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启传

作品数:45 被引量:862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种子
  • 9篇玉米
  • 7篇杂交
  • 7篇水稻
  • 6篇甜玉米
  • 6篇种子处理
  • 6篇种子活力
  • 6篇出苗
  • 6篇出苗率
  • 5篇电泳
  • 5篇田间
  • 4篇性状
  • 4篇杂交水稻
  • 4篇田间出苗
  • 4篇田间出苗率
  • 4篇发芽
  • 3篇植物
  • 3篇亲本
  • 3篇温度
  • 3篇景天

机构

  • 19篇浙江农业大学
  • 16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渥太华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省种子管...
  • 1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杭州市农科所

作者

  • 36篇颜启传
  • 6篇樊龙江
  • 5篇阮松林
  • 4篇魏兴华
  • 3篇黄亚军
  • 3篇徐媛
  • 2篇曹立勇
  • 2篇段宪明
  • 2篇朱军
  • 2篇彭锁堂
  • 2篇应存山
  • 2篇李稳香
  • 2篇阮晓
  • 2篇胡伟民
  • 2篇张丽华
  • 1篇郑康乐
  • 1篇陈松
  • 1篇庄杰云
  • 1篇王胜初
  • 1篇王学德

传媒

  • 11篇种子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蔬菜
  • 1篇蔬菜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4篇1999
  • 4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幼苗活力相关性状的QTLs定位和上位性分析被引量:27
2002年
以籼粳交 IR6 4/ Azucena的 DH群体 10 9个株系为研究材料 ,在黑暗条件下 ,通过适温 (2 5~ 2 8℃ )和低温逆境(16~ 19℃ )对该 DH群体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 ,测定幼苗中胚轴长度、芽鞘长、根长、苗高等幼苗活力的相关性状。采用 QTL Mapper统计软件检测控制这些性状的加性效应 QTL s和加性×加性上位性 QTL s,共检测到 2 4个加性效应QTL s和 17对上位性 QTL s,定位在除第 9染色体以外的所有染色体上 ,其中 4个加性效应 QTL s和 2对上位性效应控制中胚轴长度 ;9个加性效应 QTL s和 5对上位性效应控制芽鞘长 ;6个加性效应 QTL s和 6对上位性效应与根长有关 ;有 5个加性效应 QTL s和 4对上位性效应影响苗高 ;还检测到部分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曹立勇朱军任立飞赵松涛颜启传
关键词:水稻幼苗活力相关性状QTLS定位上位性分析
资源植物红景天研究综述被引量:26
2002年
对资源植物红景天的化学成份、新药理学作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 ,并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讨论。目前国内外已对 2 0多种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及预试工作 ,分离出了 9大类 ,4 0多种化学成份。红景天新的药理学作用研究发现 ,其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抗缺氧、抗不良刺激、抗病毒及肿瘤、抗疲劳和对机体双向调节等新的作用机制。红景天研究过程中存在着其生殖生理学特性引起的濒危状况、红景天资源研究系统性较差和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构建红景天种质资源库 ,选择质量性状指标进行资源筛选工作 ,及其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建立最优化的红景天引种驯化群体 ,作为开发利用的基础。
王强阮晓方兰颜启传
关键词:资源植物红景天化学成份药理学作用引种驯化
中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等位酶多样性及其与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0
2003年
选取源自我国 2 6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不同选育时期、不同类型的 74 4份栽培稻选育品种为试验材料 ,应用 5种等位酶 12个等位基因位点分析我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并研究等位酶和形态学性状在多样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等位酶多态位点百分率 (P)、平均等位基因观察数 (A)、平均等位基因有效数 (Ae)、Shannon多样性指数 (I)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 (H e)分别为 10 0 %、3.16 7、1.5 15、0 .4 5 2和 0 .2 72 ;籼粳两类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所不同 ,籼型多样性指数 (I和 H e)明显高于粳型 ,分别为粳型的 1.70 2和 1.730倍 ;华中稻区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 (H e=0 .2 83) ,东北稻区则最低 (H e=0 .0 6 2 ) ;除西南稻区外 ,其余稻区等位酶和形态学两类性状所获得的品种间距离矩阵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16 3~ 0 .390。
魏兴华汤圣祥江云珠余汉勇裘宗恩颜启传
关键词:栽培稻选育品种等位酶形态学性状
不同年产度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田间生产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3
1992年
本文研究了杂交水稻汕优6号新种子和不同年产度陈种子的活力及其田间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年产度种子的活力有明显差异,种子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年产度种子的田间生产性能随种子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1年、2年、3年陈种的产量比新种分别下降0.9%、8.0%和5.4%,生育期比新种分别缩短1天、2天和4天。这些说明,1年陈种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在新种不足的情况下,可用一年陈种来补偿。不同年产度种子活力与田间早期生产性能有显著相关性,但与田间后期生产性能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可用室内活力测定指标来预测种子的田间出苗性能,但不能预测产量。
李稳香颜启传
关键词:杂交稻种子
蔬菜种子发芽特性和发芽技术(二)被引量:14
1989年
颜启传
关键词:蔬菜种子发芽
我国主要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SSR标记和纯度鉴定被引量:216
2003年
选用分布于水稻 1 2条染色体上的 2 6对 SSR引物对我国 9个主要的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 SSR标记分析 ,2 1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 62条条带 ,平均 2 .95条 ,能够有效地区分所有恢复系和大部分不育系。杂交种条带均为父母本的互补型 ,很适合做杂交种纯度鉴定。用引物 RM1 7对杂交稻组合汕优 63和两优培九进行了 1 0 0粒单种子 SSR鉴定 ,所测纯度分别为 96.0 %和 98.0 % ,与田间纯度 96.2 %和 97.7%非常接近 ,显示出 SSR技术在品种认证和纯度鉴定中有广阔的前景。
彭锁堂庄杰云颜启传郑康乐
关键词:亲本SSR标记杂交水稻纯度鉴定杂交组合
通过有机溶剂渗入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被引量:6
1997年
试验以sh2胚乳突变体(超甜3号)为试材,选用了3种有机溶剂进行种子渗入处理,并分早播、适播、迟播三期进行田间播种,考察该方法对提高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甘油,或丙酮处理种子对提高早春低温条件下播种的超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有显著的效果,最高可提高田间出苗30.7%。
樊龙江颜启传徐媛阮松林
关键词:超甜玉米田间出苗率种子处理
美国种子四唑测定技术与设备被引量:2
1990年
一、概况种子四唑测定技术已在美国各种子检验室普遍应用。早在1970年D.F.Grabe 教授编写了《农业种子四唑测定手册》(Tetrazolium Test Handbookfor agrlcultural Seeds),正式作为北美AOSA 种子检验规程的第七章。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也曾编过《农业种子四唑测定手册》。ISTA
颜启传
关键词:种子四唑测定
杂交水稻自然老化种子与人工老化种子性能差异研究被引量:20
1997年
以杂交水稻自然老化种子和具相应发芽能力的人工老化种子为材料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种子的细胞膜系统受到的损害大于自然老化种子,耐藏性不如自然老化种子,但其发芽和生理生化特性及播于田间后的生长性能均好于自然老化种子。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自然老化种子的植株变矮,生育期缩短,而人工老化种子的株高及生育期均无变化。
李稳香颜启传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自然老化
试用ISTA推荐的种子醇溶蛋白电泳方法鉴定大麦和小麦品种被引量:128
1992年
试用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推荐的电泳方法,以单粒种子的醇溶蛋白对41个大麦品种和47个小麦品种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看到,所有品种的醇溶蛋白的电泳图谱都各有差异,且品种内个体间的图谱表现一致。这表明,品种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与遗传因子有关,是鉴定品种的可靠特性。因此,单粒种子醇溶蛋白的电泳技术可用于大麦和小麦品种的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检验。该技术具有分辨力高,简便,快速等特点,经标准化后可作为鉴定品种醇溶蛋白的标准方法在我国推广应用。
颜启传黄亚军徐媛
关键词:大麦小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