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与防治监测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分析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和防治监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茂名市人民医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肿瘤患者287例,设计问卷调查表,记录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化疗方案、不良反应、部位信息,分析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结果 静脉化疗中曾经出现过不良反应患者共287例,总化疗次数为918次,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系统489次(53.3%)、血液系统320次(34.8%)、心脏系统96次(10.5%)、神经系统8次(0.9%)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188次,31.4%)、腹泻(126例,13.7%)为主要表现,共发生骨髓抑制302次,以血红蛋白、白细胞下降为主要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Ⅲ~Ⅳ度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50~70岁人群发生率最高,70岁以后有所下降。单一用药毒性小,联合用药化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TP方案(紫杉醇与顺铂)与FOLFOX方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CF)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TP方案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FOLFOX方案和GP方案(P〈0.05)。铂类药物消化道不良反应较严重,紫杉类药物骨髓抑制比较严重,不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静脉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一般为剂量限制性毒性,在化疗中应开展个体化用药方案,尽量将毒性不重叠的药物联合使用,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毒性反应。
- 许美娟林华铭叶建文杨华周华胜
- 关键词:静脉化疗影响因素化疗方案
- 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6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机理及防治。方法对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停药的患者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总发生率为14·4%。结论对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发生血清转换而停药,都要继续监测肝功能;对发生停药后肝炎患者,可再次使用拉米夫定或甘草酸类制剂治疗。
- 许美娟林焕泽吴秀荣李耀才
- 关键词:拉米夫定
- 临床上治疗酒精性肝病的药物使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几种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酒精性肝病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三组各60例,在所有患者均遵循严格戒酒的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1.0克思美泰加入5%的250 mL葡萄糖液,每日一次,B组患者采用美他多辛口服,每次500 mg,每天三次,C组采用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每次40~80 mL。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ALT、AST、TBIL、GGT等肝指标变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疗效方面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美他多辛、复方甘草酸苷在酒精性肝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显著的疗效,且疗效相似,均可以用于临床上治疗酒精性肝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许美娟陈赞雄李耀才叶建文周华胜
-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美他多辛复方甘草酸苷临床疗效
- 65例肿瘤化疗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使用黄芪注射液后免疫功能变化的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肿瘤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病人33例和对照组病人32例。2组病人在常规化疗同时,观察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动态观察2组病人的白细胞水平变化及治疗后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后第1~3周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波动范围观察组比对照组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化疗同时应用黄芪注射液,能保护和促进骨髓造血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杀瘤活性,提高治疗效果。
- 许美娟林焕泽刘云军吴秀荣
- 关键词:肿瘤化疗黄芪注射液免疫功能
- 法莫替丁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DU合并Hp感染的临床研究
- 2006年
- 目的:在满足高效、安全、方便、价廉的要求下探讨法莫替丁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DU合并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经胃镜确诊为DU合并Hp感染的患者,经服用法莫替丁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2周,6周后进行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结果:HP根除率为90.2%,溃疡的愈合率为90.2%。结论:此法是一种高效、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方法,临床值得推广。
- 许美娟林焕泽任伟旺
- 关键词:甲硝唑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
- 单剂口服利巴韦林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剂口服利巴韦林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方法:遴选30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志愿者,使用标准二阶段交叉设计研究法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分别单剂量口服两种利巴韦林片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对志愿者服药后72小时内的血浆样本进行利巴韦林浓度检测。结果:A样品利巴韦林片的Tmax为(3.56±2.98)小时,Cmax为(209.21±67.21)μg/L,AUC(0-72h)为(5123.21±1562.21)μg.h/L;B样品利巴韦林片的Tmax为(3.31±2.67)小时,Cmax为(213.9±59.98)μg/L,AUC(0~72h)为(5098.87±1489.32)μg.h/L。两种利巴韦林片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两种利巴韦林片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两种利巴韦林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 许美娟林焕泽杨华蓝忠
- 关键词:单剂量口服利巴韦林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