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鹏飞

作品数:55 被引量:28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挥发物
  • 8篇枯叶
  • 8篇枯叶蛾
  • 7篇豆野螟
  • 7篇性信息素
  • 7篇植物
  • 7篇瘿蚊
  • 6篇树蜂
  • 6篇天牛
  • 6篇枸杞红瘿蚊
  • 6篇寄主
  • 6篇害虫
  • 5篇引诱
  • 5篇油松
  • 5篇幼虫
  • 5篇植物挥发物
  • 5篇交尾
  • 5篇触角电位
  • 4篇电生理
  • 4篇星天牛

机构

  • 50篇北京林业大学
  • 29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6篇榆林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化州市绿色生...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建平县...
  • 1篇北京市十三陵...
  • 1篇通辽市森林病...
  • 1篇华润三九医药...
  • 1篇永宁县本草苁...

作者

  • 55篇陆鹏飞
  • 31篇乔海莉
  • 18篇骆有庆
  • 10篇徐常青
  • 9篇刘赛
  • 8篇宗世祥
  • 8篇陈君
  • 6篇雷朝亮
  • 6篇刘永华
  • 5篇刘文萍
  • 4篇徐荣
  • 4篇任利利
  • 4篇周兴苗
  • 4篇石娟
  • 4篇阎雄飞
  • 4篇温冬梅
  • 3篇郭昆
  • 3篇王小平
  • 2篇马维思
  • 2篇陶静

传媒

  • 11篇应用昆虫学报
  • 9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林业科学
  • 3篇昆虫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华中三省(河...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虫害诱导的白木香挥发物对黄野螟及其天敌的驱避和引诱作用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Lour.)Gilg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木本药用植物,以含树脂的木材入药,是中药沉香的唯一基源植物。近年来在广东、云南、海南等省已开始大规模种植白木香,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害问...
乔海莉陆鹏飞陈君徐常青郭昆李向明
关键词:白木香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干扰山茱萸蛀果蛾成虫交配的迷向剂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干扰山茱萸蛀果蛾成虫交配的迷向剂及应用,所述迷向剂包括(Z)‑7‑二十碳烯‑11‑酮一种单体化合物或(Z)‑7‑二十碳烯‑11‑酮、(Z)‑7‑二十三碳烯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在所述混合物中,(Z)‑7‑...
乔海莉陆鹏飞徐常青刘赛李涵叶慧佳郭昆魏红爽徐荣
一种油松受灾等级判定方法及其判定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松受灾等级判定方法及其判定系统,其中所述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无人机上搭载的摄像机拍摄油松样地图像;S2:利用二型模糊聚类算法对所述油松样地图像中的受灾油松进行区域分割,并计算受灾油松区域占所述...
刘文萍骆有庆陆鹏飞宗世祥
蚊虫嗅觉识别的神经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蚊虫主要依赖嗅觉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化学信息交流。蚊虫通过嗅觉感受系统寻找食物、配偶和产卵场所,进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蚊虫嗅觉系统对气味信号神经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蚊虫的嗅觉感器主要位于触角和下颚须,触角上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感受氨水、乳酸、羧酸类化合物等人体和其他动物释放的微量气味物质,下颚须上的锥形感器则感受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其他的挥发性物质;蚊虫嗅觉感器内部有受体神经细胞,其上分布有嗅觉受体蛋白,蚊虫对外界环境的化学感受就是通过气味物质与这些受体蛋白互作而得以实现;根据对不同气味物质的反应谱差异,嗅觉神经细胞被分为不同的功能类型;来自嗅觉神经细胞的神经信号进一步从外周传导至中枢神经中脑触角叶内的神经小球,在此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通过评估嗅觉神经细胞的反应和触角叶内的神经小球相应被激活的区域,不同小球被分别命名;最后,神经信号继续整合,由投射神经传向前脑,最终引发一系列昆虫行为反应。这些研究从理论上剖析了气味信号在蚊虫嗅觉系统中的神经转导通路,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蚊虫的嗅觉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其他昆虫甚至人类的气味识别机制及进行更深层次神经科学的探索。
陆鹏飞乔海莉骆有庆
关键词:蚊虫嗅觉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
双条杉天牛OBP与其嗅觉相关化学物质的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分析
2023年
为探究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与信息化合物的识别结合机理,筛选出与OBP结合效果最佳的化学配体,选择在双条杉天牛触角中高表达的OBP2、OBP6、OBP7序列,通过Swiss-model在线软件对其进行同源模建,使用ERRAT程序、Procheck和Verify_3D进行建模质量评估;采用Autodock软件对OBP模型和相关化学物质进行分子对接分析,通过GROMACS 2019.6软件包进行目的OBP与结合效果最佳配体复合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OBP2、OBP6和OBP7模型所得到的ERRAT值分别为97.03%、94.06%和97.39%,三维结构与一级结构的兼容性所得评分大于0.2的氨基酸百分比均大于80.00%,且拉氏构象图中氨基酸位于最佳合理区的数量均大于90.00%,说明所建模型合理;在11个化合物中,柏木醇与OBP2、OBP6和OBP7的结合性能最好,结合能分别为-7.04、-6.86和-6.62 kJ/mol,在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共同作用使蛋白与配体的结合更稳定;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OBP-配体复合物在100 ns时间内的均方根偏差均达到稳定,其中OBP2-配体和OBP7-配体稳定在0.3 nm附近,OBP6-配体稳定在0.35 nm附近;同时氨基酸残基的均方根波动曲线值普遍较低,3个复合物体系中最低值均降到了0.1 nm以下,进一步证明了对接结果的稳定性好。
李涵郝恩华杨曦孙漂陆鹏飞乔海莉
关键词:双条杉天牛气味结合蛋白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
油松毛虫性信息素监测量与失叶率及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明确性信息素对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成虫的监测量与不同危害程度林区失叶率及其幼虫虫口密度的关系,采用棋盘式五点取样法,将失叶率、幼虫虫口密度及成虫监测量两两进行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幼虫低虫口密度(y_1)、高虫口密度(y_2)与对应的成虫监测量(x_1)、(x_2)呈二次方曲线函数,方程分别为y_1=-0.060x_1~2+6.174x_1-85.753;y_2=0.076x_2~2-3.111x_2+109.844;在幼虫极高虫口密度(y_3)时,成虫监测量(x_3)呈线性递减,方程为y_3=-1.795x_3+214.060;幼虫虫口密度(y)、成虫监测量(x)随着失叶率(z)的增加而增高,但当失叶率超过74%时,幼虫虫口密度呈下降趋势,方程为y=-794.937z^2+1188.218z-308.626;当失叶率超过72%时,成虫监测量也出现下降,二者可以按照方程x=-189.035z^2+272.374z-53.474进行模拟。研究表明,幼虫虫口低密度、高密度与成虫监测量的相关性均显著,极高虫口密度时,成虫监测量呈下降趋势;幼虫虫口密度、成虫监测量均与失叶率呈二次方函数关系。
杜凯名高成龙刘文萍张连生陆鹏飞骆有庆
关键词:油松毛虫虫口密度性信息素
枸杞红瘿蚊的交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枸杞红瘿蚊Gephyraulus lycantha Jiao&Kolesik是枸杞生产中重发、频发的害虫,明确枸杞红瘿蚊成虫交尾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利用性信息素防控枸杞红瘿蚊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观察枸杞红瘿蚊成虫的交尾行为、交尾节律和多次交尾现象,并统计分析不同时龄及寄主植物对其交尾次数和交尾时长的影响。【结果】枸杞红瘿蚊羽化后即可发生求偶和交尾,交尾行为包括避让、打斗和交尾3种,且雌雄成虫都具有搜寻和识别配偶的行为。成虫交尾具有明显的时辰动态节律,多集中于光期,在光期2 h(8:00)达到交尾高峰。枸杞红瘿蚊成虫的平均交尾时长为(32.49±1.67)s,大多集中在10.0-50.0 s时间段内。枸杞红瘿蚊雌雄成虫都存在多次交尾现象,雄虫更为明显。雄虫时龄变化对雌雄成虫的交尾次数影响较大,随着雄虫时龄的增加,交尾次数降低,而当雌雄成虫时龄同时变化时会对其交尾时长产生显著影响(P<0.05)。寄主植物对枸杞红瘿蚊成虫交尾行为无显著影响。【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枸杞红瘿蚊成虫交尾的行为特征、动态节律,明确了成虫时龄是影响其交尾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证实了利用性信息素防治枸杞红瘿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孙浩月张雨晴张凡雷捷惟马妹徐常青刘赛乔海莉陆鹏飞
关键词:枸杞红瘿蚊影响因素寄主植物
栎黄枯叶蛾幼虫龄数的确定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为明确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幼虫的发育状况,以便进行预测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通过野外采样获取不同发育状态的栎黄枯叶蛾幼虫,对其头壳宽度,体长,体宽,额宽,上颚基部宽和单眼间距6项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推断栎黄枯叶蛾幼虫的龄数。【结果】栎黄枯叶蛾幼虫有7龄,头壳宽度为最佳分龄结构。单眼间距、额宽和上颚宽3项指标均可作为分龄的辅助手段,体长和体宽变异较大,不宜用作幼虫龄数划分。【结论】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永华章一巧阎雄飞郑永贵陆鹏飞宗世祥骆有庆
关键词:幼虫
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与几种寄主内含物的关系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饲喂不同寄主植物对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分析寄主植物内含物与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关系,为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栎黄枯叶蛾种群动态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利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旱柳Salix matsudana饲养该虫,观察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及产卵量等指标,同时测定寄主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水分、单宁及黄酮的含量,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寄主植物饲喂栎黄枯叶蛾幼虫的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及产卵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取食沙棘的幼虫历期最短,仅为(74.50?1.76)d,而取食旱柳历期最长,达(106.00?1.51)d。取食山杨的蛹历期最长,为(44.00?1.41)d,最短的是取食旱柳的,仅为(32.70?3.13)d。饲喂沙棘和山杏的雌、雄蛹重和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饲喂山杨和旱柳的。对不同寄主的营养物质、次生物质和水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寄主间营养物质、次生物质与水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回归相关分析表明:幼虫发育历期与寄主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雌蛹重和产卵量与寄主植物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雌、雄蛹重与寄主植物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蛹历期与单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黄酮含量的高低与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等指标无相关性。【结论】沙棘是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最适寄主植物;并且寄主植物中可溶性糖、单宁的含量低、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有利于栎黄枯叶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温冬梅刘永华任利利陆鹏飞骆有庆
关键词:寄主植物生长发育次生物质
利用性信息素防治豆野螟的生物学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
豆野螟Maruca vitrata是一种严重的泛热带豆类蔬菜害虫。主要危害豇豆Vignaunguiculata、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扁豆Dolichos lablab、木豆Cajanus caja...
陆鹏飞
关键词:豆野螟羽化交尾性信息素触角电位反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