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亮
- 作品数:62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苯那普利对老年人Ⅱ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 1998年
-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在老年人Ⅱ型糖尿病性肾病(NIDDN)患者中的变化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方法对55例老年入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2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进行研究,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其血浆ET—1和ATⅡ.结果老年人NIDDM患者血浆ET—1和ATⅡ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P<0.01),老年人NIDDN组血浆ET-1和ATⅡ明显轰于老年人NIDDM组(P<0.05或0.01)。老年人NⅡDDN组ET-1和AT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AToⅡ与UAER呈正相关。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浆ET—1、ATⅡ及UAER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ET-1和ATⅡ在老年人NIDDN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苯那普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 邱志亮黄裕朝李金英张芬沈良兰
- 关键词:苯那普利血浆ET病性NIDDM肾病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通过对36例CRF7非透析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8例血透患者血透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以30例正常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作对比分析,发现CRF患者T3、T4、rT3、FT4、FT4/FT8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CRF非透析患者T3、rT3、FT3、FT4、FT4/FT3和Scr呈负相关;血透患者血透前后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结合文献探讨了CRF患者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的机理。
- 邱志亮乔勇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甲状腺激素
- Liddle综合征1例报告
- 1993年
- Liddle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表现酷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故又称为遗传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因间歇性两下肢无力、麻木、行走困难伴高血压5年,加重半年,于1991年9月25日入院。
- 邱志亮沈良兰吴喜凤
- 关键词:血浆肾素活性代谢性碱中毒器质性杂音动脉平滑肌细胞
- 贝切特综合征伴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1例
- 1994年
- 贝切特综合征伴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1例邱志亮,乔勇,张芬南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226001)贝切特(Behcet)综合征系一少见的多系统损害的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口腔溃疡、外生殖器溃疡、皮肤损害、眼部炎症和关节炎最为常见,肾脏很少受侵犯...
- 邱志亮乔勇张芬
- 黄葵胶囊在早中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水平。方法将82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糖尿病优质蛋白饮食,选用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黄葵胶囊,2.5 g/次,3次/d,连服1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MA)、转铁蛋白(U-TRF)、β2微球蛋白(U-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水平及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MA、U-TRF、U-β2MG、RBP、S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结论 DN早期应用黄葵胶囊可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
- 沈良兰沈燕房星星邱志亮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葵胶囊
- 黄葵胶囊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DN患者,符合WHO1999年颁布的DM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并按Mogensen制定的DN分期建议...
- 沈良兰沈燕房星星邱志亮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葵胶囊疗效评价
- 慢性肾衰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的检测被引量:1
- 1991年
- 通过检测30例慢性肾衰(CRF)病人和34例健康人空腹血清胃泌素(SBG)后,加以对比分析,发现CRF病人SBG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CRF病人中透析治疗者SBG明显低于非透析治疗者(P<O.01):各组SBG和肌酐(Scr)均呈正相关。并结合文献对其加以讨论。
- 邱志亮
- 关键词:肾衰竭胃泌素血清
- 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血透患者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血栓形成后溶栓的疗效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肝素注射液封管对尿毒症患者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栓形成后溶栓的疗效。方法:尿毒症血液透析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患者15例,进行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封管治疗,以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6m L在动、静脉端分别缓慢推注1.3m L、1.4m L,半小时后回抽丢弃,再分别注入1.3m L、1.4m L,半小时后回抽丢弃,然后用肝素40mg/m L的浓度分别注入1.3m L、1.4m L停留封管治疗。测定溶栓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定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5例静脉端溶栓成功率85.7%,动脉端成功率90.0%,总成功率88.2%,血栓复发率13.3%。溶栓治疗前APTT、PT、Fib分别为10.9±0.7s、22.2±1.6s和2.2±0.5g/L,溶栓后分别为11.2±1.2s、23.62±1.3s和2.3±0.7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无出血、栓塞、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进行溶栓封管,可以有效治疗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血栓形成,恢复导管功能,方法简便,安全性较好。
- 王琛张芬沈良兰邱志亮黄华星房星星
- 关键词:血栓形成尿激酶肝素溶栓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5年
- 测定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胃动素(MOT)和胃泌素(GAS)的水平及其血液透析(HD)前后变化,并设健康成年人作对比分析。结果示CRF患者MOT和GAS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HD后MOT和GAS明显降低(P<0.01或0.05),且MOT、GAS与血清肌酐(Scr)均是密切正相关。
- 邱志亮乔勇张芬沈良兰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胃动素胃泌素
- 中心静脉留置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HD)治疗患者建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留置导管的方法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应用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行HD治疗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颈内静脉置管93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3例,右股静脉置管7例,分析不同置管的方法、临床并发症及处理。结果:置管手术并发症:误穿动脉3例、皮下血肿2例、穿刺部位渗血3例;置管远期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4例、血流量不足14例、导管栓塞4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是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方法。
- 王琛沈良兰张芬邱志亮
- 关键词:血液通路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