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正
-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寄生蜂性别分配行为被引量:13
- 2010年
- 寄生蜂是性比分配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象,其性别决定方式为单双倍型,一般情况下,未受精的单倍型卵发育成雄蜂,受精的二倍型卵发育为雌蜂。局部配偶竞争和近交等因素使得偏雌性比成为这类生物的进化稳定策略;其性比具有可调节性,产卵个体可以根据对产卵环境的判定来调控后代性比,从而获得最大适合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局部配偶竞争理论阐述了寄生蜂性比的这种可调节性,成为进化论的优秀论据。
- 胡好远朱小力陈中正牛黎明符悦冠
- 关键词:进化稳定策略
- 寄主大小及寄生顺序对蝇蛹佣小蜂寄生策略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寄主大小模型认为寄生蜂后代性比与寄主大小相关,寄生蜂倾向于在大寄主上产出更多雌性后代,在小寄主上产出更多雄性后代。探讨了以家蝇蛹为寄主时,蝇蛹佣小蜂后代产量和性比变化;单次寄生情况下,寄主大小及寄生顺序对寄生蜂后代性比等影响。结果表明,蝇蛹佣小蜂的产卵期为(8.93±3.34)d,单头雌蜂能产雌性后代(34.11±16.34)头和雄性后代(11.04±8.87)头,且雄性百分比为0.24±0.11。随成蜂日龄的增大,寄生蜂产生雄性后代的比率显著增加。蝇蛹佣小蜂在寄生家蝇蛹时,会优先选择寄生个体较大的蛹;在单次寄生的情况下,蝇蛹佣小蜂倾向于在较大的家蝇蛹内产出更多的雌性后代。
- 詹月平周敏贺张陈中正段毕升胡好远肖晖
- 关键词:进化策略
- 安徽黄山和宣城发现台湾灰麝鼩被引量:2
- 2019年
- 2018年11月在安徽省黄山市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30°34′42″N,118°41′47″E)和宣城市旌德县蔡家桥镇(30°21′26″N,118°30′11″E)的针阔混交林采集到3只麝鼩属小型兽类。3只个体体型较小,体重11~14 g;背毛灰褐色,腹部毛色稍淡;尾短而粗壮,上下异色,基部2/3散生稀疏的长刚毛,这些特征与台湾灰麝鼩(Crocidura tanakae)描述一致。基于Cyt b全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这3号标本与从GenBank下载的台湾灰麝鼩(GenBank登录号KX946002~KX946006、AB175080、AB175081)构成单系群(支持率为100%)。这3号标本Cyt b全序列与台湾灰麝鼩地模标本(GenBank登录号AB175080、AB175081)的遗传距离在0.76%~0.85%之间。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这3号标本为台湾灰麝鼩,这是该物种在安徽省的首次发现,也是其在华东地区的首个分布记录。
- 陈中正唐宏谊唐肖凡刘孟文满晓梅赵涵韬吴孝兵吴海龙
- 西藏林芝发现烟黑缺齿鼩被引量:2
- 2021年
- 2018年11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扎木镇(29°48′25″N,95°41′56″E)海拔3400 m处捕获1只缺齿鼩属动物。该个体背毛深灰色,腹面毛色稍淡,呈苍灰色;尾长明显大于头体长,背腹异色不明显,尾部末端缺少簇毛;头骨坚固,头盖骨隆起明显,颧骨板很窄,齿式3.1.1.3/2.0.1.3=28,这些特征与烟黑缺齿鼩(Chodsigoa furva)的鉴别特征一致。通过测定其Cyt b基因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缺齿鼩属已有同源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该个体与烟黑缺齿鼩聚为一支(支持率BS为100),与云南地区烟黑缺齿鼩的遗传距离在2.25%~2.34%之间。基于以上形态和分子结果确认该个体为烟黑缺齿鼩,是该物种在西藏的首次分布记录。
- 张敏裴枭鑫曲潍滢陈中正陈中正
- 蝇蛹金小蜂对家蝇蛹的寄生策略被引量:16
- 2011年
- 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miae Rondani是家蝇Musca domestica蛹期常见寄生蜂种类。本文探讨蝇蛹金小蜂对寄主日龄的选择策略以及该寄生蜂的寿命、产卵历期和后代数量等规律。结果表明寄生蜂可利用各日龄的蝇蛹,寄生高龄期蝇蛹时,寄生蜂后代产量显著降低,既未出蜂也未出蝇的死亡蝇蛹比例显著增加;寄生蜂寿命为(11.89±6.99)d,产卵历期为(9.58±6.67)d,单个雌蜂后代产量为(33.74±18.08)头,雄性后代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雌性后代,随着寄生蜂产卵历期的延长,寄生蜂后代产量下降,雄性后代比例增加。
- 陈中正刘继兵贺张段毕升胡好远
- 关键词:寄生蜂害虫生物防治繁殖策略
- 蝇蛹金小蜂对家蝇蛹选择策略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比较了以冷冻和活体家蝇蛹以及大、小活体家蝇蛹为寄主时蝇蛹金小蜂的后代产量和性比策略差异,结果表明:冷冻家蝇蛹可以被小蜂利用,但小蜂后代产量显著低于以活体蛹为寄主时;在以大、小蝇蛹为寄主时,后代蜂产量和性比均无显著差异;建群者并未根据寄主大小调整后代性比,这可能是受寄主大小差异范围的影响,该小蜂在不同大小寄主时的性比策略尚需进一步探讨。
- 施亮陈中正胡好远
- 关键词:寄生蜂寄主
- 蝇蛹金小蜂的交配行为及雄蜂交配次数对雌蜂繁殖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多数昆虫能够进行多次交配,随寄生蜂雄蜂交配次数的增加,雄蜂体内精子减少,雌蜂获得的精子数量减少,产下更多的单倍体卵,发育为雄性后代;一些单寄生性的寄生蜂雌蜂一生仅能够交配1次。描述了蝇蛹金小蜂雌雄蜂的交配行为,探讨了雄蜂交配次数对雌蜂后代产量等的影响以及雌蜂的可交配次数。结果表明,交配过程包括求偶、交尾前期、交尾和交尾后期;雄蜂已交配的次数并不能够显著影响其配偶的寿命、产卵期和后代总数量,但显著影响到其配偶的雌、雄后代数量和性比。随雄蜂交配次数的增加,与之交配的雌蜂的后代雄性百分比显著增大,雌蜂在产卵期内更早地出现较多雄性后代,体内精子不足的现象更加明显。无论已交配的蝇蛹金小蜂雌蜂在产卵期中是否出现精子不足,均不能再次完成交配。
- 孙芳陈中正段毕升贺张谢磊胡好远
- 关键词:蝇蛹金小蜂交配进化策略
- 不同方法处理的家蝇蛹对蝇蛹金小蜂繁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通过适当方法处理寄主并长期保存,是大量繁殖寄生蜂的重要途径.蝇蛹金小蜂是多种有害蝇类的蛹期重要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探讨了蝇蛹金小蜂对-20℃冷冻、6℃冷藏和二氧化碳窒息处理1、3和30d的家蝇蛹以及热处死和热处死后冷藏保存30d家蝇蛹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蝇蛹金小蜂可以利用上述蝇蛹,且其后代在胫节长度上均与源自新鲜蛹的寄生蜂胫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但除冷冻方法外,寄生蜂后代产量均随寄主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保存30d的前提下,冷冻方法保存的寄主上寄生蜂后代最多.表明在大量繁殖蝇蛹金小蜂时,可以利用冷冻等方法对寄主进行处理并保存.
- 贺张刘继兵陈永玲陈中正段毕升胡好远
- 关键词:蝇蛹金小蜂冷冻二氧化碳生物防治
- 金黄角头小蜂及寄主新纪录(膜翅目:小蜂科)
- 2011年
- 金黄角头小蜂Dirhinus auratus Ashmead(小蜂科:角头小蜂亚科)在中国大陆首次纪录,研究标本均由家蝇蛹放于室外诱集后饲养获得;家蝇蛹为金黄角头小蜂的寄主新记录。本文提供了金黄角头金小蜂形态描述、分布及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及安徽师范大学标本馆。
- 孔旭林陈中正叶慧子刘继兵贺张胡好远
- 关键词:膜翅目小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