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摄碘率与血液中NIS-A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治疗前后摄碘率(RAIU)与甲状腺钠/碘同向转运体抗原(NIS-A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36例健康体检人员和108例甲状腺疾病就诊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原氨酸(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用甲状腺摄碘功能仪分别检测各组的3 h RAIU、24 h RAIU,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中NIS-Ag、TPO含量,比较各组别RAIU、NIS-Ag、TPO含量,并分析患者药物治疗前后RAIU与NIS-Ag、TPO相关性。结果FT3、FT4、TSH含量,除甲减摄碘率增高组和减低组之间比较无差异外,其余各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减摄碘率增高组和减低组FT3、FT4含量最低,TSH最高;甲亢组FT3、FT4含量最高,TSH最低。各组治疗前3 h RAIU、24 h RAIU、NIS-Ag及TPO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RAIU、3 h RAIU、NIS-Ag及TPO在甲减甲状腺摄碘率减低组中最低,而在甲亢组中最高。各患病组3 h RAIU、24 hRAIU与NIS-Ag、TPO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正常组该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各组治疗后24 h RAIU、3 h RAIU、NIS-Ag及TPO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患病组治疗后3 h RAIU、24 h RAIU与NIS-Ag、TPO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患者和甲亢患者RAIU与NIS-Ag、TPO存在正相关性;药物治疗能降低RAIU、NIS-Ag及TPO。 王利强 郄永强 徐尚福 陈院朝 周邵娟 刘文君关键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放射性核素131碘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远期疗效 2022年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131碘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远期疗效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131碘组和甲巯咪唑组,各组58例。甲巯咪唑组予以抗甲状腺药物,131碘组予以放射性核素131碘。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骨代谢指标如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结果131碘组总有效率(98.28%)明显高于甲巯咪唑组(79.31%)(P<0.05);治疗6个月后,131碘组FT4、FT3较甲巯咪唑组低,TSH较甲巯咪唑组高(P<0.05);治疗6个月后,131碘组BGP较甲巯咪唑组低,PTH、25(OH)D较甲巯咪唑组高(P<0.05);131碘组并发症发生率(3.45%)较甲巯咪唑组(13.79%)低(P<0.05);131碘组复发率(3.57%)较甲巯咪唑组(16.67%)低(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131碘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提高疗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与骨代谢,且可降低并发症与复发率,远期疗效均较佳,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王静 杨芬 郄永强 王萍 马云霄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 冠心病应用脂蛋白(a)和胆红素检验的意义研究 2019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应用脂蛋白(a)与胆红素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检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人员均实施脂蛋白(a)、胆红素水平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检验组患者脂蛋白(a)、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脂蛋白(a)与胆红素水平检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果,促进冠心病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周会杰 郄永强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胆红素 冠心病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钠/碘同向转运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钠/碘同向转运体抗体(NISAb)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前后NISAb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甲亢(GD)患者,桥本甲状腺功能低下者(HT),健康正常人组(NC)各40例,检测NISAb、Tg Ab、TPOAb含量,比较NISAb含量与Tg Ab、TPOAb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20例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前后NISAb含量的差异。结果 (1)甲亢患者NISAb与Tg Ab、TPOAb含量,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0.85,P均<0.05,呈直线相关性,GD患者NISAb与Tg Ab,TPOAb呈正相关,HT患者NISAb与Tg Ab、TPOAb含量,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0.52,P均<0.05,呈线性负相关性。正常人群NISAb,Tg Ab,TPOAb含量之间,相关性分析,P值分别为0.63、0.22,P均>0.05,无线性相关性。(2)甲亢患者NISAb含量与正常人群对比分析,t检验,P<0.05,NISAb含量高于正常人群。HT患者NISAb含量与正常人群对比分析,t检验,P<0.05,NISAb含量低于正常人群。(3)甲亢患者治疗前后NISAb含量对比分析,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GD和HT患者血浆NISAb含量与Tg Ab,TPOAb含量之间具有相关性,GD患者血浆NISAb含量与Tg Ab,TPOAb含量之间呈正相关,HT患者血浆NISAb含量与Tg Ab,TPOAb含量之间呈负相关。(2)GD患者血浆NISAb含量高于健康人群,HT患者NISAb含量低于健康人群。(3)GD患者治疗后NISAb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明显。 王利强 郜风丽 刘淑娟 杨芬 周会杰 陈派强 郄永强 姚文森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左旋咪唑治疗白癜风的效果评价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对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84例白癜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旋咪唑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类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CD3+、CD4+、CD4+/CD8+、IL-4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分别为(63.15±6.22)%、(42.46±3.25)%、(2.00±0.27)和(61.30±6.62)pg/ml,对照组分别为(59.86±6.07)%、(37.20±3.04)%、(1.61±0.20)和(55.84±6.19)pg/ml,观察组中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D8+、IFN-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分别为(21.28±2.07)%和(47.20±4.51)pg/ml,对照组分别为(23.11±2.05)%和(55.19±5.34)pg/ml,观察组中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咪唑可增强白癜风患者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促进Th1/Th2类细胞因子恢复来达到治疗作用。 郄永强 周会杰 张恒坡关键词:左旋咪唑 白癜风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TH1/TH2类细胞因子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效果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肿(TC)的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门诊接收的156例T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聚桂醇组和无聚桂醇组,每组78例。两组均进行穿刺,聚桂醇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囊腔体积及复发情况。结果聚桂醇组总有效率为97.44%(76/78),高于无聚桂醇组[87.18%(6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囊腔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聚桂醇组低于无聚桂醇组(P<0.05);经随访发现,聚桂醇组出现1例复发,无聚桂醇组出现8例复发,聚桂醇组复发率为1.28%(1/78),低于无聚桂醇组[10.26%(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5,P=0.039)。结论彩超引导下聚桂醇硬化应用于TC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有效缩小囊腔容积,降低复发率,治疗效果突出。 王静 杨芬 郄永强 王萍 马云霄关键词:甲状腺囊肿 彩超引导 聚桂醇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5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补体C3(C3)、补体C4(C4)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F、AKA以及anti–CCP指标的阳性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RF、anti–CCP、IgG指标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补体C3、C4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结果准确性。 周会杰 郄永强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学检验 抗角蛋白抗体 血清IL-23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23(IL-23)对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CHB-ACLF)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CHB-ACLF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1月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46)和死亡组(n=16)。患者入院当天,采集静脉血5 ml,EDTA抗凝,离心获取血清,检测血清IL-23、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同时进行MELD评分。结果死亡组INR、血清IL-23和MELD评分分别为2.56、192.6 ng/L和36,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66、139.8 ng/L和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INR、血清IL-23和MELD评分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NR、血清IL-23和MELD评分是CHB-ACLF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3与INR(R=0.635)和MELD评分(R=0.539)均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23与CHB-ACLF患者预后相关,其水平上升预示着预后不佳。 郄永强 周会杰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白介素23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MW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6个月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TSH、FT_(3)、FT_(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两组甲状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血清FT_(3)、FT_(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WA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能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且并发症少。 李勇杰 李斌 魏荣华 徐芒 郄永强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前S抗原及HBV-DNA的相关性探讨 2012年 目的探索前S抗原、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20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前S1抗原、前S2抗原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M可以进一步了解HBV是否处于活动期,同时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郄永强 周会杰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