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林 作品数:7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医用臭氧治疗髌股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 2013年 髌股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由于髌股关节面软骨剥脱,髌骨外侧高压,关节内致痛炎性因子分泌,患者常出现打软腿,关节肿痛,上下楼梯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以康复锻炼、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关节镜清理及髌股关节置换等方法治疗,但远期疗效尚不能完全令人满意[1]。近年来,低浓度医用臭氧作为一种新型强氧化剂,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抗炎修复软骨功能显著,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2-3]。我科采用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单纯髌股关节炎,近期疗效明显,现总结报道如下。 杨俊锋 顾晓林 王建伟关键词:髌股关节炎 关节腔注射 非甾体类药物 疗效评估 退行性疾病 中药“脊髓康”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促进GAP-43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大鼠脊髓损伤造模后的行为学评价、脊髓组织内神经细胞凋亡检测及生长相关蛋白检测,观察中药验方“脊髓康”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促进其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其治疗脊髓损伤、减轻继发性脊髓损害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中药“脊髓康”... 顾晓林关键词:脊髓损伤 脊髓康 行为学评价 细胞凋亡 生长相关蛋白 文献传递 膝关节腔内臭氧注射治疗髌股关节炎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中期疗效。方法:髌股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膝。其中治疗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20 m L(质量浓度30 mg·L-1)的医用O3,1周后重复,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 m 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随访观察5 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评分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O3治疗单纯性髌股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能够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杨俊锋 华臻 顾晓林 王建伟关键词:髌股关节炎 膝关节腔 玻璃酸钠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工农业、建筑业及交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传统研究认为SCI不能修复,后期功能恢复情况亦不理想。但近年来实验研究表明,中枢神经损伤后轴突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由于其机制较复杂,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进程较为缓慢,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SCI模型,对治疗脊髓损伤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作一综述。 顾晓林 杨俊锋 王建伟关键词: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3年 脊髓损伤多由外伤引起,常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发生不同程度损害,造成其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是造成截瘫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脊髓损伤主要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多见于脊柱骨折或脱位压迫、撞击、牵拉或切割脊髓, 杨俊锋 顾晓林 王建伟关键词:脊髓损伤 中医药治疗 括约肌功能障碍 原发性损伤 现代医学研究 继发性损伤 大鼠脊髓损伤后勿动蛋白受体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勿动蛋白受体(NgR)在脊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变化。方法 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36只,其中模型组采用改良Allen法造模。3组分别于干预后24 h、3 d、7 d、14 d处死大鼠,每组9只,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R表达的变化,以荧光定量PCR检测NgR mRNA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各时间点NgR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在损伤后24 h NgR及其mRNA表达较低,3 d后下降至最低,7 d后迅速上升达到高峰,14 d时有所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损伤后各时间点,NgR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损伤后各时间点,NgR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NgR及其mRNA表达均在7 d时上升至峰值,并较长时间保持高水平表达。这可能是造成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俊锋 张亚峰 马勇 吴毛 郭杨 顾晓林 王建伟关键词:脊髓损伤 轴突再生 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2016年 目的观察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成骨分化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取正常孕妇脐静脉血培养第3代人脐血MSCs,制备补肾中药大鼠血清,按诱导分化培养基不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血清组、BMP-2组、中药血清+BMP-2组(联合组)。以MTT比色法检测脐血MSCs增殖活性,观察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矿化结节及Ⅰ型胶原染色以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联合组、BMP-2组在诱导第3、5天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提高,在诱导第3、6、9、12天ALP活性明显提高(P<0.05)。与BMP-2组比较,中药血清+BMP-2组在诱导第5天增殖活性明显提高,在诱导第6天ALP活性明显提高(P<0.05)。成骨诱导第14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von Kossa染色均可见细胞间散在黑色颗粒,尤以联合组为明显;而Ⅰ型胶原纤维表达,BMP-2组、联合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结论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后能诱导人脐血MSCs增殖及定向成骨分化,是复合型诱导因子的一种理想选择。 王建伟 杨俊锋 张亚峰 郭杨 顾晓林 马勇关键词:补肾中药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