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彦江

作品数:57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4篇核科学技术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显像
  • 19篇显像剂
  • 16篇正电子
  • 14篇肿瘤
  • 12篇靶向
  • 10篇脱氧
  • 10篇脱氧葡萄糖
  • 10篇多肽
  • 10篇PET显像
  • 9篇特异
  • 9篇特异性
  • 9篇细胞
  • 9篇PET/C
  • 9篇PET/CT
  • 9篇PET显像剂
  • 8篇正电子发射
  • 8篇正电子发射断...
  • 8篇正电子显像
  • 8篇正电子显像剂
  • 8篇受体

机构

  • 50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原子能科...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药品检...
  • 1篇上海联影智能...

作者

  • 56篇韩彦江
  • 35篇吴湖炳
  • 28篇王全师
  • 19篇黄顺
  • 15篇李洪生
  • 12篇王猛
  • 10篇周文兰
  • 10篇王巧愚
  • 8篇唐刚华
  • 6篇王丽娟
  • 5篇李贵平
  • 5篇张岚
  • 4篇武明星
  • 4篇汪勇先
  • 4篇田颖
  • 4篇周伟
  • 4篇尹端沚
  • 4篇谭建儿
  • 3篇杜丽
  • 3篇张辉

传媒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核技术
  • 4篇中华核医学与...
  • 3篇精细化工
  • 3篇同位素
  • 3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靶向ASGPR的正电子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ASGPR的正电子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正电子显像剂能够特异性靶向ASGPR表达高的HepG2、A549、MDA‑MB‑231、MCF‑7等肿瘤,与表达在肿瘤细胞中的ASGPR的亲和力强,...
孙朋辉胡孔珍黄顺韩彦江王猛王全师吴湖炳谭建儿王丽娟
<Sup>18</Sup>F标记的EGFR正电子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与核药学技术领域,公开了<Sup>18</Sup>F标记的EGFR正电子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Sup>18</Sup>F标记的EGFR正电子显像剂具有式(II)所示结构,<Image file=...
黄顺韩彦江 胡孔珍吴湖炳唐刚华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小分子类PET显像剂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种EGFR靶向药物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但因个体敏感程度不同,总体疗效偏低。研究表明EGFR高表达或突变患者对靶向药物敏感,因此明确EGFR表达水平和突变状态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PET成像技术能实现分子水平无创显像,并能通过SUV进行半定量研究,使得在体内无创明确EGFR表达、突变情况,指导靶向药物的精准治疗成为可能。笔者综述了靶向EGFR的小分子类PET显像剂,以期为新的探针研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黄顺韩彦江郑希赵肃清吴湖炳王全师
关键词:受体表皮生长因子放射性示踪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的自动化合成
目的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酯(~(18)F-SFB)在体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靠的放化产率,是使用最广泛和最频繁的~(18)F标记中间体。解决多肽的自动化~(18)F标记,就有必要实现~(18)F-SF...
韩彦江粱胜
关键词:琥珀酰亚胺甲酸酯
呋塞米介入^(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探讨口服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筛选2003年5月至2012年5月进行18F-FDG PET/CT检查的疑似膀胱癌患者107例,其中男84例,女23例,年龄39-80岁(中位数59)。所有患者18F-FDG PET/CT常规全身显像后,口服40 mg呋塞米并多饮水,多次排尿,服呋塞米后约2 h憋尿充盈膀胱,再进行18F-FDG PET/CT盆腔延迟显像。比较两次显像膀胱内尿液的放射活性及膀胱癌病灶的可视化程度;依据病理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评估该显像方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呋塞米介入后96.3%病例膀胱内尿液放射活性明显降低,常规PET显像未见的膀胱壁病灶,延迟显像可清晰显示。18F-FDG PET/CT显像阳性7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病理证实其中69例为膀胱癌,6例为良性病变;18F-FDG PET/CT显像阴性32例,其中4例病理证实为膀胱癌,28例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排除膀胱癌。口服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4.5%(69/73)、82.4%(28/34)、90.7%(97/107)。口服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以有效消除尿液内放射性的干扰,能够灵敏、准确地检出膀胱癌原发灶,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李洪生吴湖炳王巧愚韩彦江王全师
关键词:膀胱癌呋塞米发射型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基于GnRH多肽衍生物的示踪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GnRH多肽的衍生物的示踪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基于GnRH多肽的衍生物的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1592146740000011.GIF" he="432" imgContent=...
胡孔珍黄顺李洪生韩彦江吴湖炳王全师
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型分子探针在核医学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能结合和运输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也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肿瘤的靶向给药。通过在药物分子中添加功能性化学基团可实现药物与HSA的结合,增加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同时不会显著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放射性治疗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集程度并延长浓集时间,改善其靶向治疗的效果。HSA结合型分子探针还可用于心脏功能和血管通透性评价以及淋巴显像。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各种HSA结合型分子探针在核医学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韩彦江王猛智生芳徐万帮
关键词:核医学分子探针
肺癌特异性靶向多肽的^(131)I标记及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癌特异性靶向小分子多肽的131I标记方法,观察131I标记多肽及未修饰多肽静脉注射小鼠后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小分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cNGQGEQc,在固相合成多肽的过程中直接完成多肽与酪氨酸的偶联,然后采用氯胺-T法进行多肽的131I标记。取72只小鼠,分为3组,每组24只小鼠,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为经腹腔注入50μg/0.7ml未修饰多肽cNGQGEQc和18.5MBq/0.7ml标记多肽131I-cNGQGEQc溶液,第三组为经腹腔注射0.7ml生理盐水。给药后分别观察各组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腹腔注入未修饰多肽cNGQGEQc组和131I-cNGQGEQc多肽组小鼠全部成活,一般状态正常,体重增长,未见明显急性毒副反应。结论:未修饰多肽及131I标记多肽经腹腔途径给药后,在小鼠体内没有引起明显的急性毒副反应。
李贵平黄宝丹郑文莉杜丽韩彦江黄凯张辉郭琳琅
关键词:肺癌多肽急性毒性试验
一种靶向G-四链体多肽类PET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G‑四链体多肽类PET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PET显像剂是优良的药代动力学新型探针,其结构包括多肽、金属螯合基团和放射性金属核素,其制备方法简便快捷,产率较高,该PET显像剂稳定性好、水溶性强,...
黄顺吴湖炳石大志唐刚华韩彦江
^(18)F-FAPI-42的自动化合成及小动物PET/CT显像研究
2023年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多数上皮来源恶性肿瘤中高度表达,FAP抑制剂(FAPI)经核素标记后已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为实现PET显像剂^(18)F-FAPI-42的自动化合成并进行质量控制,本研究基于Allinone合成器及其配套的空白试剂盒,通过一锅反应自动化制备^(18)F-FAPI-42,并在荷胶质母细胞瘤U87-MG模型鼠行小动物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动态显像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8)F-FAPI-42的自动化合成时间在60 min以内,放化产率为(15.8±3.2)%(n=10,未经衰变校正),放化纯度>95%,比活度14~52 GBq/μmol。小动物PET/CT动态显像显示,^(18)F-FAPI-42对肿瘤显影清晰,放射性滞留时间长,具有较高的肿瘤与肌肉摄取比,活度与时间曲线显示其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以上结果表明,Allinone合成器能够稳定高效地合成符合药物质控标准的^(18)F-FAPI-42,所得产品质量满足临床要求。该合成方法可为NOTA类修饰化合物的^(18)F标记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华王猛黄顺孙朋辉胡孔珍向贤宏林伟源智生芳唐刚华韩彦江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自动化合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