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勉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减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减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治疗难治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减量阿糖胞苷FLAG方案,氟达拉滨150mg,静脉滴注,30min滴完,第1~5天;阿糖胞苷1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G-CSF化疗前1d开始应用,直至化疗结束。治疗30例难治性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结果:30例患者中,13例难治性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达完全缓解(CR率为43.3%),6例达部分缓解(PR率为20.0%),总有效率为63.3%,无效7例,死亡4例。减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轻度肝损害等。结论:减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对难治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缓解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可以接受。
- 赵红勉
- 免疫组织化学和骨髓形态学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骨髓形态学分析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通过单克隆相关抗体对其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B细胞淋巴瘤相关抗体CD79a^+率为84.62%,CD20^+率为91.43%;T细胞淋巴瘤相关抗体CD45RO^+率为87.50%,CD3^+率为88.89%。10例(15.63%)发生淋巴瘤骨髓侵犯,8例(12.50%)患者进展为淋巴瘤-白血病期;20例(31.25%)患者淋巴瘤细胞低于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明确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T、B细胞淋巴瘤类型,而骨髓形态学分析能够明确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是否发生骨髓侵犯及进展为淋巴瘤-白血病期,其应用价值较高。
- 胡宁丁辉陈丽赵红勉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骨髓形态学非霍奇金淋巴瘤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颗粒联合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口服康力龙片每次2 mg,3次/d;治疗组40例,口服补肾活血颗粒每次10g,3次/d,康力龙片每次2 mg,3次/d,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骨髓造血干细胞CD3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康力龙。
- 赵红勉
- 干扰素α-1b、白介素-2联合沙利度胺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调节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白介素-2联合沙利度胺(简称"干白沙"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免疫调节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11家医疗单位收治的初治或复发/难治性或行维持治疗的且自愿接受"干白沙"方案治疗的68例AML患者,采集患者用药前1天及规范用药3个月后的晨起空腹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颗粒酶B及穿孔素表达水平;微量样本多重定量技术(CBA)检测血浆中VEGF、IFN-γ、TNF-α、IL-6等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对照组为35例本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CD4+/CD8+、NK细胞比例、NK细胞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低,外周血血浆中VEGF、IL-6及TNF-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白沙"方案治疗3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4+/CD8+比例、NK细胞比例、NK细胞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均较用药前升高,外周血血浆中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VE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CD4+及CD3+CD8+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浆中TNF-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白沙"方案可提高外周血CD4+/CD8+比例及NK细胞比例,增加NK细胞颗粒酶B及穿孔素的表达,促进IFN-γ的产生并减少VEGF的分泌,这可能增强AML患者机体抗肿瘤能力。
- 米瑞华陈琳周亚兰李冬贝刘莎汪小姣刘佳王敏芳马晓苗李志春赵红勉徐禹林陈淑霞杨海平郭志强栾春来郭淑利宋庆林魏旭东
- 关键词:髓系白血病干扰素白介素-2沙利度胺免疫调节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变异型RARα易位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典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较高比例的异常早幼粒细胞,染色体核型t(15;17)及PML-RARα融合基因是其特征性的标志。而少数患者伴其他类型融合基因[1],目前已发现的RARα的伴侣基因有PLZF、NPM、NuMA、STAT5b、PRKAR1A、FIP1L1、BCOR、OBFC2A、GTF21、IRF2BP2、TBLR1、FNDC3B等[2],这部分患者因具有典型APL的形态,但不具有典型APL的染色体及融合基因,故称之为APL伴变异型RARα易位。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有别于典型的APL,目前已检索到的APL伴变异型RARα易位大多为个案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10例APL伴变异型RARα易位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汇报如下。
- 米瑞华陈琳刘佳刘涛王凯董丽华李旭何玉卓刘正彪郭学军郭淑利赵红勉唐家宏马晓苗李玉富魏旭东
- 关键词:早幼粒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个案报道STAT5B变异型
- 替莫唑胺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TMZ)联合适形放疗对恶性脑胶质瘤(BMG)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48例经CT或MR I证实术后病灶残瘤的BM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适形放疗)和治疗组(TMZ+适形放疗),观察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2.5%)高于对照组(33.3%)(P〈0.05)。治疗组1a生存率为82.5%,对照组为57.0%(P〈0.05)。主要不良反应是Ⅱ~Ⅲ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7.5%(P〈0.05),其余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MZ化疗联合适形放疗比单纯适形放疗能更好提高恶性脑胶质瘤患者1 a生存率和更明显地缩小肿瘤体积。
- 吴大鹏刘劲松赵红勉
- 关键词:替莫唑胺脑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百令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将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沙利度胺口服,初始剂量100mg/d,逐渐加量至200mg/d,治疗组加服百令胶囊2g/次,3次/d,连用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5例患者便秘,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百令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
- 赵红勉杨柳
- 关键词:百令胶囊沙利度胺多发性骨髓瘤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的6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与对照组(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2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缓解率为75.52%,高于对照组的52.9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29%、70.58%、52.9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53%、55.88%、3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优于单纯CAG方案治疗效果。
- 胡宁丁辉陈丽赵红勉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地西他滨CAG方案
-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7月~2009年7月收治ITP患者20例,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10ml加入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日静滴,疗程4周。长春新碱2mg/日,1次/周,连续4周静脉给药。治疗前后分别行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CD4,CD8,CD4/CD8)。结果:20例用药后11例有效,其中显效5例(25%),良效4例(20%),进步2例(10%),有效率55%。治疗后CD4百分率30.60±12.36明显高于治疗前1.50±11.36(P<0.05),治疗后CD8百分率与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CD+4/CD+8百分率1.46±0.58显著高于治疗前1.17±0.49(P<0.05)。结论: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能有效治疗ITP。
- 赵红勉杨柳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
- MPT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MPT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WM患者均应用MPT方案,美发仑片4mg/(m2·d),分3次口服,口服7d,泼尼松片1mg/(kg·d),每日1次口服,口服7d,沙利度胺片100mg/d,睡前顿服,持续服用6个月,不能耐受的给予50mg/次,早晚服用。4周1个疗程,应用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4例,未缓解(NR)3例,总有效率为70%。所有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血清IgM、骨髓淋巴样浆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5例出现便秘,2例四肢麻木,其余患者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MPT方案治疗WM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较好、副作用小,易于推广应用。
- 赵红勉吴大鹏
- 关键词: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