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焕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37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细胞
  • 31篇鼻咽
  • 26篇鼻咽癌
  • 22篇EB病毒
  • 18篇癌细胞
  • 15篇鼻咽癌细胞
  • 14篇蛋白
  • 14篇细胞系
  • 13篇肿瘤
  • 12篇潜伏膜蛋白
  • 12篇膜蛋白
  • 8篇潜伏膜蛋白1
  • 8篇细胞瘤
  • 8篇母细胞
  • 8篇母细胞瘤
  • 8篇癌细胞系
  • 8篇EB病毒LM...
  • 7篇凋亡
  • 7篇鼻咽癌细胞系
  • 7篇AP-1

机构

  • 35篇中南大学
  • 23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作者

  • 57篇顾焕华
  • 35篇曹亚
  • 27篇邓锡云
  • 18篇易薇
  • 15篇祝和成
  • 14篇唐敏
  • 11篇唐发清
  • 11篇吴尚辉
  • 11篇王承兴
  • 11篇李晓艳
  • 11篇翁新宪
  • 9篇夏林庆
  • 8篇罗非君
  • 8篇黄柏英
  • 7篇祝斌
  • 7篇罗学滨
  • 6篇杨静
  • 6篇胡智
  • 6篇徐和平
  • 5篇刘双珍

传媒

  • 5篇生物化学与生...
  • 4篇病毒学报
  • 4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癌症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Chines...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 14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株人黑色素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从人黑色素瘤组织建立一系列黑色素瘤细胞系 ,命名为黑色素瘤细胞系 1- 8号 (HME1- 8) ,并研究鉴定其体外细胞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方法 :取黑色素瘤组织进行组织块培养法 ,待长满 90 %汇合面后消化传代培养 ,并进行形态学、生长动力学、免疫学及致瘤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该系列黑色素瘤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生存 1- 2年 ,传 6 0 - 10 0余代 ,其生物学特性显示 :①这些细胞系体外生长的倍增时间为 34. 2 - 5 9. 5h ;②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平均值在 8. 6 % - 2 6 . 2 %之间 ;③接种至裸鼠后具有较高的致瘤性 ;④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非整倍体 ,众数为 6 4 - 117条 ;⑤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含丰富的核糖体及黑色素颗粒 ;⑥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细胞浆内含大量阳性棕色黑色素颗粒 ;⑦肿瘤抗原检测显示 8株黑色素瘤细胞系的Melan -A抗原阳性率为 75 % ,MAGE - 1阳性率为5 0 % ,MAGE - 2阳性率为 37 .5 % ,MAGE - 3阳性率为 6 2 .5 %。结论 :8株黑色素瘤细胞系经体外长期培养后已永生化 ,形成了连续传代细胞系 ,具有明显的黑色素瘤细胞恶性表型特征。
祝和成吴尚辉黄柏英顾焕华罗学滨彭聪祝斌
关键词:黑色素瘤细胞培养细胞系
Epstein-Barr virus induces human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to escape from the replicative senescence被引量:2
2002年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iological changes of primary human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in the early stage of immortalization. METHODS: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were observed b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and the activity profile of senescence-associated beta-galactosidase (SA-beta-Gal) was detected by SA-beta-Gal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of p16(INK4a) protein was tested by immunochemical assay, and the life span in vitro of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was calculated as population doublings.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Epstein-Barr (EB) 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LMP1) was also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RESULTS: Morphologically, cells treated with EB virus and 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 (TPA) formed multi-layer foci, and their cellular life span in vitro was extended (about 155 days of culture). A low percentage of cells (about 4.8%) expressed SA-beta-Gal activity at late primary culture, and did not always express p16(INK4a) protein in the progression of culture. CONCLUSIONS: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s treated with EB virus in cooperation with TPA can pass through the stage of senescence and enter the early stage of immortalization. Some changes of phenotype occur in these cells.Our results provide data for further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immortaliz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uman nasopharyngeal epithelial cell line.
杨静唐发清顾焕华邓锡云翁新宪唐敏曹亚
关键词:NASOPHARYNX
放射及化学治疗对RB细胞系HXO-Rb_(44)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HXO-Rb44进行顺铂(DDP)、阿霉素(ADM)和长春新碱(VCR)分别联合放射线对该细胞系杀伤效应的研究。结果提示,这三种药物在低剂量时,都可增强放射线对RB细胞的杀伤作用;高剂量时,则主要表现为两种方法的协同作用。DDP、ADM两种药物,在放射线照射前后运用无明显差别;VCR于照射前运用,效果明显优于照射后运用。DDP和ADM是通过抑制细胞的潜在致死损伤和亚致死损伤的修复,增加放疗效果,VCR只抑制细胞的潜在致死损伤的修复,起放射增敏作用。
徐和平王成业祝和成顾焕华刘双珍许雪亮
关键词:母细胞瘤细胞系放射疗法化学疗法
EB病毒LMP1通过NF-kB介导的HSV-tk/GCV治疗EBV相关肿瘤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BV-LMP1)通过活化NF-kB反式激活HIV-LTR进而启动自杀基困HSV-tk在EBV相关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肿瘤治疗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以鼻咽癌细胞为实验模型,将HSV-tk基因置于HIV-LTR调控序列之下,构建LMP1调控且依赖于NF-kB的HSV-tk/GCV系统,采用同位素方法检测tk活性来研究LMP1通过NF-kB调控HSV-tk转录的靶向性和表达特征,MTT方法检测在GCV处理下肿瘤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成功构建受LMP1调控且依赖于NF-kB的HSV-tk表达质粒,发现其在GCV处理下,表达LMP1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结论;携带有LMP1-HSV-tk的细胞对GCV治疗高度敏感,显示这一肿瘤治疗系统在EBV相关肿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杨力芳王承兴胡智唐敏顾焕华翁新宪易薇曹亚
关键词:EBV-LMP1HSV-TK/GCV肿瘤治疗鼻咽癌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鼻咽癌细胞中通过STAT3促进VEGF表达被引量:24
2004年
探讨了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 1(LMP1)是否通过STAT3调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利用蛋白质印迹的方法对HNE2、HNE2 LMP1以及瞬时转染STAT3显性负性突变体STAT3β的HNE2 LMP1细胞中VEGF含量进行检测 ,发现LMP1可以上调VEGF的表达 ,而STAT3β可以抑制VEGF的上调 ;利用LMP1可控表达细胞系tet on LMP1 HNE2进行LMP1时间和剂量诱导表达研究 ,发现VEGF可以随LMP1的动态表达而表达 ;将VEGF野生型报告基因和VEGF潜在的STAT3转录因子突变体报告基因与LMP1表达载体分别共转染研究发现 ,LMP1可以激活VEGF的转录 ,这种转录通过VEGF启动子区STAT3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发挥作用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确证了STAT3的这种DNA位点的特异性活性 .结果表明 :EB病毒编码的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可以增加VEGF的转录和表达 。
谭运年陶永光李力力刘素芳唐敏顾焕华曹亚
关键词:EB病毒STAT3鼻咽癌
一株新的卵巢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从人卵巢癌组织建立一株卵巢癌细胞系 ,为卵巢癌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药物筛选提供可靠的材料。 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组织 ,进行组织块培养法 ,待长满 90 %汇合面后消化传代培养 ,并进行形态学、生长动力学及致瘤性等生物学特性分析。 结果 该卵巢癌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生存 1年以上 ,传 80余代 ,命名为湖南卵巢癌细胞系 1号 (HOC1) ,其生物学特性显示 :这些细胞系体外生长的倍增时间为 47.2h ;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 18.5 % ;接种至裸鼠后具 10 0 %致瘤性 ;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非整倍体 ,众数为 74~ 92条 ;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卵巢癌细胞表面含有丰富的微绒毛 ,胞浆内含有丰富的核糖体。 结论 该卵巢癌细胞系经体外长期培养后已形成永生化细胞系 ,并具有明显的恶性表型特征。
吴尚辉邓朝晖祝斌顾焕华罗学滨祝和成
关键词:卵巢癌细胞培养细胞系
人DC与胰腺癌细胞融合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胰腺癌CTL
目的探讨凋亡的胰腺癌细胞致敏的DC疫苗及DC与胰腺癌细胞融合杂交疫苗体外诱导抗胰腺癌特异性CTL的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①从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DC细胞、培养于含GM-CSF和IL—4的RPMI-1640完全...
祝和成吴尚辉黄柏英祝斌顾焕华罗学滨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胰腺癌细胞融合CTL
文献传递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通过NF-κB、AP-1促进IL-8分泌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EB病毒LMP1分子致瘤机制 ,在已证实鼻咽癌细胞系中LMP1有效激活NF κB或AP 1的基础上 ,对LMP1是否通过NF κB或AP 1促进IL 8分泌进行探讨。方法 以稳定表达LMP1及其 3种突变体、空白载体的鼻咽癌细胞系 [HNE2 LMP1、HNE2 LMP1(1 185 )、HNE2 LMP1(1 2 31)、HNE2 LMP1△ 187 35 1和HNE2 pSG5 ]及antisense LMP1处理的HNE2 LMP1鼻咽癌细胞系为材料 ,将IL 8报道质粒瞬时导入这些细胞系中 ,通过测定luciferase值以反映LMP1是否促进IL 8转录 ;将mutAP 1 IL 8 luc或IκBα(S32A S36A)表达质粒导入HNE2 LMP1细胞系中 ,比较其IL 8报道活性 ,以确定LMP1是否通过AP 1或NF κB诱导IL 8转录 ;利用ELISA方法测定HNE2 LMP1、HNE2 pSG5、anti sense LMP1处理的HNE2 LMP1鼻咽癌细胞系中的IL 8浓度 ,进一步从蛋白水平上确定LMP1是否促进IL 8分泌。结果 与HNE2 pSG5相比 ,在HNE2 LMP1、HNE2 LMP1△ 187 35 1和HNE2 LMP1(1 2 31)细胞系中IL 8报道活性分别升高了原来水平的 11.5、8.6和 3.4倍 ,而HNE2 LMP1(1 185 )对IL 8报道活性不影响。在HNE2 LMP1细胞系中IL 8蛋白水平提高了 17.4倍 ,而antisense LMP1则使HNE2 LMP1细胞的IL 8报道活性及蛋白水平分别下降到原来水平的 18.3%和 9.2 % ;
王承兴顾焕华邓锡云李晓艳夏林庆易薇翁新宪曹亚
关键词:EB病毒IL-8分泌NF-ΚBAP-1鼻咽癌
体外细胞培养支原体的检测与清除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检测及清除细胞培养中支原体的污染。方法应用DNA荧光法及两步PCR法检测支原体,采用BM-Cycline与裸鼠皮下过继联合法去除支原体;结果DNA荧光法、两步PCR法支原体检测率分别为25.0%,40.0%;BM-cycline与裸鼠过继法对支原体的清除率为100.0%;结论上述方法能有效检测和清除细胞培养中支原体的污染。
吴尚辉彭聪顾焕华黄柏英罗学滨祝斌
关键词:支原体细胞培养
茶多酚诱导鼻咽癌细胞cyclin D1表达下调被引量:26
2001年
目的:探索茶多酚及其单体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 MTT测定、流式细胞仪、报告基因和 Western blot分析等方法,研究茶多酚及其单体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分子机理。结果:茶多酚处理鼻咽癌细胞 CNE1- LMP1 24 h后,分裂相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的生存率从 100%下降到 38.1% (200μ g/ml); S期细胞明显减少,从 22.20%下降至 13.16% (200μ g/ml), G0/G1细胞所占百分率增加,从 68.50%上升至 74.08%,细胞出现 G1/S阻滞。同时, cyclin D1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显著下调,与对照组比下降 4~ 5倍,但相同浓度的茶多酚与 (- )- epigallocatechin- 3- gallate(EGCG)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别, 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采用荧光酶双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发现茶多酚处理 12~ 14 h后, AP- 1、 NFκ B的反式激活活性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 (0μ g/ml)比分别下降 5~ 6倍、 7~ 8倍,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茶多酚能抑制鼻咽癌细胞 CNE- LMP1增殖,茶多酚诱导所致 cyclin D1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下调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罗非君胡智赵晓荣邓锡云易薇顾焕华曹亚
关键词:AP-1NFKB茶多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