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慧丽
- 作品数:24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马克思伦理思想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之比较研究
- 2009年
-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体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特征,充满了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追求,与各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潮在抽象人性论与现实的人、个人主义与以人为本,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两方面存在根本区别。
- 辛慧丽
- 关键词:伦理思想人道主义
- 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伴随着4G网络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大学生中日益普及,大学生课余户外活动相对减少,更多的学生喜欢在宿舍与电子产品为伴,度过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宿舍文化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高校文化。通过分析同伴教育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同伴教育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科学选拔、培训同伴教育的志愿者,以影响宿舍其他成员,从而营造和谐文明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在宿舍成员间传递宿舍文化的正能量。
- 徐敬亮辛慧丽
- 关键词:同伴教育宿舍文化大学生
- 传统道德批判继承原则与方法论的历史演进
- 2020年
- 传统道德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这涉及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总体原则和方法论的科学性和现代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总体成效。批判继承传统道德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的应该如何对待传统道德文化的总体原则和方法。作为一种具体方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伴随着不断的历史演进过程,从“精华糟粕论”到“特质特色论”再到“创新发展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步调一致,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最新成就。
- 辛慧丽萧成勇
- 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
- 基于生产力发展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的道德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需要唤醒自然历史进程所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全面生成人的对象性关系,这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具有诸多现实启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
- 辛慧丽
- 关键词:生产力发展
-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思维进路和精神实质
- 2015年
-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意涵主要表现在: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人类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体现出主体性特质。马克思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整体性思考,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反思及诠释,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从制度上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据此提出解决之道。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这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根据。
- 辛慧丽
- 关键词:自然界辩证统一
-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26
- 2004年
- 新加坡能够在三十年间创造惊人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加坡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渊源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
- 辛慧丽
-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教育民族精神价值观民族文化
- 论马克思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启示
- 2009年
-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运动进行了理论和现实的论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物质前提,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历史性交往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历史机遇;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形态嬗变与实现人的解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路径。马克思伦理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思想指导。
- 辛慧丽
- 关键词:伦理思想社会主义运动
-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兼论马克思伦理思想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之比较
- 2009年
-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体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特征,充满了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追求,与各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潮在个人主义与以人为本,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两方面存在根本区别。
- 辛慧丽
- 关键词:伦理思想人道主义
-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本质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6
- 2014年
-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前提是尊重自然规律,倡导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对将自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体或者对象。立足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道德原因在于,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和"发展至上"思维方式的负面效应。我们需要在中国生态文明道德建设中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 辛慧丽
- 关键词:自然规律生态文明建设
- “基础课”法制教育部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初探——以上海高校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5
- 2010年
- 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方案吸收了以往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有新的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融合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内容,然而,实践中,"基础课"法制教育部分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也不尽理想,因此,我们应当进行"基础课"法制教育部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以实现通过"基础课"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学目标。
- 辛慧丽
-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律素质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