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先中

作品数:37 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3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6篇中医
  • 11篇西医
  • 3篇医论
  • 3篇政治
  • 3篇思想政治
  • 3篇中西医
  • 3篇民初
  • 3篇教学
  • 3篇废止中医
  • 2篇学术
  • 2篇医学史
  • 2篇俞樾
  • 2篇政府
  • 2篇政治工作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中国近现代史
  • 2篇中国近现代史...
  • 2篇社会
  • 2篇史纲
  • 2篇思想政治工作

机构

  • 32篇皖西学院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37篇郝先中
  • 2篇朱德佩
  • 2篇王俊
  • 1篇杨传勇
  • 1篇漆仲明

传媒

  • 7篇皖西学院学报
  • 4篇中华医史杂志
  • 3篇中医文献杂志
  • 3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民国档案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党史与党...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上海青年管理...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29年上海医界围绕中医存废问题的论战被引量:1
2006年
1929年,以上海为中心,中西医之间围绕中医存废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陆渊雷和余云岫是上海中西医界的代表人物。余云岫早年留学日本,素有废止中医思想。陆渊雷以能言善辩称誉医界,1928年陆渊雷发表《西医界之奴隶派》,被称为抨击西医的重拳。而在1929年,中央卫生会议通过余云岫提出的“废止中医案”,激起了全国中医界的抗争,上海中医界挥戈上阵,群起而攻余云岫及其提案。1929年围绕中医废存问题的论战,争论的性质演变成为生存权展开的拼死搏斗,且上升到“国计民生”的高度,形成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攻击,不仅对全国范围的抗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丰富了近代医疗文化史的深刻内涵。
郝先中
关键词:存废之争陆渊雷
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科学发展被引量:4
2002年
1934年 ,我党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理论命题。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丰富和发展 ,最终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生命线”生动简洁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军事以及其他工作关系的根本原理。建党 80年来 ,我党一直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和团结亿万人民同心同德 ,奋发向上 ,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内涵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发挥“生命线”的作用 。
郝先中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发展先进文化
论爱情与审美的和谐统一
2001年
爱情中充满美感,爱与美和谐统一。本文认为,爱情中包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伦理之美、道德之美。爱情内涵中具有多重审美标准,爱情追求中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向;爱情表达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郝先中
关键词:爱情审美标准审美意向审美价值
清末民初中国民众西医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被引量:9
2010年
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为中国民众逐步接纳并形成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清末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长达数十年之久。社会公众对西医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从恐惧、畏疑到信任和推崇的变化,西医的实效性成为征服民众的密钥。民众在与西医的日常接触中慢慢形成了稳固的西医观念,这种观念奠定了西医扎根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基础,并在客观上拓展了西医的生存空间。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也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区逐渐扩散的特征。而上海民众对于西医的热衷与接受程度最具典型意义。
郝先中朱德佩
关键词:西医社会民众《申报》
民国时期围绕中医存废问题的论战被引量:6
2007年
民国时期中医存废之争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存废两派的文字论战确是双方一种重要而又尖锐的斗争方式。这场论战围绕阴阳五行、医学教育、取消中医、“国医问题”等内容展开,持续数年,范围由医学界扩展到舆论界乃至政界。论战的性质也不断升级,逐渐由原先的学理之争,演变为思想文化范畴乃至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郝先中
关键词:杜亚泉陆渊雷傅斯年
进城干部的小农意识及改造
2002年
建国前后,在城市接管工作中,一些党的干部身上暴露出严重的小农意识,给城市工作和党的形象带来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注。为此,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城市中进行大规模的思想教育和建党整干运动。这次运动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郝先中
关键词:小农意识
《红星报》及其历史评价
1998年
一、《红星报》的基本概况 1931年12月11日,正值红军反“围剿”战斗凯歌高奏之时,一份反映红军及其战斗生活的军报——《红星报》应运而生。这份创刊于瑞金的红军机关报,开始由张如心主编,共出版35期,自1933年8月起由邓小平接替主编。邓小平担任中央秘书长后,由陆定一负责。1935年8月,红军长征进入川陕甘地区后,该报终刊。历时近4午,共出版120期。
郝先中
关键词:《红星报》中央红军红军长征总政治部历史作用
民初西医学术权威在中国的渗透与凸显被引量:4
2007年
西医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文化权威和学术优势也是慢慢确立的。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近代医院的普遍建立、西医教育的日益勃兴、西医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的迅速发展、文化权威对中医界的浸透。进而,西医执业制度和文化权威逐渐为中医界所欣羡和模仿。
郝先中
关键词:西医中医
兼容与并行:清末民初中国医界之二元格局被引量:5
2009年
清末民初,中西医按照各自的医疗方式服务社会,双方也并无明显的冲突。在现实的医疗行为中,中西医双方并行不悖且相安无事,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过中西医共同会诊病人的情状;中西医并存与兼容的现象更是深入到普通的医疗观念和意识中,进而形成中西医并存与兼容的社会心理基础。二者的共存同样表现在国家医疗卫生制度层面上,从清末到民国,双方的地位是逐步转变的,由当初的平起平坐,发展到后来西医一枝独大,最终演变为"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格局。此外,中西医的兼容与并存还表现在学术文化层面上:清末以来,中西医药卫生团体在共存中衍变和发展,中西医刊物在数量上旗鼓相当,中医学校不仅在规模上落后于西医,而且在体例上已经全面接受了西医学的模式。正是这种中西医双方长期处于并存和对峙的状态,一同构建起了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特有的二元格局。
郝先中
关键词:中医西医清末民初
强化德育渗透理念,提高《纲要》教学实效性被引量:1
2009年
《纲要》作为新开设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兼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功能和历史专业的学科背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切实提高其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路径,在教育理念上以凸显爱国主义为主题,在教学取向中以道德渗透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以方法创新为手段,在教学环节上以实践跟进为保障。
郝先中
关键词:《纲要》课堂教学爱国主义德育实效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