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权
- 作品数:3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神丸与《金匮》脏腑相关理论
- 四神丸出自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泄泻门》.其组成是:肉豆蔻(二两),补骨脂(四两),五味子(二两),吴茱萸(浸,炒一两).上为末,生姜八两,红枣一百枚,煮熟取枣肉和末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或食前白汤送下....
- 陈国权
- 关键词:四神丸药物组成《金匮要略》
- 《金匮》“所得”管窥
- 1993年
- '所得',在《金匮》中凡四见:'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以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本文重点讨论前二'所得',余仅顺便提及。一、'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此'所得'宜作'所得到'或'能获得'解。所得到的究竟是什么呢?由于其后续之文有'……
- 陈国权
- 关键词:金匮中国医药学中医学说
- 《金匮》“风”及“风病”研究
- 《金匮》的“风”理论包含:代表自然界正常气候与反常气候、代表《金匮》致病的'五邪”之一、藉以阐明病因病机及预后、风邪致病多见面赤及以“风”名方;“风病”理论则包含:寒热、热中、寒中、疠风、偏枯、风病,肝中风、心中风、脾中...
- 陈国权
- 关键词:《金匮》病理机制预后因素
- 文献传递
- 治未病的论述在《金匮要略》各篇的体现
- 曾几何时,有学者针对《金匮要略》的治未病理论撰文指出:历来注家,都是大做文章……言下之意,治未病理论不屑一顾。但他怎么也不曾料到,治未病的文章反而越做越大。从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中医名流,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到各地中医药机构...
- 陈国权
- 文献传递
- 运用《金匮》方疗杂证二则
- 1993年
- 1 项痛黄××,女,31岁,理发师。1990-8-23初诊:后项疼痛7年,以致辞去小学教师职务,改当理发师。乏力,精神差,白带多。脉细紧,舌红,苔薄黄。辨证:寒湿犯上,津输受阻,湿热下注。治宜:宣散寒邪,舒筋升津,清热利湿,投葛根汤加味。处方:葛根30g,炙麻黄6g,桂枝6g,炙甘草6g,花粉15g,怀牛膝15g,苍术12g。
- 陈国权
- 关键词:金匮方论
- 《金匮要略》“风”及“风病”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金匮要略》的风邪致病就其数量而论虽不是最多的,但其"风"却渗透到方方面面,《金匮要略》的风病是广义的,其继承了《素问·风论篇》等的相关理论。《金匮要略》的风病包括风水、中风、产后中风、五脏中风、首风、头风、脑风、目风、泄风、漏风、内风、寒中、热中、肠风、疠风及寒热等。
- 陈国权王念莲
- 关键词:《金匮要略》
- 论《金匮》'黄家所得'从'脾'得之
- 本文认为《金匮要略》的'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之'湿'乃'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之'脾'的互辞,并从四方面予以论述,并最后指出,黄疸病可涵盖西医学的黄疸肝炎,但远远大于之,故治疗黄疸病不止清利肝疸湿热一法.
- 陈国权
- 关键词:金匮要略黄疸中医诊治
- 文献传递
-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管见被引量:1
- 2012年
-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出自叶天士的《温热论》,其日:“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湿邪腻浊濡滞,既可阻滞阳气,又易损伤阳气。湿热之偏重,化燥化热,变证最多,用药较难。
- 秦丽陈国权
- 关键词:利小便《金匮要略》
- 治未病理论贯穿《金匮要略》的始终
- 1《金匮要略》论述的是内伤病吗《伤寒》辨外感,《金匮》论内伤。20多年前,我曾面对学生,大言不惭。在漫长的学研《金匮要略》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此话不确。请看:第二篇痉病感受风或寒,湿病不言而喻,且可兼寒夹风化热,病感受暑热...
- 陈国权
- 文献传递
- 陈国权教授治疗头痛验案4则
- 2014年
- 陈国权教授习惯于按头痛部位进行辨治:前额痛多责之于阳明胃,常用香砂六君子、半夏泻心汤等;巅顶痛多责之于厥阴肝,常用一贯煎、吴茱萸汤、逍遥散等;两侧头痛多责之于少阳胆,常用温胆汤等;后头痛多责之于太阳,常用葛根汤等。本文论及之头痛,多以肝胆论治。肝病可及胆、传脾胃,又有肾病及肝;而肝病又可分为肝阴虚、肝阳虚,且不通则痛,不荣也痛;感受外邪也不容忽略。故本文从肝寒犯胃、肾气不足,肝肾阴虚、脾胃气虚,肝阴亏虚、胆经痰热,肝郁脾虚、兼有风邪4端进行论述,以飨读者。
- 梅如冰陈国权
- 关键词:头痛辨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