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博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制备及基础研究
- 微乳液是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由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形成的澄清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其粒径在10~100nm之间.微乳液因其易于制备,稳定透明,可采用过滤灭菌等优点是一个有潜力的药物释放系统.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小于其他...
- 刘妙青赵晓博毛建卢建军
- 关键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药物载体
- 文献传递
- 聚酰胺酸粒子亚胺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原料合成了均苯型的聚酰胺酸(PAA)粒子。并以乙酸酐/吡啶为脱水剂,对PAA粒子进行化学亚胺化和不同温度下进行热亚胺化处理。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示差热量扫描(DSC)探讨了PAA的亚胺化条件。
- 卢建军赵晓博刘妙青朱志君
- 关键词:聚酰胺酸亚胺化紫外光谱
- 沉淀聚合法制备聚酰胺酸微粒子及其酰亚胺化被引量:5
- 2010年
- 利用沉淀聚合法,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丁酮(MEK)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液为溶剂,在常温下,搅拌速度为500r/min,制备了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聚酰胺酸(PAA)。红外光谱表明,所得产物是聚酰胺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混合溶剂的不同体积比对聚酰胺酸微粒子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K与NMP的体积比为8:1时,聚酰胺酸微粒子的平均粒径最大,为5.89μm。试制了聚酰亚胺(PI)微粒子,对其进行了SEM、红外光谱分析及热重(TG)分析。
- 卢建军施君刘妙青阎耀东赵晓博
- 关键词:沉淀聚合法聚酰胺酸聚酰亚胺微粒子
- 聚酰亚胺微球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11年
- 介绍了目前已知的几类聚酰亚胺微球如聚酰亚胺实体微球、杂化微球、中空微球、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提供了参考信息。
- 卢建军陈黎刘妙青施君赵晓博
- 关键词:聚酰亚胺微球形貌高分子材料
- 反相非水乳液法制备聚酰亚胺微球被引量:10
- 2010年
-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Pluronic-F12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液体石蜡(LP)反相非水乳液体系中,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合成聚酰胺酸(PAA),采用吡啶/乙酸酐脱水剂,对PAA化学酰亚胺化,并进一步热酰亚胺化,制得PI耐热微球.产物通过红外、热重、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较高的固含量和良好的乳液分散性有利于PI微球的形成;反相非水乳液体系稳定的配比条件是,VDMF∶VLP为1∶4,MF127∶MSDBS为3:2,乳化剂用量为9 wt%;在此配比条件下,当固含量为20%,热酰亚胺化温度不高于330℃时,可制得分散良好、球形规整、高热稳定性的PI微球,其粒径约为10μm.
- 卢建军赵晓博刘妙青
- 关键词:聚酰亚胺微球
- 一种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
- 一种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是以非水反相乳液作为反应体系,首先制备单体二胺的非水反相乳液,然后将单体二酐逐步加入该乳液中进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乳液,最后经化学和热亚胺化过程得到聚酰亚胺微球。本发明以非水反相乳液作为制备聚酰亚...
- 卢建军赵晓博刘妙青黄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
- 一种制备聚酰亚胺微球的方法是以非水反相乳液作为反应体系,首先制备单体二胺的非水反相乳液,然后将单体二酐逐步加入该乳液中进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乳液,最后经化学和热亚胺化过程得到聚酰亚胺微球。本发明以非水反相乳液作为制备聚酰亚...
- 卢建军赵晓博刘妙青黄伟
- 反相非水乳液法制备聚酰亚胺微球
- 高分子微球制备方法有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分散聚合、沉淀聚合等。其中由于乳液聚合体系中水相的存在,使其不适用于PI微球的制备;而在已报道的悬浮聚合、分散聚合、沉淀聚合等制备PI微球的方法中,本质是利用溶解度参数差异,通过不...
- 赵晓博
- 关键词:高分子微球聚酰亚胺分散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