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瑞复

作品数:20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云南松
  • 5篇核型
  • 4篇草果
  • 3篇多态
  • 3篇多星韭
  • 3篇居群
  • 2篇等位
  • 2篇等位酶
  • 2篇多态性
  • 2篇育种
  • 2篇三倍体
  • 2篇亲缘
  • 2篇亲缘关系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种群
  • 2篇进化
  • 2篇花粉
  • 1篇多倍体
  • 1篇多态现象

机构

  • 20篇云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昆明学院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20篇黄瑞复
  • 7篇虞泓
  • 5篇魏蓉城
  • 4篇崔晓龙
  • 3篇党承林
  • 2篇翟书华
  • 2篇邹晓菊
  • 1篇陈小兰
  • 1篇瞿素萍
  • 1篇杨明
  • 1篇邓新晏
  • 1篇岑晓江
  • 1篇刘开庆
  • 1篇葛颂
  • 1篇李鹂
  • 1篇莫锡君
  • 1篇熊丽
  • 1篇王锦
  • 1篇姜汉侨
  • 1篇郑树松

传媒

  • 5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云南植物研究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Acta B...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8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蜀豹子花核型及其变异研究被引量:8
1994年
本文详细报道了滇蜀豹子花的核型,发现居群中存在两种细胞型,即A型和B型。A型参考核型为2n=24=2m(2SAT)+2sm+8st(4SAT)+12t(2SAT),其第3号两条同源染色体长臂均无居间随体;B型参考核型为2n=24=2m(2SAT)+2sm+8st(2SAT)+12t(3SAT)+0—1b,其第3号一条同源染色体长臂紧靠着丝点处有一大而明显的居间随体,而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则无,构成明显的3号染色体的结构杂合性。统计表明,居群中二者的比例近似为1A∶2B。研究还发现了大量的体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核型,表明滇蜀豹子花核型尚未趋于稳定,还处于强烈分化之中;高频率的体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其种内分化不可忽视的一种进化要素。
虞泓黄瑞复
关键词:进化染色体组型
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被引量:47
1993年
本文从种群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遗传体制、种群内的多态现象、种群的遗传结构、演化潜力、生态小种和地理小种以及共交种等问题。得出的若干结论如下:(1)种内存在巨大的遗传变异,如在自然种群中表明的,几乎所有可见的形态性状都具有多态现象,这种巨大的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进化的一个必要条件。(2)自然种群中,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很多座位都是杂合的,它们常表现出杂种优势,并且也可能表明增强了生理上或发育上的体内平衡。(3)由于种群大,而且又分割成许多相对独立的亚群,各种进化要素都能同时起作用,因此云南松不仅具有足够的当前适合度,而且也有相当大的进化灵活度,进化潜力很大,并已分化出生态小种和地理小种。(4)云南松具有拟态种子,其起源和适应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黄瑞复
关键词:云南松种群进化多态现象
昆明地区滇韭形态及染色体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对昆明地区滇韭的 8个当地居群开展了形态及核型研究 ,并对形态及染色体性状进行了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滇韭的形态性状在居群内具丰富多态性 ,在居群间具明显多型性 ;核型较对称 ,存在两种倍性的分化 :梁王山居群为二倍体 (2x) ,昆明居群为四倍体(4x)。二倍体核型公式为K (2n ) =2x =16 =14m +2sm ,四倍体核型公式为K (2n ) =4x =32=2 8m +4sm。滇韭的染色体因存在倍性变化、B -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及随体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变化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态性。
陈小兰虞泓黄瑞复邓新晏
关键词:核型染色体多态性百合科
草果人工种群结构研究被引量:18
1995年
荫蔽度严重影响种群的密度。除滞育营养芽外,种群密度与不同年龄植株的密度成正比;种群密度与花序密度成正比;生殖株密度与花序密度成正比;花序密度与成果粒数成正比。
崔晓龙魏蓉城黄瑞复
关键词:草果种群结构
水稻花培育种应用价值的探讨
1981年
七十年代头几年,我国相继开展了一些作物的花药培养,很快培育出了烟草、小麦和水稻新品种~[1,2,3]。这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部门以及很多县、公社和大队科技组也都纷纷开展花药培养、花培育种的研究,掀起了全国性的研究热潮。经过几年的努力,花培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诱导培养基有了改进,诱导率有了提高,诱导出花粉植株的作物种类日渐增多,培育出一批新品种、新品系。
晏一祥魏蓉城黄瑞复高照蒋志农陈国新
关键词:花培育种杂交组合杂种后代
六倍体多星韭的发现及多星韭种内倍性组成及演化的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对云南西北部和中部地区11个多星韭居群进行了细胞学分析。结果显示:(1)云南西北部多星韭二倍体、四倍体混合分布的太子阁和华首门四倍体居群中发现了三倍体(2n=3x=21),核型公式分别为:2n=3x=21=[6m(2sat)+8sm]+(3m+4sm)和2n=3x=21=[4m(2sat)+10sm]+(2m+4sm+lst)。三倍体含2条随体染色体,它的21条染色体含2个同源染色体组和一个与它们同源性稍差的染色体组。(2)在云南中部的多星韭四倍体居群中首次发现了六倍体,核型公式为2n=6x=42=15m(3sat)+27sm,核型类型2A。(3)结合核型特征及地理分布对多星韭三倍体和六倍体的成因进行分析,提示多星韭三倍体来源于二倍体与四倍体的杂交,六倍体是通过四倍体产生的未减数配子(n=4x=28)与正常减数配子(n=2x=14)的结合形成的。本研究结果支持多星韭的分化中心是云南西北部高海拔地区的观点,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本工作的结果,对多星韭种内的倍性组成和演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邹晓菊黄瑞复翟书华
关键词:多星韭核型多倍体三倍体六倍体
大花香石竹的倍性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将Shemi、Stawest、B &B 、P Kooij等公司的大花香石竹品种,同时也是国内香石竹的流行主栽品种102个进行倍性分析,其中二倍体79个,占77 5%;三倍体6个,占5 9%;四倍体17个,占16 7%。
瞿素萍熊丽莫锡君杨明黄瑞复
三倍体短葶飞蓬的发现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对云南省野生居群的短葶飞蓬有丝分裂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在云南省大理苍山、腾冲杨家坪的二倍体野生居群中,发现有三倍体个体的存在。苍山居群的两种核型分别为2n=2x=18=4m+10sm+4st,2n=3x=27=6m+12sm+9st;杨家坪居群的两种核型分别为2n=2x=18=6m+10sm+2st,2n=3x=27=3m+15sm+9st。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的分析,认为短葶飞蓬可以采取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更优良的品种。
李鹂党承林黄瑞复
关键词:核型三倍体育种
昆明长虫山地区多星韭紫花与白花类型核型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对昆明长虫山地区多星韭紫花和白花2种类型的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紫花和白花类型均为四倍体。白花类型核型公式2n=4×=28=8m(2sat)+20sm,最大染色体是最小染色体的1.64倍,着丝点端化值63.65%,核型类型属2A型。紫花类型核型公式2n=4×=28=10m(2sat)+16sm+2st,最大染色体是最小染色体的1.73倍,着丝点端化值64.35%,核型类型属2A型。2种类型的核型比较分析表明,尽管核型类型都属2A型,但紫花类型核型对称性与白花类型相比较小,提示白花类型为该地区的原始类型,紫花类型为次生类型。在紫花类型中发现了一定频率的结构变异类型,为紫花类型为次生类型的推测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邹晓菊黄瑞复刘开庆岑晓江翟书华
关键词:多星韭白花核型分析
两种豹子花花粉及其发育形态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借助光学显徽镜对宽瓣豹子花和滇蜀豹子花的花粉形态作了动态观察,并观察了不同发育阶段的茨粉结构.这两种豹子花的花粉其萌发孔均为单沟(远极)型,花粉外壁结构及表面纹饰的特点属较进化的网纹型.花粉发育基本相同,首先发育形成单核花粉粒,然后形成双核花粉粒,随后从萌发孔萌发出花粉管,生殖核随花粉管伸长逐渐移到花粉管顶端。有丝分裂一次形成二个精子。其发育过程与百合属植物相似。
虞泓黄瑞复
关键词:发育花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