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佩强

作品数:87 被引量:1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5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化学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矿业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采收率
  • 21篇油田
  • 17篇油藏
  • 16篇采油
  • 15篇提高采收率
  • 15篇EOR
  • 9篇MEOR
  • 7篇注空气
  • 6篇油田开发
  • 6篇水平井
  • 6篇平井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5篇混相
  • 5篇CO
  • 5篇残余油
  • 5篇储层
  • 4篇智能井

机构

  • 8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9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吉林石油集团...
  • 2篇大庆职业学院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化工集团...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 1篇大庆钻探工程...

作者

  • 87篇金佩强
  • 29篇杨克远
  • 16篇李维安
  • 4篇张恒发
  • 4篇夏力
  • 2篇孙瑞峰
  • 2篇宗莉红
  • 2篇陈林凤
  • 2篇刘宇
  • 1篇年喜
  • 1篇孙宏利
  • 1篇李兴伟
  • 1篇刘维林
  • 1篇秦佳
  • 1篇高运来
  • 1篇刘新
  • 1篇张威
  • 1篇文先哲
  • 1篇张佳
  • 1篇张子刚

传媒

  • 81篇国外油田工程
  • 3篇2007全国...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石油石化节能

年份

  • 5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16篇2007
  • 16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4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据水驱中井底压力波动推断井间连通性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介绍了根据水驱中注水井和采油井的井底压力波动确定油藏中井间连通性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约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有关渗透率趋势、流动通道和遮挡层信息。与使用开采数据得到的结果相比,该新方法获得了较好结果。其优点包括:在分析中不需要扩散滤波器;仅需要最少的数据点就能够得到好结果;当在地面控制所有约束条件时,数据采集方案比较灵活。用油藏数值模拟器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并在两个油田的不同情况下应用了该方法。对于大型水驱系统来说,多口井常常同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油藏中其他工作井能够使信号畸变,所以难以在两口井中进行脉冲试井和干扰试井。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不进行干扰试井的情况下,根据多井压力波动能够定量地获得井间连通性信息。
金佩强李维安
关键词:注水井采油井井间连通性
克罗地亚油田实施水-CO_2交替注入IOR先导性试验项目的初步结果
2006年
2004年末克罗地亚油田的剩余油储量共计8·5×106m3,加之市场油价走高,促进了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应用。经过注CO2工艺室内试验和模拟研究后,选择Ivanic油田作为应用这一EOR方法的第一个候选对象。为了在先导性试验项目前恢复Gamma油藏压力,2001年开始注水。根据模拟研究分5个周期实施水-CO2交替注入工艺。在Iva-28井位安装了先导性试验项目设备后,于2003年11月开始注CO2(第一个周期),于2004年5月完成。第一个周期的第二个阶段是注水,注水一直持续到2004年11月,于2005年6月完成。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实施水-CO2交替注入工艺两年后的效果和在此期间积累的大量经验。
年喜金佩强
关键词:IOR
Algyo油气田采用水平井技术进行储层管理
2003年
198 9年 ,在匈牙利钻了第一口水平井 ,此后又钻了 6 0口水平井。这 6 0口水平井中的 76 %位于Algyo油气田。在Pannonian盆地 ,Algyo油气田拥有的油气储量最多。开采 2 5年后 ,通过使用水平井 ,一些储层的难采油气已可以开采。储层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加速储量开采减小气和水锥进 ,并且通过有效地利用枯竭气藏和现有的垂直井 ,增加该油气田的长期利润。在本文中 ,我们总结了提高该油气田价值的储层管理方法。在一个复杂的浊积砂岩储层中 ,通过钻加密水平井 ,使采油能力翻了一番 ,并使储量增加了 5 0 0× 10 4 bbl。在注水 2 5年后 ,在Algyo 2储层的W 2的多层区域 ,12 0× 10 4 bbl未波及到的原油储量已经变成可采储量。通过减少Csongrad Del 1和Csongrad Del 2储层的气和水的锥进 ,提高了采油量和井的利用率。现在把枯竭的Maros1砂岩储层作为地下储气库 ,并且对现有的采气井进行了侧钻和完井 ,以便达到最高日产量。在油藏的大部分区域有气顶。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 ,开始布置采气井网。通过减少井数 ,提高日采气能力和加速气顶储量的开发 。
G.Palasthy金佩强薛欢庆
关键词:水平井技术
用超声波提高水驱采收率
2007年
用岩心进行的室内试验,目的在于研究超声波使更多原油流动的效果。在原油原始地质储量和最初水驱后的残余油饱和度状态下进行了超声波激励,计算了油/水相对渗透率,以便评价在进行超声波激励前后情况下的驱替动态,并且确定了采收率;绘制了水的分流量曲线,以便确定在进行和没进行超声波激励情况下水突破后的平均含水饱和度;研究了超声波激励对未胶结岩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机理的作用下增加了驱油量,生成的超声波与孔隙介质中流体的相互作用使渗透率和水突破发生了变化。在残余油饱和度状态下进行超声波激励的采收率高于在原油原始地质储量状态下进行超声波激励的采收率,因此建议把该方法用于衰竭油藏。因为出砂,建议不要把超声波激励用于抗压强度低于1.03MPa(未胶结)的地层。
金佩强李维安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
注水、贫气和空气的综合管理——EOR项目在Handil老油田的成功结合
2006年
大型老油田的未来取决于EOR技术的成功应用。讨论了可以在Handil油田应用的概念和作法,目的是优化多层多油藏水驱油田的开采。通过对Handil几个油藏的综合研究,深入地了解了EOR机理,从而更好地模拟油田动态和更准确地预测三次采油的采油量。
金佩强杨克远
关键词:注水注空气综合管理老油田
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注气工艺驱替效率的比较被引量:2
2003年
以注气为基础的二次和三次采油工艺是延长水驱油藏开采期限和提高采收率的非常令人关注的方法。但是 ,为了优化总驱替效率 ,需要仔细研究注入策略。尤其要解决可能存在的水堵对采油的影响问题。因此 ,在储层条件下 ,在碳酸盐岩石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以比较二次采油注气、三次采油注气和水气交替同时注入 (SWAG)的驱替效率。试验在复合岩心上进行 ,这些岩心是由在选定的岩石类型中精心选择的储层岩心栓组成的。操作压力低于最小混相压力(MMP) ,并且这一操作压力就是目前的储层压力。在油气开采过程中连续监测相交换 ,包括对采出气进行色谱分析。在试验条件下 ,从三种类型的试验中获得的最终采收率非常高 ,并且相当接近 (与注气顺序无关 )。观测到的低残余油饱和度 (Sorg)值与气对油的黏滞驱替和在油和气之间出现的相交换的竞争过程是一致的。由于注入气的性质 (来自一级分离的富气 ) ,必须考虑冷凝 /汽化过程。通过控制水相的流度 ,SWAG加快了采油的速度 ,因此通过黏滞驱替提高了驱替效率。研究了流体描述 (EOS ,即状态方程 )和三相相对渗透率模型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P.Egernanneta1.刘劲松金佩强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注气工艺二次采油三次采油水气交替注入
从油藏未泄油区域/未波及区域成功采油的实例研究
2006年
Zaloni油田ZaloniBarailSecond砂岩油藏是1957年发现的。为了保持压力,1973年通过将水注入含水层进行了边缘注水。1975年12月在该油藏实施了聚合物驱项目。该油藏的目前采收率约为原始原油地质储量的42%。为了提高最终采收率,2003年进行了多学科综合研究,以便寻找更多的提高采收率的机遇。于2004年7月在油藏钻了一口加密井,该井的纯油采油量为45m3/d。由于从该油藏未泄油区域/未波及区域成功采油,延长了该油藏的开采期限,所以不仅在该油藏而且还在附近未泄油区域钻了更多的加密井。
金佩强李维安
关键词:聚合物驱加密井老油田
圣胡安盆地注表面活性剂毛细管系统先导性试验
2006年
圣胡安盆地储层压力衰竭使产量降至许多井最小临界速度(MCV)所需的产量以下。补救措施包括活塞气举、抽油机、泡沫举升和再循环。由于地层压力下降,活塞气举和再循环的效果不大,并且证明购买和使用抽油机的经费是不合算的。在一些情况中,注表面活性剂是最有成本效益的清除积液的方法。
陈林凤张佳金佩强
关键词:注表面活性剂
EOR采油项目的经济评价:衰竭油田中的CO_2埋存被引量:3
2009年
对在巴西小型老油田提高采收率(EOR)中应用CO2的经济可行性做了研究,主要考虑了两个互益因素:①EOR-CO2驱替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水驱后留在地下的残余油,已成功地把CO2注入老油田,延长了油田开采期限;②把CO2气体储存在油藏中,以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排放量。描述了这一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成本分析方法,以便评估在CO2埋存情况下整个EOR过程的财政决定因素(捕集、压缩、运输和储存成本)。关于油藏开采曲线、价格和成本、资本支出(CAPEX)、作业费用(OPEX)、碳补贴、设备折旧时间、财政假设等,用现金流量模型进行了项目评价。做了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最关键的变量。结果表明,项目净现值(NPV)约为US$3.2×106,这对一个小型老油田意义重大。该项目的贡献在于,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GHG)并且在20年期间储存0.73×106tCO2。项目可行性对油价、采油量和CAPEX非常敏感。
钟显东金佩强
关键词:EOR经济评价
在注水井中进行水压裂改善水驱动态——创新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对注水井进行压裂常常成为达到所需波及效率的先决条件。对于注水能力非常低或水消散不利的注水井来说,更需要进行压裂。在常规增注技术(像酸化)证明无效的情况下,最近进行了水压裂的初步尝试。水压裂是获得长度有限裂缝的有效技术,保证了注水井达到较高波及效率。经过多学科工作队详细研究后选择了候选井,精心制定了作业程序:作业开始时采用低浓度支撑剂,作业结束时采用高浓度支撑剂,以便在近井地带获得较高导流能力。因为不使用聚合物,所以这一技术具有对地层损害小的另一个优点,而且还节省了化学剂和支撑剂的费用。该技术不但适用于注水井,而且还适用于污水处理井和注聚合物井。本文描述了水压裂方法和技术条件以及实例,详细讨论了作业设计和实施效果。
唐德亮金佩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