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燕

作品数:29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精神分裂症
  • 12篇分裂症
  • 9篇蛋白
  • 8篇淀粉样
  • 7篇淀粉样蛋白
  • 7篇基因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神经节
  • 6篇神经节苷脂
  • 5篇Β-淀粉样蛋...
  • 4篇调节子
  • 4篇信号
  • 4篇信号转导
  • 4篇神经节苷脂G...
  • 4篇前体
  • 4篇转导
  • 4篇细胞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机构

  • 28篇北京大学第六...
  • 6篇北京回龙观医...
  • 4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密歇根州立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阮燕
  • 19篇张岱
  • 8篇周东丰
  • 6篇岳伟华
  • 6篇张向阳
  • 6篇曲梅
  • 6篇汤富磊
  • 6篇孙丽丽
  • 5篇卢天兰
  • 5篇张培琰
  • 5篇管振全
  • 5篇韩永华
  • 4篇张大荣
  • 4篇南振国
  • 4篇张华远
  • 4篇刘津
  • 4篇苏建民
  • 4篇崔勇
  • 4篇高士元
  • 4篇成秀芳

传媒

  • 7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2006北...

年份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的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MRS)的特点,以期对此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代谢方面依据,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探讨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MRS成像技术,对2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名男性正常人检测双侧海马的氮-乙酰天门冬氨酸复合物(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磷酸肌酸复合物(Cr)含量,对NAA/Cr和CHO/Cr的比值进行计算。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组别作为组间差异,左右侧作为组内差异。结果 CHO/Cr的比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海马(左侧为1.03±0.22,右侧为1.00±0.23)高于正常人(左侧为0.95±0.16,右侧为0.97±0.16),差异有显著性(F=6.896,P=0.013);而NAA/Cr的比值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患者左侧为1.29±0.16,右侧为1.25±0.13;正常人左侧为1.41±0.20,右侧为1.36±0.17)。结论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海马可能存在膜的磷脂代谢异常。
王菲孙治国阮燕王希林张鸿燕丛中洪楠张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海马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病因学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TNFα)-G308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TNFα) -G3 0 8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14 1个核心家系 ,每家有 1名符合ICD -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患者的生物学父母均健在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basedRFLP)分析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TNFα -G3 0 8A基因型。结果 :传递不平衡检验 (TDT)显示等位基因的传递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 χ2TDT=7 70 44 ,P =0 0 0 5 )。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 (TNFα) -G3 0 8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 ,支持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TNFα)是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基因。
杨建中司天梅凌炎苏阮燕韩永华王希林周沫张鸿燕孔庆梅李雪倪刘萃张大荣舒良张岱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精神分裂症传递不平衡检验
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自由基代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氟哌啶醇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用固定剂量氟哌啶醇治疗4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周,在治疗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查血SOD含量,并评定BPRS、SAPS和SANS量表。结果:治疗前SOD值与SAPS总分正相关(P<0.05)。治疗后,治疗前高SOD组明显降低,而低SOD组明显增高(P均<0.05)。阴性型亚组中,治疗前SOD值与治疗前后SANS总分差值正相关(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对SOD值有双向调节作用;治疗前患者SOD水平可能预测阴性症状的疗效。
张向阳周东丰张培琰张培琰成秀芳苏建民赵玉华成秀芳崔勇张华远高士元阮燕南振国管振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氟哌啶醇超氧化物歧化酶
APP17肽对β-淀粉样肽及有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本研究选用人类野生型SY5Y及SY5YA4CT基因转染细胞,应用免疫沉淀Western Blot等分析方法研究APP17肽对β-淀粉样肽及有关蛋白质如IDE、NT-3、J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影响神经元存活和退变的可能机理。结果发现,APP17肽能抑制转染细胞Aβ胞外分泌,并能促进野生型SY5Y细胞中IDE的表达,同时对内源性NT-3和NF的表达也有促进作用。提示:APP17肽抑制Aβ分泌和促进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其支持神经元存活、改善神经退变的机理之一。
孟艳王蓉艾厚喜张景艳阮燕姬志娟张岱盛树力
关键词:APP17肽Β-淀粉样肽蛋白质表达老年性痴呆
慢性精神分裂症血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精神病理关系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目的 探讨自由基及其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在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6例慢性患者和 2 5例正常人SOD含量 ,同时评定BPRS、SAPS、SANS量表。  结果 患者SOD含量明显升高 ,其中BPRS、SAPS高分组比低分组的SOD均显著升高 (P <0 0 5) ,SANS高、低分组之间无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SOD与BPRS、SAPS、SANS量表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张向阳周东丰张培琰苏建民成秀芳张华远赵玉华南振国崔勇刘津高士元管振全朱艺兰阮燕孙丽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超氧化物歧化酶病理学
脯氨酸脱氢酶基因1945(T/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旨在探讨PRODH基因与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时空联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3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44例正常对照者中PRODH*1945(T/C)多态性的基因型,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该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进一步分析携带不同基因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PRODH*1945(T/C)多态性的基因型(x2=8.171,df=2,p=0.016)和等位基因(C>T,x2=5.249,df=1,p=0.021,OR=1.37,95%CI:0.56-0.96)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风险等位基因C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小于携带T者,差异存在弱显著性(CC+CT:20.43+4.71岁,TT:22.57±5.23岁,t=-2.173,p=0.045)。结论:PRODH*1945(T/C)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及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
岳伟华汤富磊曲梅张瀚迪闫俊刘粹阮燕卢天兰张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4(RGS4)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4(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4,RGS4)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及临床症状的遗传关联。方法:应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设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测序方法,分析3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90例正常对照者中RGS4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分析PANSS因子分与RGS4多态性的关联。结果:RGS4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rs12753561(T〉G,χ^2=8.970,P=0.002)和rs10759(C〉A,χ^2=13.773,F=0.002,P=0.002)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由上述4个SNPs组成的多个单体型如AAGA(χ^2=11.120,P=0.0008,OR=0.52,95%CI=0.36—0.77)和GGGC(χ^2=10.096,P=0.001,OR=1.43,95%CI=1.15—1.79)均与精神分裂症关联。PANSS量表的阴性症状因子分与rs12753561(t=2.216,P=0.029)和rs10759(t=2.543,P=0.012)关联。结论:RGS4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显著关联。
岳伟华张瀚迪汤富磊曲梅韩永华张大荣阮燕卢天兰张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免疫指标与精神症状的关系被引量:9
1997年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评估抗精神病药对免疫指标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用固定剂量氟哌啶醇治疗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周,在治疗前后测查T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细胞,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治疗前CD3阳性细胞(CD+3)、CD4阳性细胞(CD+4)、CD4/CD8阳性细胞比值(CD4/CD8)和IL-2分泌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治疗后CD+4呈显著性增高;治疗前CD4/CD8与SAP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BPRS、SAPS和SANS减分率与治疗前CD+3细胞数均呈显著正相关,SANS减分率与治疗前CD+4细胞数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的同时,也使其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的免疫功能状态相关。
张向阳周东丰张培琰张培琰成秀芳苏建民赵玉华成秀芳崔勇张华远高士元朱艺兰南振国孙丽丽崔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免疫指标精神症状
精神分裂症与神经调节素1、G72及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4基因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 探索神经调节素1(NRG1)、G72、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4(RGS4)基因变异的独立或联合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 采用酶切或测序方法,对3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47例正常对照者NRG1、G72、RGS4基因的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和遗传关联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风险或保护基因型分层后卡方检验评估三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 单位点关联分析发现,NRG1的5个SNPs、G72的1个SNP、RGS4的2个SNPs与精神分裂症关联(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了三个基因交互作用模型,各自变量的OR分别为:nrg1=3.58,rgs4=1.24,g72_rs947267=1.45,nrg1*rgs4=3.03,nrg1*g72_rs947267=1.06。应用基因型分层后卡方检验表明,三基因存在协同风险效应(OR=2.35~4.05;P〈0.05)。结论 NRG1、G72及RGS4基因的单独或交互作用与精神分裂症关联。
岳伟华康国莲张瀚迪汤富磊曲梅韩永华闫俊阮燕卢天兰张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β-淀粉样前体蛋白第二、三外显子删除突变抑制β-淀粉样蛋白分泌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第二、三外显子编码结构域对培养的人神经纤维母细胞瘤细胞系 (SH SY5Y)生长代谢和 β淀粉样蛋白 (Aβ)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 pcDNA3.1APP695和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pcDNA3.1ΔAPP695质粒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SH SY5Y细胞系 ,用 0 .6 g·L-1G4 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细胞系 ,采用MTT法分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免疫沉淀Westernblot分析细胞培养液中Aβ的含量。结果 :成功构建了APP695cDNA和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ΔAPP695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SH SY5Y细胞系后 ,Westernblot证实外源基因得到表达 ,MTT分析结果显示删除第二、三外显子的ΔAPP695cDNA未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 ,免疫沉淀Westernblot分析表明 ,与转染全长APP695cDNA细胞相比 ,转染ΔAPP695cDNA细胞Aβ分泌显著减少。 结论 :APP695第二、三外显子编码结构域删除后抑制了Aβ的生成 。
查芹芹阮燕刘中华曹连元张岱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淀粉样蛋白外显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