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许贞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局项目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4篇病毒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肝硬化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血清
  • 2篇药物性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硬化患者
  • 1篇调节性

机构

  • 1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1篇陆许贞
  • 5篇吴文仙
  • 2篇王柯尹
  • 2篇孙丹凤
  • 2篇吴建明
  • 2篇谢新生
  • 2篇邓敏
  • 2篇吴云辉
  • 1篇丁韧烨
  • 1篇沈林娥
  • 1篇盛雄
  • 1篇邹洪兴
  • 1篇卢明芹
  • 1篇陈圣光
  • 1篇顾炯
  • 1篇张戡
  • 1篇宣华
  • 1篇吴一鸣

传媒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血清LPS、TNF-α和IL-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患者血清中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探讨其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住院的患者90例,将68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设为A组,其中25例临床分级0级为A1组,25例1~2级为A2组,18例3~4级为A3组,2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B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C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LPS、TNF-α和IL-6水平,并分析其与TBil、ALT、AST、ALB、血氨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血氨浓度较B组、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S[(266.6±85.2)ng/L]、TNF-α[(41.9±7.0)μg/L]、IL-6[(48.9±10.3)ng/L]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LPS:(121.4±24.1)ng/L;TNF-α:(28.3±4.6)μg/L;IL-6:(32.6±8.5)ng/L]和C组[LPS:(24.2±5.1)ng/L;TNF-α:(19.0±3.4)μg/L;IL-6:(16.8±4.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6、127.05、103.24,P<0.05)。A1、A2、A3组LPS、TNF-α和IL-6、血氨水平逐渐升高,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94、25.39、26.95、11.67,P<0.05)。血清LPS、TNF-α和IL-6水平均与血氨浓度呈正相关(r=0.267、0.322、0.311,P<0.05),与TBil、ALT、AST、ALB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LPS、TNF-α和IL-6是HE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HE的免疫调节过程,分析其水平及变化可能有助于HE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王柯尹吴一鸣陆许贞邹卓林卢明芹
关键词:肝性脑病白细胞介素-6内毒素
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78例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相关的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在2005年1—12月于本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以肺部、腹腔及肠道为主;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年龄越大发生院内感染率越高;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多者或住院时间长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全身情况差及有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院内感染率高;侵入性操作机会多者院内感染率高。结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应完善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控制度,遵循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陆许贞吴文仙沈林娥
关键词:肝硬化
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1996年
吴文仙陆许贞
关键词:苦黄注射液病毒性肝炎黄疸中医药疗法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及其肝硬化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52例诊断为CHB的患者根据肝脏病变严重程度分为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组(A组,74例)、代偿期肝硬化组(B组,39例)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C组,39例)。对三组患者间血清HBsAg、HBV DNA定量水平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HBsAg与HBV DNA定量进行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Hbs Ag、HBV DNA定量水平分别与肝病等级进行分析。结果 A、B、C组患者间HBsAg定量[(3.9±0.5)、(3.2±0.3)、(2.7±0.6)lg IU/m L]及HBV DNA[(7.3±1.2)、(6.1±1.4)、(5.3±1.4)lg IU/m L]定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564、30.384,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B组与C组Hbs Ag及HBV DNA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且C组更低(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所有患者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614,P<0.001),HBsAg与HBV DNA定量水平在A组呈正相关(r=0.570,P<0.001),而在B组与C组中无相关性(r=0.267,P=0.101;r=0.232,P=0.15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Hbs Ag及HBV DNA定量水平均与肝病等级呈负相关(r=-0.741,P<0.001;r=-0.583,P<0.001)。结论肝硬化程度越重,其HBsAg、HBV DNA水平越低,HBsAg定量测定结合HBV DNA定量结果可以更好地反映肝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及疾病的进展情况。
孙丹凤陆许贞谢新生王柯尹
关键词:肝硬化
乙肝散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2003年
陆许贞吴文仙
关键词:乙肝散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疗效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照组给予苦黄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BIL、DBIL、TBA、ALT、AST、ALP、GGT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ALB、GLB、A/G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BIL、DBIL、TBA、ALT、AST、ALP、GGT降低较对照明显,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有效且安全。
陆许贞顾炯吴文仙
关键词:淤胆型病毒性肝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尿葡萄糖二酸测定对药物性肝炎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检测尿葡萄糖二酸 (UGA)对药物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竞争抑制法测定UGA值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药物性肝炎组与病毒性肝炎组及健康组UGA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毒性肝炎组与健康组UGA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测定UGA值对药物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吴文仙邹洪兴吴建明陈圣光陆许贞
关键词: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血清NSE及血糖对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患儿早期识别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血糖水平对早期识别神经系统受累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手足口病确诊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神经系统受累组(30例)和神经系统未受累组(28例),比较分析两组NSE、血糖水平及神经系统受累组治疗前、后血清NSE及血糖水平变化。结果神经系统受累组血清NSE及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神经系统未受累组(P〈0.01)。神经系统受累组经治疗后血清NSE及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NSE及血糖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值得临床关注。
孙丹凤陆许贞邓敏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糖
糖皮质激素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DILI患者为对象,其中采取GC治疗(GC组)和非GC治疗(NG组)各45例;并与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与比较3组受检者血清中IL-17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C组、NG组IL-17A水平均明显较高(均P<0.01);而GC组与N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GC组IL-17A水平明显降低(P<0.01),NG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明显高于NG组(P<0.01)。GC组病情重症化率为11.11%,明显低于NG组的31.11%(P<0.05)。结论 IL-17A可能在DILI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C治疗可降低DILI患者血清中IL-17A水平,从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陆许贞吴云辉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糖皮质激素
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胸膜炎与其复发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胸膜炎与其复发的相关性,探讨胸膜炎在细菌性肝脓肿复发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预防细菌性肝脓肿的复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治愈出院的219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胸膜炎组患者肝脓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非胸膜炎组(P〈0.05),而且与非胸膜炎组比较,胸膜炎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肝脓肿的最大直径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校正了性别、年龄、CRP、脓肿最大直径、糖尿病等6种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胸膜炎是其复发的危险因素,OR值为4.783(P〈0.01)。结论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胸膜炎与细菌性肝脓肿的复发密切相关,且是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陆许贞吴云辉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胸膜炎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