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承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平舆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探讨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9年间收治青光眼患者186例共247只眼,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浅前房情况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186例247只眼,其中出现术后浅前房形成共57只眼,发生率为23.07%,其中小梁切除术13.26%(13/98),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31.62%(37/117),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治疗21.87%(7/32)。最常见的原因是滤过过强38.60%(22/57),其次还有脉络膜脱离31.58%(18/57),结膜瓣渗漏29.82%(17/57)等。其中只有6只眼需要行手术治疗,其余51只眼(89.47%)行保守治疗后均形成前房。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最常见于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以及结膜瓣渗漏等。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术后发生浅前房几率明显升高。大部分浅前房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 郑承华
-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后术后浅前房浅前房形成青光眼患者脉络膜脱离
- 滋阴软坚退障饮治疗老年后发性白内障临床观察
- 2006年
-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滋阴软坚退障饮治疗老年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老年患者135例(139眼),出院2周-3个月内复查出后发性白内障共60例(60眠),给予中药滋阴软坚退障饮水煎服。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滋阴软坚退障饮冶疗老年后发性白内障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 王祎成郑承华张金枝
- 关键词:中药治疗
- 药物联合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郑承华
-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抗真菌药物药物治疗角膜真菌感染
- 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65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26例)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39例)复发等患者均给予0.04%丝裂霉素滴眼液,每日3次,每次1滴,连续1周;后改为0.02%丝裂霉素滴眼液,每日2次,每次1滴,连续1周。结果:显效79例(60.76%),有效48例(36.92%),无效3例(2.32%)。结论:丝裂霉毒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高,无毒副作用。
- 郑承华
- 关键词:丝裂霉素C翼状胬肉术后复发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人工晶体前膜被引量:1
- 2005年
- 自拟中药前膜Ⅰ号、Ⅱ号联合西药治疗早期人工晶体前膜 35例 ,显效 2 8例 ,有效 5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4 3%
- 王祎成郑承华王曜
-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治疗白内障
- 障翳散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究障翳散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白内停滴眼液治疗,研究组49例患者采用障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28天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眼干涩、视物模糊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身症状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障翳散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眼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齐瑞玲郑承华蔡玉环张秀轮
- 关键词:障翳散老年性白内障
- 阿司匹林及遏糖网颗粒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与中药遏糖网颗粒单用及联用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常规治疗+遏糖网颗粒治疗、糖尿病常规治疗+阿司匹林+遏糖网颗粒治疗及糖尿病常规治疗,疗程3a,每6个月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力检查。结果 A组、B组、C组、D组3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累计进展率分别为25.5%、21.2%、15.1%和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7,P=0.025),C组发生进展的风险是D组的0.33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A组和B组进展的风险亦小于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0.060)。时间对视力有影响(F=3.740,P=0.012);不同组之间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70,P=0.005),其中C组视力基本趋于平稳,A组、B组和D组视力均呈下降趋势,以D组降低幅度最大。结论阿司匹林及中药遏糖网颗粒干预均可延缓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保护现存视力,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 王祎成任京力董道权李丽郑承华王静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