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 作品数:104 被引量:3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987年4月~2002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本组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患者,占同期肺癌手术患者的6.6%。Ⅰa、Ⅰb、Ⅱa、Ⅲb、Ⅲa、Ⅲ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6.7%、0、30.0%、30.0%、15.4%。Cox比例风险模型中,性别、年龄、病灶的数量、肿瘤的最大直径、是否伴有胸水、手术方式及TNM分期的危险度分别为0.6(P〉0.05)、1.0(P〉0.05)、1.1(P〉0.05)、0.5(P〉0.05)、2.1(P〉0.05)、0.9(P〉0.05)、4.6(P〈0.01)。结论TNM分期是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 陈涛潘铁成郑智李军魏翔
- 关键词:预后
- 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临床分析
- 2012年
-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肺癌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在临床上高龄(一般认为≥70岁)肺癌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这部分患者也因为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而增加了手术风险及术中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1-2]。因此全面了解高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要点显得尤为重要。
- 袁井贺高思海李军赵金平魏翔潘友民陈涛
- 关键词:肺癌高龄围手术期外科治疗
- 冠脉搭桥手术前大隐静脉和胸廓内动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冠脉搭桥手术采用的动静脉移植血管手术前内膜增生(IH)的发生情况,避免在搭桥手术中使用有病变的移植血管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从50例搭桥患者中取46段大隐静脉(SV)和27段胸廓内动脉(ITA),其中20位患者有20段配对的SV和ITA,采用形态学分析方法,分析SV和ITA移植血管手术前内膜增生发生率,测量移植血管内膜和中膜厚度及面积,比较内膜增生指数。结果SV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ITA。SV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厚度以及中膜厚度均显著大于ITA移植血管。有内膜增生的SV和ITA的内膜厚度指数(ITI)、内膜/中膜比(IMR)均显著大于无内膜增生的SV和ITA。结论ITI和IMR是对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程度进行分级的敏感方法。手术前对准备采用的移植血管进行精确的筛选,将能有效地预防手术后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发生,有助于提高移植血管的长期通畅率。
- 李军陈涛魏翔刘立刚郑智潘铁成
- 关键词:移植血管内膜增生冠状动脉搭桥术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VEGF、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HIF-1α、VEGF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48例NSCLC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35.4%,与正常肺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IF-1α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r=0.542,P<0.05),与MVD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HIF-1α可通过调节其靶基因VEGF的表达而刺激肿瘤血管的生成,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程才潘铁成陈涛徐沁孜高思海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 肺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肺腺癌组织中TAMs、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的分布,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TAMs定量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与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肿瘤组织中MVD及VEGF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TAMs分布与MVD及VEGF呈正相关(r=0.56,P<0.05;r=0.58,P<0.05),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334,P<0.01)。结论:TAMs表达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且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 陈鹏潘铁成李军陈涛魏翔刘立刚郑智
- 关键词:肺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青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性别差异
- 2020年
- 目的分析青年主动脉夹层在致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性。方法收集2006~2019年我院青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统计比较不同性别间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性别差异性。结果本组病例共518例,其中男性431例(83%),女性87例(17%)。男性在下列指标中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高血压病史知晓率(62%vs.38%,P<0.01)、吸烟(50%vs.13%,P<0.01)、饮酒(15%vs.7%,P<0.05),巨大腹围(23%vs.9%,P<0.01)、Stanford A型(54%vs.40%,P<0.05)、心包填塞(14%vs.6%,P<0.05)及呼吸系统并发症(18%vs.9%,P<0.05)。在体质量指数(BMI)≥32、血脂异常、痛风、累及冠脉、肠系膜上动脉缺血、下肢缺血、保守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肾功能并发症及在院病死率等方面,男性与女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并发症方面存在性别差异性。
- 郑智查正彪刘纯李利艳陈涛魏翔潘友民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青年性别差异
- 58例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总结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侵袭性胸腺瘤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43例,胸前外侧切口15例;41例肿瘤完全切除,14例肿瘤姑息切除,3例仅行病理活检;其中36例肿瘤扩大切除,包括纵隔胸膜及心包部分切除27例,肺楔形切除7例,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部分切除加成形修补9例,上腔静脉置换4例;17例Ⅲ、Ⅳ期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或取活检术。残余肿瘤组织予以放射性质子粒(碘125)植入14例,射频透热治疗1例。全组病例无死亡。41例根治性切除患者,除1例行上腔静脉置换术后颜面部浮肿消除不满意外,其余恢复良好,术后随访患者生存质量较高。23例患者生存时间大于3年,3年生存率为39.7%。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侵袭性胸腺瘤的重要手段。手术病例应尽可能做到根治性切除,并注意纵隔脂肪的清扫以减少复发机会。对于瘤体巨大不能根治性切除病例要酌情结合术前或术后放疗或放化疗来提高切除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刘立刚潘铁成李军魏翔陈涛郑智
- 关键词:侵袭性胸腺瘤
- PN_0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免疫组化诊断方法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细胞角蛋白19和粘蛋白1单抗检测56例经传统HE染色诊断为无转移(pN0)食管癌患者的118个淋巴结。对患者随访,应用x2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结果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5.0%(14/56),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与TNM分期(T1/T2、T3)统计学处理结果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特点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3.85%,无转移者3年生存率83.63%,两组相比较差别非常显著(x2=7.24,P<0.05)。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细胞角蛋白19和粘蛋白1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较常规组织学检查方法敏感性更高,提高了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可以用来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pN0食管癌预后评价有一定价值。
- 邱雪峰潘铁成李军陈涛魏翔宋定伟胡敏张霓
-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 成人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期肾损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围体外循环期各临床因素对成人心内直视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术前肾功能正常且无肾脏疾病、无高血压、无动脉粥样硬化、无糖尿病的心内直视术成人患者158例,在术前,术后24小时检测血清肌酐,并于术中及术后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于术后统计每小时尿量。对围体外循环期相关的10个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包括高龄、性别、术前心力衰竭病史、病种、氧合器种类、停跳液种类、体外循环期间低灌注压、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有无血红蛋白尿及有无术后低血压;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龄、术前心衰病史、术中低灌注压、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低血压等5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心衰病史、体外循环时间、术后低血压是体外循环后造成肾功能损伤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外循环有可能造成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术前心衰病史、术后低血压及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
- 陈涛李军徐利军张曦熊思正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肾损伤
-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选取44例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自控给药镇痛。于术后1,8,24及72h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对2组患者疼痛相关并发症、咳嗽及咳痰功能、呼吸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疼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5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31.82%);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功能及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36.36%)。结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能显著减轻侧开胸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其镇痛疗效明显优于静脉自控给药,并且还能促进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康复及抑制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
- 陈涛潘铁成李军郑智汪源张毅朱冰宁新忠
- 关键词:开胸手术肋间神经冷冻静脉自控镇痛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