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梅娟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高尔基体
  • 3篇高尔基体蛋白...
  • 2篇代偿
  • 2篇血清
  • 2篇失代偿
  • 2篇失代偿期
  • 2篇纤维化
  • 2篇甲胎
  • 2篇甲胎蛋白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硬化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代偿期肝硬化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血清肝纤维化
  • 1篇血清肝纤维化...
  • 1篇血清甲胎蛋白
  • 1篇炎性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18...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魏梅娟
  • 6篇张小曼
  • 5篇潘兴南
  • 4篇魏开鹏
  • 4篇张纯瑜
  • 3篇许正锯
  • 3篇何彩婷
  • 1篇张小曼
  • 1篇郑联坵
  • 1篇杨碧霜
  • 1篇王崇国
  • 1篇赖小欢
  • 1篇郑文龙
  • 1篇陈丽新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异基因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相互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共培养的相互影响。方法将异基因成人来源的BMSC与PBMC在体外分别按1:10混合共培养,采用氚胸腺嘧啶核甙掺入方法检测PHA刺激PBMC增殖的活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分泌的IL-6、IL-8和PGE2水平。结果 BMSC与PBMC共培养组的PBMC增殖率明显减少(P<0.01),抑制率均超过50%。加入PBMC共培养后,BMSC分泌IL-6、IL-8和PGE2显著增加(P<0.01)。结论 BMSC可以抑制PHA刺激引起的PBMC增殖,PBMC可以促进BMSC分泌免疫活性因子,BMSC可能具有双向的免疫调控作用。
魏开鹏潘兴南魏梅娟张小曼许正锯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
血清甲胎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高尔基体蛋白73在肝脏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肝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对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的慢性HBV感染者共39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AFP、IL-6与GP73的表达水平,分析这3种血清标志物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 CHB、乙型肝炎肝硬化(HLC)、PHC三组人群中,血清IL-6和GP73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P均<0.05),失代偿期HLC组血清IL-6和GP73水平显著高于代偿期组(P均<0.001),AFP表达水平于PHCⅡ期、Ⅲ期患者中显著升高(Z=3.305、P=0.001,Z=2.902、P=0.003),血清IL-6和GP73水平随肝细胞癌等级升高而升高(P均<0.05)。血清IL-6与GP73呈对数正相关(r=0.553,P<0.001)。3种血清标志物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787和0.649。AFP+IL-6联合患者组曲线下面积为0.873,敏感性显著升高,与AFP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891、P<0.001)。AFP+IL-6+GP73联合组与AFP+IL-6联合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6、P=0.209)。IL-6与GP73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不高,曲线下面积均低于0.6。结论 IL-6可作为AFP诊断肝癌的补充预测因子,而GP73对肝癌的诊断价值不高。
张小曼魏梅娟许正锯肖子鸿何彩婷张纯瑜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甲胎蛋白白细胞介素-6高尔基体蛋白73
自拟食疗方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自拟食疗方对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营养小组为其提供的自拟食疗方进行营养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硬化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握力、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腹水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患者接受食疗两个月后,握力、ALB及PA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9、30.14和27.52,P均<0.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握力、ALB及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9、1.50和2.19,P均<0.001)。治疗后,试验组无腹水及轻度腹水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食疗方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状况,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预后。
杨碧霜郑文龙陈丽新魏梅娟
关键词:营养状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高尔基体蛋白73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不同疗效组患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GP73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方法收集11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前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GP73与TNF-α、IFN-γ、IL-2、IL-10和IL-12等细胞因子的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GP73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干扰素α治疗病毒学应答组患者血清中GP73、IL-2、IL-12、TNF-α和IFN-γ含量均较部分病毒学应答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应答组患者血清中IL-2、TNF-α和IFN-γ的含量较部分病毒学应答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无应答组对比,病毒学应答组患者仅IL-2和IL-10含量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扰素α治疗病毒学应答组患者中,治疗前血清GP73与TNF-α、IL-2、IL-12均呈正相关(r=0.8045、P<0.001,r=0.5693、P<0.001,r=0.499、P=0.001),而与IL-10、IFN-γ无相关性。干扰素α治疗部分病毒学应答组患者中,治疗前血清GP73仅与IL-12呈正相关(r=0.4248、P=0.0107),与其他细胞因子无相关性。干扰素α治疗无应答组患者中,治疗前血清GP73与细胞因子均无相关性。此外,病毒学应答组患者血清中GP73、IL-2、IL-12、TNF-α和IFN-γ含量均较部分病毒学应答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GP73可能参与免疫调节过程。
魏梅娟张小曼许正锯肖子鸿张纯瑜何彩婷
关键词:高尔基体蛋白73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及Ⅳ型胶原(CⅣ)等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探讨其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7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A、LN、PⅢNP和CⅣ的含量,以肝组织活检作为“金标准”,评价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及其用于鉴别明显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由高至低分别为HA(r =0.687)、PⅢNP(r =0.490)、CⅣ(r =0.406)和LN(r =0.392);自S2期开始,以上4项指标的水平均显著升高,与S0、S1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肝纤维化(S0~S1)和明显肝纤维化(S2~S4)两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显示:单项指标预测明显肝纤维化时,AUC由高至低分别为HA(0.846)、PⅢNP(0.786)、CⅣ(0.747)和LN(0.638);敏感性分别为LN(Se =80.57%)、HA(Se =75.16%)、CⅣ(Se =73.38%)和PⅢNP(Se =69.54%),特异性分别为HA(Spe =90.25%)、PⅢNP(Spe =81.89%)、CⅣ(Spe =71.51%)和LN(Spe =65.50%),准确性分别为HA(83.18%)、PⅢNP(75.74%)、LN(68.46%)和CⅣ(62.53%)。4项指标联合检查,诊断的敏感性降低(Se =68.85%),特异性提高(Spe =92.96%),诊断准确率提高至86.44%。结论单个指标检查中,HA是诊断肝纤维化最有价值的一项,4项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度。
魏梅娟魏开鹏张小曼张纯瑜肖子鸿潘兴南
关键词: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
血清“肝纤四项”联合检测诊断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构建以"肝纤四项"为变量的诊断模型,并探讨该诊断模型对明显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48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324例和验证组161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血清中HA、LN、PⅢNP、CⅣ的含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肝组织活检作为"金标准",构建以"肝纤四项"为变量的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用独立的验证组检验该模型的诊断效率。结果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确定了3项与研究终点相关的独立预测指标(HA、PⅢNP和CIV),由这3个指标建立了诊断模型FSM,FSM=1.56 ln(HA)+0.92 ln(PⅢNP)+1.90 ln(CⅣ)-8.18。FSM用于预测明显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该模型应用于验证组,其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AUC同样为0.85。根据ROC曲线,用于预测明显肝纤维化时,FSM取10.8为排除界值,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31%和69%;取12.6为诊断界值,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55%和95.3%。比较FSM模型与HA的诊断效能,FSM模型的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均高于HA,两者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P〈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肝纤四项"联合检测FSM模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效能。将该模型应用于预测明显肝纤维化,可使65%~70%无或轻度肝纤维化乙型肝炎患者避免"肝组织活检"。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手段,该模型可用于动态监测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进程。
魏梅娟张纯瑜肖子鸿张小曼何彩婷魏开鹏潘兴南
关键词:肝纤维化二元LOGISTIC回归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诊断肝细胞癌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00例HCC、100例肝硬化(LC)、1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者(HC),分别采用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GP73和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两者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 HCC、CHB和LC患者血清GP73水平分别为243.6±163.1ng/ml、85.6±35.3ng/ml和81.9±36.4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8.2±33.9ng/ml,P<0.05),但在CHB和LC组及HC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GP73和AFP的最佳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50.7ng/ml和19.7ng/ml,GP73的AUROC为0.846,灵敏性为69.2%,特异度为90.5%,均显著优于AFP(AUROC为0.828,灵敏性为57.6%,特异度为88.1%,P<0.05);GP73与AFP两者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对HCC的诊断准确性(AUROC为0.887,灵敏性为73.5%,特异度为88.0%);在AFP阴性与阳性的两组HCC患者中,GP73灵敏性和特异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GP73对HCC的诊断效能高于AFP,两者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郑联坵魏开鹏潘兴南魏梅娟张小曼王崇国
关键词:肝细胞癌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
一例重症中暑患者CRRT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2014年
重症中暑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各种炎症因子在病程中的变化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其作用未见报道。本院收治一例重症中暑病人并经CRRT成功救治,笔者在此过程中观察了几种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此种病例提供新的思路。
张小曼潘兴南魏梅娟赖小欢
关键词:重症中暑炎性因子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