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卫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是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统计我院收住的 2 3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最宽P波 (Pmax)和P波离散度 (Pd) ,并与 2 6例无阵发性心房纤颤者对照 :结果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max和Pd值及Pmax≥110ms和Pd≥ 4 0ms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P均 <0 0 0 1)。P波离散度对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敏感度较高 ,其特异性低于国内资料报导 ,这可能与对照组年龄普遍较大有关。结论 :P波离散度是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 ,特别是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一项无创的。
- 贺斌汪国贵李晓萍常小苏葛卫红赵晓欧冯霞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纤颤P波离散度心电图
- 高原移居内地与世居内地人群血脂异常对比调查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高原移居内地后与世居内地人群血脂检测异常率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检测高原移居成都市 2年后人群 (观察组 )与世居成都市人群 (对照组 )各 5 0 0例的空腹血脂水平 ,就两组调查人群数、性别、年龄段及居住环境进行配对 ,计数资料以病例数及百分率表示 ,两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P≤ 0 0 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高原移居成都市与世居成都市人群血脂总异常率及不分性别各年龄段血脂异常率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女性血脂总异常率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分布特点是≤ 4 0岁的女性及 4 1- 5 0岁的男性血脂异常率显示对照组高于观察组 (P <0 0 5 )。结论 高原移居内地与世居内地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性别及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不一致性 ,在加强老年健康教育的同时 ,应特别注意对中、青年人群血脂水平的调节和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教育 。
- 汪国贵葛卫红李晓萍闫敏叶亚谢国碧车立蓉
- 关键词:血脂异常
- 静脉滴注丹参引起肝功转氨酶升高、黄疸1例被引量:2
- 2013年
-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44岁,因“高血压病”,于2010.6.4日入院复查。患者长期服用倍他乐克、科素亚,血压控制良好,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病史多年,有高脂血症,有长期饮酒,已戒,对左氧氟沙星过敏,表现为皮疹。
- 周瑶魏玲汪翠岭葛卫红
- 关键词:转氨酶升高静脉滴注高原红细胞增多肝功丹参黄疸
- 高原移居内地人群与世居内地人群心血管疾病调查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探讨从西藏高原移居成都市与世居成都市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异同特征和分布规律。方法选择从西藏高原移居成都市且住地相对集中的汉族成人500例为观察组,世居成都市人群500例为对照组,就两组调查人群数、性别、年龄及居住环境进行配对,通过问诊查体和有关检查,结合相关心血管疾病标准做出诊断。采用Stata(Ver5.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心血管疾病总患病率(16%)及心血管疾病亚组人群中高血压(19.8%)和风心病患病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26.4%,2.4%)(P均<0.05),其他各类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2.25,P均>0.05);男性心血管病总患病率(37.2%)对照组高于观察组(49.6%)(χ2=7.33,P<0.05),两组均显示心血管疾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尤其61~80岁中对照组更为显著(χ2=12.39,P<0.05)。结论高原移居成都市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低于世居成都市人群,显示部分高原高血压在移居成都后血压可恢复正常;世居成都市人群风心病患病率高于高原移居成都市人群,表明气候潮湿在风心病发病中可能为一独立的重要诱因;世居成都市人群中男性心血管病总患病率高于西藏移居成都市人群,同时,世居成都市人群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于西藏移居成都市人群,均提示该性?
- 汪国贵周瑶葛卫红李晓平贺斌汤晓梅武晓兰冯式金车立蓉赵晓鸥朱海燕王海燕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性别年龄居住环境
- 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损害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系统评价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损害(DK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8年第4期)、MEDLINE(1996~2008.12)、EMbase(1980~2008.12)、CBMdisc(1990~2008.12)、CNKI(1994~2008.12)和VIP(1989~2008.12),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损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评价员手册5.0版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39个RCT,共2351例2型糖尿病损害患者。大部分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且样本含量较小,存在发生偏倚的高度风险,Meta分析显示:①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WMD=-42.92,95%CI(-52.61,-33.23)]、24h尿蛋白定量[WMD=-0.11,95%CI(-0.16,-0.05)]、尿素氮[WMD=-0.76,95%CI(-1.04,-0.46)]、血清肌酐[WMD=-8.38,95%CI(-11.81,-4.94)],阿魏酸钠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②血糖指标:空腹血糖[WMD=-0.27,95%CI(-0.48,-0.06)];餐后2h血糖[早期:WMD=-0.22,95%CI(-0.49,0.04);临床期:WMD=-2.39,95%CI(-3.23,-1.54)];糖化血红蛋白[WMD=-0.12,95%CI(-0.27,0.02)];阿魏酸钠组在改善空腹血糖和临床期餐后2h血糖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但在改善糖化血红蛋白和早期餐后2h血糖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当;③血压指标:收缩压[早期:WMD=-1.80,95%CI(-2.80,-0.81);临床期WMD=-8.95,95%CI(-16.93,-0.96)]、舒张压[早期:WMD=-1.25,95%CI(-4.37,1.87);临床期:WMD=-0.99,95%CI(-2.48,0.50)]、平均动脉压[WMD=-0.74,95%CI(-1.08,-0.40)],阿魏酸钠组在改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但在改善舒张压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当;④血脂指标:总胆固醇[WMD=-0.70,95%CI(-1.01,-0.39)]、甘油三酯[早期:WMD=-0.12,95%CI(-0.28,0.04);临床期:WMD=-0.96,95%CI(-1.49,-0.4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0.14,95%CI(0.06,0.22)],阿魏酸钠组对改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临床期甘油三酯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组,但在改善早期甘油三酯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当;⑤内皮�
- 王锋汪国贵葛卫红李晓萍邬云红袁启远李婷吴红梅孙红娟
- 关键词:阿魏酸钠糖尿病肾损害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以心律失常为表现的低血糖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邬云红冯霞葛卫红
- 关键词:低血糖症血糖糖尿病低血糖病代谢病心律失常非糖尿病患者
- 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误诊1例报告
- 2004年
- 赵华昌武晓兰葛卫红胡师定
- 关键词:误诊
- 西藏高原移居内地人群心律失常分布特点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西藏高原移居内地人群与世居内地人群心律失常分布的异同特征。方法 :选择从西藏高原移居成都市的汉族成人 5 0 0例为观察组 ,世居成都市的汉族成人 5 0 0例为对照组 ,就两组抽样调查人群数、性别、年龄及居住社区点进行配对 ,通过问诊查体及心电图和 /或动态心电图作出相应心律失常诊断。计数资料以病例数及百分比表示 ,两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P≤ 0 0 5有显著意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律失常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且与性别无关 (P值均 >0 0 5 ) ;但从检出的心律失常亚组人群中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窦性心动过速又不如对照组高 (P <0 0 5 )。心律失常与病种关系中 ,风心病致心律失常以对照组多见 (P <0 0 5 ) ,且主要为心房颤动。结论 :西藏高原移居内地人群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与世居内地人群机遇相当 ,然而高原低氧环境致窦性心动过缓者显示部分人群并不因移居内地而逆转 ,但预后较好 ;世居内地人群窦性心动过速者因病种不同而发生率相对较高 ,但预后相对要差 ;心律失常与病种关系两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 。
- 汪国贵闫敏葛卫红周瑶周琼林李晓萍汤晓梅武晓兰戴先明冯试金贾兰芳车立蓉谢国碧
- 关键词:心律失常成都平原移居
- 高原移居内地与世居内地人群血脂异常对比调查分析
- 目的:探讨高原移居内地后人群与世居内地人群血脂检测异常率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检测高原移居成都市2年后人群(观察组)与世居成都市人群(对照组)各500例的空腹血脂水平,就两组调查人群数、性别、年龄段及居住环境进行配...
- 汪国贵葛卫红李晓萍闫敏叶亚谢国碧车立蓉
- 关键词:血脂异常脂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症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03年
- 闫敏葛卫红
- 关键词:维生素C抗炎抗病毒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