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学诊断天疱疮1例
- 2003年
- 杜俊贺青杨丽马正中
- 关键词:细胞学诊断天疱疮病理组织学病理诊断
-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癌原发部位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能检测浆膜腔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9例浆膜腔转移性腺癌行常规HE染色,其中肺癌40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21例、胃肠及胰腺癌22例,从癌细胞群等18个形态学方面进行观察。其中75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了CA125、CA199、SPB、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的表达。结果通过形态学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原发部位的转移癌的癌细胞总量、细胞群大小、细胞群与单个细胞的比例、细胞群形态及涂片背景等方面各有一些特点:肺癌、乳腺癌中小细胞群各占95%、100%;卵巢癌多以大群存在,占85.7%,并且在涂片中癌细胞数量较多,以群团为主;部分胃肠癌(45.5%)在涂片中数量较少,并以单个散在为主(40.9%);肺癌及卵巢癌中都可见沙砾体。SPB、TTF1可以用来支持在浆膜腔转移性肺腺癌的来源,CA125阳性支持卵巢癌来源。CA199在各组癌中都有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若用于腹水,对胃肠、胰腺来源的肿瘤还是有帮助的。结论浆膜腔转移性腺癌的形态学观察、辅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基本临床资料三者结合对推测原发部位很有意义。
- 方芳杨丽苏希来贺青刘冬戈林凤如马正中
- 关键词:腹水液细胞学
-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细胞学诊断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经组织学证实的 11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的细胞学穿刺涂片 ,能否进行正确的组织学分类。方法 收集 11例经组织学证实的ILC的细胞学穿刺涂片 ,同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FNAC进行对比观察。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行细胞形态分析。结果 发现ILC在细胞学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细胞体积小 ,核及核仁亦小 ,异型性不明显。涂片中细胞数量较少 ,单个散在的癌细胞较多 ,以小细胞群为多。约半数以上病例表现为单个小细胞呈线样或“列兵样”排列。结论 以上特点反映了的组织学结构。我们认为针吸细胞学对于多数ILC病例可以作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分型诊断。
- 赖文敏崔娣贺青马正中
- 关键词:乳腺癌浸润性小叶癌
- 浆膜腔积液中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细胞病理学形态分析
-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有组织学对照的浆膜腔积液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及与非肿瘤性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形态的对比,寻找一些有诊断价值的形态学特点,为正确诊断浆膜腔积液中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提供一些实践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
- 何淑蓉彭伟香孙铭君杨丽何磊苏西来贺青刘冬戈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形态分析
- 文献传递
- 结核性胸膜炎的细胞学诊断被引量:5
- 1994年
- 研究了45例结核性胸膜炎的细胞学涂片,发现胸水中除红细胞外,有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很少间皮细胞,这是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征性细胞学变化。因而提出,胸水涂片中成熟的淋巴细胞占80%以上,间皮细胞在5%以下,可以作为细胞学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根据。并讨论了结核性胸膜炎时细胞学变化的病理学基础,以及和癌性胸膜炎(包括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 马正中尤广发贺青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细胞学诊断
- 痰细胞学液基薄片与传统涂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6
- 2005年
- 何淑蓉马正中贺青
- 关键词:传统涂片薄片痰细胞学支气管灌洗液宫颈细胞学细胞量
- 痰涂片发现肺吸虫卵1例
- 2001年
- 于启杨丽贺青马正中
- 关键词:并殖吸虫病痰涂片
- 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癌细胞EGFR基因TK区突变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水标本中癌细胞EGFR基因TK区突变。方法:收集21例NSCLC患者胸水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将胸水中细胞包埋,制成蜡块;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应用PCR-LIS-SSCP及直接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TK区突变。结果:21例NSCLC患者胸水癌细胞标本,19例为腺癌,1例为腺鳞癌,1例为大细胞癌;9例患者存在EGFR基因TK区突变,均为腺癌,突变率为42.9%(9/21),腺癌患者突变率为47.4%(9/19);9例患者中8例接受TKIs治疗,疗效评价为PR(部分缓解)或SD(稳定)。5例出现TKIs耐药,疾病进展TTP(疾病进展时间)为4~17个月不等。应用TKIs治疗前后对比胸水及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2例出现获得性突变。结论:NSCLC胸水标本与文献报道的癌组织中EGFR基因TK区突变率基本相同;胸水标本中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的方法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征武晓楠穆新林贺青苏希来刘东戈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胸水突变
-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的病理学研究
-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以来部分胸腹水转移癌48例(肺癌20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14例,胃肠及胰腺癌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及应用免疫细胞化...
- 方芳杨丽苏希来贺青刘冬戈林凤如
- 文献传递
-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间皮细胞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胸、腹水转移癌4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HE染色观察两者形态学特点,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和BerEP4的表达。结果腺癌和间皮细胞两者形态各有特点,但是分化好的腺癌和明显增生的间皮细胞仅从常规涂片难以鉴别;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反应性间皮细胞HBME-1和calretinin阳性率为86.7%和76.7%;而腺癌细胞只有少量表达,特异性高达95.8%和100%。MOC-31、E-cadherin和BerEP4对转移性腺癌细胞阳性率为70.8%、77.1%和88.4%,间皮细胞表达很少,特异性分别为90%、93.3%、93%。两者对5种抗体的表现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常规涂片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鉴别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增生有很大的帮助,最好应用一组抗体综合分析判断,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及BerEP4是目前非常有效的组合。
- 方芳张伟杨丽苏希来贺青刘冬戈林凤如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转移癌免疫细胞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