤卒中。采用经胼胝体一穹隆间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3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均建议化疗。随访时间1个月一5年,3例死亡,1例存活,随访期内平均生存时间为31.7个月。结论原发性松果体区绒毛膜癌极为罕见,预后极差。血清或脑脊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3-HCG)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是常规治疗方法,放疗因增加出血风险,瘤体较大时,不建议作为常规辅助治疗。
- 李海龙齐巍甲戈张玉琪马振宇
- 关键词:绒毛膜癌肿瘤化学疗法外科手术
-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远期随访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并评价其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前均未行栓塞治疗,共行52次手术,切除肿瘤58枚.采用McCormick分级进行脊髓功能评估,术后平均随访8年.结果 肿瘤全切除55枚,次全切除3枚.术后1周症状改善11例,无变化29例,加重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7~9年,脊髓功能改善18例,无明显变化21例,加重7例;未见肿瘤复发.肿瘤次全切除影响预后(P=0.08, OR=10.8,95%置信区间2.1~60.8).结论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为高度血管化的良性肿瘤,可通过显微镜下全切除治愈.肿瘤次全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 齐巍杨涛吴量徐宇伦
- 关键词:脊髓肿瘤血管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
- 成人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成人颅咽管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以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采用传统翼点入路41例,额颞微骨孔入路23例,额下纵裂入路12例,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4例,经眉弓入路3例,经蝶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57例(67.7%),次全切除27例(32.3%);全切率较高的为传统翼点入路(78%)和额下纵裂入路(75%),而额颞微骨孔入路(56.5%)和眉弓入路(50%)全切率较低。结论手术仍然是成人颅咽管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一般情况等,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特别是锁孔手术入路对于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减少脑组织损伤非常重要。
- 赵尚峰王磊张伟齐巍张懋植
- 关键词:手术入路锁孔入路微创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