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世强

作品数:49 被引量:317H指数:8
供职机构:空军预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电子电信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军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雷达
  • 12篇卫星
  • 10篇预警卫星
  • 7篇导弹
  • 4篇导弹预警
  • 4篇导弹预警卫星
  • 4篇性能分析
  • 4篇作战效能
  • 4篇仿真
  • 3篇弹道
  • 3篇弹道导弹
  • 3篇预警
  • 3篇指标体系
  • 3篇自适应
  • 3篇作战
  • 3篇作战效能评估
  • 3篇滤波
  • 3篇DODAF
  • 3篇PETRI网
  • 2篇新型雷达

机构

  • 2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3篇空军预警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空军雷达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作者

  • 48篇闫世强
  • 14篇胡磊
  • 8篇刘辉
  • 8篇李文杰
  • 7篇许松
  • 7篇王成良
  • 5篇欧阳琰
  • 4篇翟长生
  • 3篇杜鹏飞
  • 3篇黄晓斌
  • 3篇吴建
  • 3篇赵耀
  • 2篇杨军
  • 2篇张木勋
  • 2篇袁刚
  • 2篇张建华
  • 2篇林坚
  • 2篇张黎
  • 2篇李苏
  • 2篇魏文斌

传媒

  • 14篇空军雷达学院...
  • 8篇火力与指挥控...
  • 3篇空军预警学院...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红外技术
  • 2篇现代防御技术
  • 2篇现代雷达
  • 2篇飞航导弹
  • 1篇系统工程
  • 1篇中国康复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航天控制
  • 1篇舰船电子对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雷达科学与技...
  • 1篇装备学院学报
  • 1篇2010国防...
  • 1篇第十届全国信...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达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的研究与实验
闫世强龙旭光
关键词:雷达微处理机自适应阵波束形成
分布式网络雷达及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现代战争中,雷达系统面临着"四大威胁",为了提高雷达系统的生存能力,组网雷达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分布式网络雷达利用组网技术,提高了系统的综合能力。同时,将远程遥控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实现雷达的无人值守。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分布式网络雷达的这种新体制,研究了分布式网络雷达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大带宽通信基础上的网络校时方法。
胡磊闫世强翟长生赵耀
关键词:分布式网络雷达信息融合数字化通信
导弹预警卫星对助推段导弹的探测能力建模被引量:7
2015年
导弹预警卫星在导弹防御体系中处在最前沿,在导弹的早期预警中起着其他装备无法替代的作用。分析了导弹预警卫星的工作原理与作战流程,从覆盖范围、最大探测距离以及检测概率3个方面对导弹预警卫星的探测能力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美国导弹预警卫星的探测能力,为导弹预警卫星的探测能力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胡磊刘辉闫世强杜鹏飞许松
关键词:导弹预警卫星DSPSBIRS
导弹预警卫星探测效能评估被引量:4
2015年
导弹预警卫星是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评估其探测效能对于提升导弹防御体系作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并建立了一套多层次导弹预警卫星探测效能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要素的权重,并提出了一种导弹预警卫星探测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对美国导弹预警卫星探测效能的评估,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胡磊闫世强宋建军孔凡镭
关键词:导弹预警卫星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组合赋权TOPSIS法反导预警系统效能评估被引量:10
2020年
预警装备体系的发展和作战运用离不开反导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在体系作战效能层面上,以完成反导作战任务的目的作为牵引,对反导预警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量化评估。在对反导预警作战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反导预警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赋权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最终权重,利用改进的TOPSIS法对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预警装备部署方案的仿真试验,证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使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利用组合赋权法分析作战能力可信度更高。
盖美庆闫世强程正宇瞿师赵新爽
关键词:组合赋权法TOPSIS
美国HEO预警卫星覆盖性能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导弹预警卫星是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预警的有效手段,在战争中起着其他装备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大椭圆轨道(highly eccentric orbit,HEO)特性与美国HEO预警卫星发展历程,并利用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对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pace-based infrared system,SBIRS)中的2颗HEO预警卫星轨道特性与覆盖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HEO预警卫星星座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胡磊闫世强刘辉许松
关键词:天基红外系统
亚像元火点对红外预警卫星的辐射干扰特性被引量:1
2021年
亚像元火点是红外预警卫星的辐射干扰源,基于推导火点像元辐射强度方程,对不同条件下的火点像元在2.55~2.85mm波段和4.19~4.48mm波段的辐射强度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影响火点像元辐射特性的因素。通过与TitanⅢB型火箭尾焰辐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实际火点数据验证了亚像元火点的辐射干扰特性,结果表明:亚像元火点在2.55~2.85mm波段和4.19~4.48mm波段均能够对红外预警卫星的探测造成辐射干扰,与火箭尾焰辐射特性的区别是大部分火点像元在4.19~4.48mm波段具有更强的辐射强度,结果可为提升红外预警卫星抗火点辐射干扰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李文杰闫世强宋畅吴亚宏王成良欧阳琰
关键词:辐射干扰尾焰
预警卫星系统作战体系结构建模与验证被引量:1
2015年
依据DoDAF和预警卫星系统的作战流程,构建了预警卫星系统作战事件跟踪(OV-6c)模型和作战状态转换(OV-6b)模型,以描述预警卫星系统作战过程的时序关系、各作战节点的状态转换以及信息流关系。基于Petri网将各节点OV-6b模型转换成可执行模型进行驱动,并构建和分析了各Petri网模型的可达图,结果表明,建立的OV-6b模型和Petri网模型是合理的、正确的。
胡磊闫世强王力宝杜鹏飞
关键词:DODAFPETRI网可达图
H-PRF方式地面情报雷达杂波抑制性能分析
2008年
针对提高地面情报雷达杂波抑制性能的问题,在阐述PD体制信号处理的基础上,主要结合与传统的L-PRF方式对比,对应用H-PRF方式PD体制信号处理的改善因子进行了分析论证。
吴建闫世强吴永善熊兴斌
关键词:高脉冲重复频率
基于改进ADC模型的反导预警雷达作战效能评估被引量:11
2020年
反弹道导弹早期预警雷达(EWR)在防空反导作战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试着站在反导战略预警体系的高度,从反导作战使命出发,根据装备作战运用实际,建立了反弹道导弹EWR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理论分析和工作实际,提出一种改进的反弹道导弹预警雷达ADC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数据分析,论证了改进的ADC模型从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估了雷达的作战效能,为雷达装备作战运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盖美庆闫世强马梁王大众杨大伟李文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