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月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50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地震
  • 8篇地幔
  • 7篇地壳
  • 6篇上地幔
  • 6篇海域
  • 5篇地壳上地幔
  • 5篇数据库
  • 5篇波速
  • 4篇地震数值模拟
  • 4篇岩石
  • 4篇中国东部海域
  • 3篇地震定位
  • 3篇数据库应用
  • 3篇双差地震定位...
  • 3篇面波
  • 3篇各向异性
  • 3篇S波
  • 3篇S波速度
  • 3篇S波速度结构
  • 2篇地壳上地幔S...

机构

  • 21篇中国地震局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22篇郑月军
  • 18篇黄忠贤
  • 11篇彭艳菊
  • 7篇罗艳
  • 5篇李红谊
  • 5篇刘福田
  • 5篇陈连旺
  • 4篇陆远忠
  • 3篇于湘伟
  • 3篇杨智娴
  • 3篇陈运泰
  • 3篇苏伟
  • 2篇雷建设
  • 2篇胥颐
  • 1篇郝天珧
  • 1篇孙若昧
  • 1篇崔效锋
  • 1篇张世民
  • 1篇刘建华

传媒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壳构造与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arthquake relocation and 3-dimensional crustal structure of P-wave velocity in cen-tral-western China被引量:30
2004年
采用中国中西部地区(2l°~36°N,98°~112°E)193个地震台在1992~1999年间记录到的9988次地震的Pg和Sg震相走时的读数资料,用Roecker的SPHYPIT90程序,反演了该地区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并用SPHREL3D90程序进行了地震的重新定位.反演结果揭示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地震P波速度结构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些不同深度上波速的横向变化多以该地区的活动断裂为分界线.可以看出活动断裂两侧存在明显的速度反差.通过重新定位,得到了6459次地震的震源参数,这些精确定位的地震震中明显沿该区活动断裂呈现条带状分布,其范围和尺度清晰地表示了这一地区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的紧密关系.其中,82%重新精确定位的事件的震源深度在20km以内.这一结果与笔者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得到的重新定位的震源深度分布相一致.
杨智娴于湘伟郑月军陈运泰倪晓晞Winston CHAN
关键词:地震重新定位P波速度结构双差地震定位法地震活动
用于地震数值模拟研究的数据库及应用平台被引量:2
2006年
罗艳郑月军陈连旺陆远忠黄忠贤
关键词:地震数值模拟数据库
中国大陆及邻域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正>本文利用中国及周边地区几十个数字地震台及部分流动观测记录的面波资料,对中国大陆及邻近区域(5°~55°N,68°~150°E)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多重滤波技术等时频分析方法得到了各条路径上基...
黄忠贤郑月军李红谊彭艳菊刘福田
文献传递
地震模拟和预报的数据库应用平台
黄忠贤罗艳郑月军陆远忠陈连旺雷建设彭艳菊
该项目以地壳动力学和地震机理研究为对象,建立一个集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于一体的平台。用户在平台上可以开展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介质各向异性等研究,利用研究所得成果以及平台数据库提供的其他信息构建比较合理的地球模型和尽可能多的约...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数据库应用软件
中国东部海域地壳-上地幔瑞利波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30
2000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东部沿海及相邻海域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对该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地震活动及深部构造等方面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利用31个数字地震台记录的高质量瑞利波资料,采用一种新的混合路径频散的网格反演方法(Occam方法),对中国东部海域瑞利波群速度横向不均匀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反演得到的10—150s共36个中心周期的群速度分布特征,以及几个典型地点的剪切波速度结构的深度变化,对研究区域内各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它们在速度结构和上地幔低速层埋深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郑月军黄忠贤刘福田李红谊
关键词:瑞利波中国东部海域
地震数值模拟的数据库应用平台开发与研究
<正>1.引言数字实验、数值模拟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与其他各类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在地质和固体地球物理学等领域,数值模拟和数字实验被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地学研究的各个重大领域。地震预报正处于从经验预报走...
罗艳郑月军陈连旺陆远忠黄忠贤
文献传递
中国大陆岩石圈及软流圈各向异性研究
黄忠贤郑月军彭艳菊罗艳雷建设
该项目利用地震面波记录研究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的各向异性性质。收集分析了大量面波资料,发展了同时反演速度和各向异性的反演方法和软件,得到了研究区内不同周期瑞利波快波方向和各向异性强度的分布,并对结果的分辨率和可靠性作了试验...
关键词:
关键词:岩石圈各向异性软流圈
地震震源机制解在华南及邻区潜源区长轴方向判定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本文利用34°N以南,105°E以东大陆东南地区中强地震和小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了震源机制解与可能的中强震发震构造及潜源区方向的关系。华南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和主应力轴方位分布具有明显的优势方向,大部分M≥4.0地震震源机制解中一个节面走向与主要构造走向及大多数潜源区方向对应较好,多数小震的节面走向和主应力轴方位综合统计结果也能为潜源区方向的判定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同时通过对1996年南黄海MS6.1地震和1997年福建龙岩-永安MS5.2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以及地震的等震线长轴展布、余震分布等资料,探讨了这两个地区潜源区的划分。
郑月军张世民崔效锋黄忠贤
关键词:地震震源机制解
中国东部海域岩石圈结构面波层析成像被引量:28
2009年
本文通过面波层析成像得到了中国东部海域及邻近地区的地壳上地幔 S 波速度图像,给出了主要构造单元的区划及其结构特征,并讨论了速度结构与现今构造活动及构造演化历史的关系.研究区内中下地壳的平均速度与地震活动存在比较显著的关系,强震基本都发生在低速区内或高低速过渡区.太行山以东地壳内存在几条北西向低速带,其中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下方的低速带最为显著.东部海域划分成北黄海、南黄海、东海、和冲绳海槽等4个构造块体.北黄海具有较薄较高速的岩石圈,与南华北盆地类似,推测是中生代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造成岩石圈减薄的遗迹.北华北地区具有低速的地壳和较厚的岩石圈,岩石圈地幔速度偏低且上下比较均匀,可能反映中生代沿北方缝合带持续碰撞作用的特点.南黄海具有相对较厚的岩石圈,较多地保存了下扬子克拉通的特征.在下扬子与华北地块的拼合过程中,洋壳俯冲可能是北黄海和苏皖地区上地幔低速特征的成因.在125°E以东的朝鲜半岛地区未发现这一拼合过程的遗迹.有可能整个朝鲜半岛都是华北地块的一部分;但也有可能是太平洋俯冲和日本海张开的作用完全改造了朝鲜半岛的岩石圈上地幔,抹去了以往构造运动的痕迹.东海地区的地壳厚度,特别是岩石圈厚度向冲绳海槽方向减小,反映出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在弧后广大地区都有影响.冲绳海槽地区可见俯冲的菲律宾海板片以及板片上方显著低速的地壳和上地幔,为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机制提供了证据.
黄忠贤胥颐郝天珧彭艳菊郑月军
关键词:海域岩石圈面波层析成像
“地震数值模拟的数据库应用平台”项目成果介绍
2006年
利用计算机模拟复杂的系统和过程,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在地学领域,数值模拟已经渗透到地学研究的各个重大领域。本项目提出建立一个用于地震模拟和预报的数据库应用平台,以地壳动力学研究和强震机理研究为应用核心,将地震地质研究、地形变研究、地应力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等多种相关的学科手段的观测资料、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技术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这些信息构建比较合理的地球模型和尽可能多的约束条件,并在有限元分析系统上进行地壳形变和地震过程的数值模拟。
罗艳郑月军陈连旺陆远忠黄忠贤
关键词:地震数值模拟数据库应用平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