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美钦

作品数:107 被引量:370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7篇细胞
  • 29篇肿瘤
  • 25篇蛋白
  • 16篇免疫
  • 15篇染色
  • 15篇基因
  • 13篇胃癌
  • 12篇组织化学
  • 11篇抗原
  • 10篇增殖
  • 10篇细胞核
  • 10篇肝细胞
  • 9篇免疫组织
  • 8篇增殖细胞
  • 8篇增殖细胞核
  • 8篇胃肿瘤
  • 7篇原位
  • 7篇增殖细胞核抗...
  • 7篇细胞核抗原
  • 7篇基因表达

机构

  • 9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6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福建医学院
  • 2篇泉州医学高等...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福州市第一医...

作者

  • 101篇高美钦
  • 24篇张文敏
  • 24篇晋雯
  • 21篇黄爱民
  • 15篇万榕
  • 13篇高凌云
  • 10篇陈碧芬
  • 9篇杨代兴
  • 8篇王海燕
  • 8篇陈裕庆
  • 7篇刘景丰
  • 7篇袁芳平
  • 6篇臧盛兵
  • 6篇胡世平
  • 6篇卓丽娟
  • 6篇黄健文
  • 6篇黄扬
  • 5篇郑伟
  • 5篇郑智华
  • 5篇黄雄飞

传媒

  • 39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中华病理学杂...
  • 7篇解剖学杂志
  • 4篇福建医学院学...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6篇2000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癌p53基因的点突变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 p5 3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探讨其与前列腺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 p5 3基因第 4号外显子 7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 结果 前列腺癌 DNA样本中检出 4号外显子 p5 3基因点突变 44 % ,其中杂合性突变 36 % ,纯合性突变 8%。对照组前列腺良性增生未见 p5 3基因变化。 结论 前列腺癌发生与 p5 3基因突变有一定关系 ,应用 PCR和 Bstu I酶切多态性分析 ,对检测前列腺癌 p5 3基因第 4号外显子 72位编码的点突变是一较特异的方法。
黄纲雄陈碧芬晋雯高美钦
关键词:前列腺癌P53基因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肝癌耐药细胞的形态学及微小RNA表达谱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3株肝癌耐药细胞(Huh-7/ADM、Huh-7/CBP、Huh-7/MMC)与亲本肝癌细胞Huh-7的形态学差异;分析这3株肝癌耐药细胞及Huh-7的miRNA表达谱,筛选3株耐药细胞中异常表达的微小RNA(miRNA)。方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细胞株细胞形态学特点、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细胞株细胞内超微结构特点。miRNA芯片检测各细胞株miRNA表达谱,real—time定量PCR(qPCR)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镜下见肝癌耐药细胞比亲本肝癌细胞Huh-7更具多形性,核异型性亦增加;细胞周边微绒毛减少;胞质增多,胞质内细胞器含量增加,并出现脂滴、糖原等成分。miRNA表达谱分析显示:与Huh-7相比,有32个miRNA在3种肝癌耐药细胞株中表达同时上调,有22个miRNA在3种耐药细胞株中表达同时下调。real—timeqPCR检测证实miR-15a、miR·16、miR-27b、miR.30b、miR.146a、miR-146b-5p、miR-181a、miR.181d、miR-194在各肝癌耐药细胞中表达同时上调。结论耐药细胞异型性增加,筛选出的肝癌耐药细胞中异常表达miRNA,可为研究肝癌多药耐药与miRNA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卓丽娟陈虹吴敏霞高美钦陈水平黄爱民
关键词:肝肿瘤
转染胸苷磷酸化酶基因对胃癌细胞株氟尿嘧啶类药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胃癌细胞株中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水平与其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及其前体药去氧氟尿苷和卡倍他滨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Lipdectamin 2000将质粒pEGFP-N1及重组质粒pEGFP-N1-TP转染入胃癌细胞株AGS中,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AGS-P和AGS-pTP.免疫细胞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中TP蛋白及TP mRNA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Y)比色法检测上述三种胃癌细胞株对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构建了稳定表达TP和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胃癌细胞株AGS-pTP及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胃癌细胞株AGS-p;免疫细胞化学显示AGS、AGS-P不表达TP蛋白,而AGS-pTP则强表达;RT-PCR检测显示AGS-pTP中TP mRNA表达水平(灰度比值,0.8090±0.0450)明显高于AGS(0.0490±0.0046)及AGS-P(0.0610±0.0069;P<0.01).AGS-pTP对去氧氟尿苷和卡倍他滨的敏感性明显增加,AGS-pTP对去氧氟尿苷和卡倍他滨的IC50值分别是AGS-P的1.7和2.2倍.相比AGS-P,AGS-pTP对5-FU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结论 提高胃癌细胞中TP表达水平能增强胃癌细胞对5-FU前体药卡倍他滨和去氧氟尿苷的敏感性,但并不影响胃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卓丽娟高美钦黄爱民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氟尿嘧啶细胞系
一种改良的免疫电镜倒扣包埋技术被引量:1
1997年
一种改良的免疫电镜倒扣包埋技术高美钦福建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福州350004)关键词包埋技术;免疫电镜在生物医学电镜技术中,按需要采取各种方式的包埋方法,如胶囊常规包埋法、定向包埋法和倒扣包埋法等等。在包埋前免疫电镜技术中,需应用倒扣包埋法,但...
高美钦
关键词:免疫电镜
肺泡微石症1例被引量:4
2004年
高美钦袁芳平黄培生
关键词:肺泡微石症文献复习病变特点
间隙连接蛋白Cx32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通过观察间隙连接蛋白 Cx32在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探讨 Cx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运用 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x32在 70例原发性胃癌、6 2例胃癌前病变和16例正常胃粘膜中表达规律。 结果  Cx32在正常胃粘膜上皮呈一致性强阳性表达 ,Cx32在胃癌前病变、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90 .3% ,18.6 % ,Cx32在正常胃粘膜上皮、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5 )。 结论  Cx32是人正常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通道的主要成分 ,Cx32表达降低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黄扬陈丽英高美钦
关键词:胃癌胃癌前病变SP免疫组化法
应用单抗KP1观察骨巨细胞瘤细胞成分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单抗KP1观察骨巨细胞瘤细胞成分胡世平,高美钦,黄健文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单克隆抗体骨巨细胞瘤(GCT)是我国常见的骨肿瘤之一。在组织学上常被看作良性肿瘤。但有局部复发的倾向,少数发生良性肺转移。在光镜下,GCT包含两种细胞,既多核巨细...
胡世平高美钦黄健文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骨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 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结肠癌中的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结肠癌中含量及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 C- erb B- 2及 PCNA在 10例正常肠粘膜 ,30例结肠腺瘤 ,5 3例结肠癌中的表达。 结果 阳性总面积、积分光密度、平均光密度、阳性率 1 、平均光密度 1及半定量测定的阳性率等 6个参数值均按正常肠粘膜→ 级不典型增生腺瘤→ 级不典型增生腺瘤→ 级不典型增生腺瘤→腺癌的顺序呈递变趋势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腺癌组中 ,上述各参数值明显增高。 结论  C- erb B- 2及 PCNA一起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评价预后的指标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结肠癌及癌前病变进行多指标多参数的计量分析 ,具有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 ,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晋雯林志武高美钦杨代兴
关键词:结肠癌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
HBV感染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及APE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和HBV DNA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探讨HBV标志物协同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表达与HCC侵袭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核酸杂交和组织芯片技术,分别检测HCC 130例(HCC组)、肝内外转移灶29例(转移组)、癌旁肝脏组织96例(距肿瘤<2cm,癌旁组)、远癌肝脏组织(距肿瘤>5cm,远癌组)46例、肝良性肿瘤的瘤旁肝组织5例(正常组)中HBsAg和HBV DNA的表达,并结合各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其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意义。[结果]HBV蛋白与HBV DNA在癌旁组、远癌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CC组和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HBsAg表达与APE1mRNA存在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外,其余各指标之间均无相关(P>0.05)。[结论]HBsAg表达与APE1mRNA存在负相关,HBV感染可抑制APE1的表达。
郑智华高美钦臧盛兵黄爱民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原位核酸杂交
Genistein联合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与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enistein和5-FU单用或联用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抑制作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药物作用后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1)genistein与5-FU单用均能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存在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2)genistein与5-FU联合作用时对抑制SW480细胞增殖有协同相加效应,在两者联合作用48h,浓度分别为80μmol/L和30μg/mL时协同作用最明显(CI=0.51)。3)TUNEL技术观察到genistein与5-FU单用或双用均可引起SW480细胞凋亡,且以双药效果为著。4)电镜观察到凋亡细胞核电子密度增加,核碎裂,可见凋亡小体,以双药联用最为显著。5)FCM分析SW480细胞经genistein处理后细胞生长阻断于G2期,与5-FU作用机制不同。结论:genistein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协同5-FU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的杀伤作用,为提高化疗药对结肠癌的治疗疗效提供新思路。
凌航陈裕庆高美钦张文敏
关键词:氟尿嘧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