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贤林

作品数:2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文学
  • 4篇汉学
  • 3篇性灵
  • 3篇性灵派
  • 3篇乾嘉
  • 3篇华文文学
  • 2篇人文学
  • 2篇桐城派
  • 2篇乾嘉汉学
  • 2篇族裔
  • 2篇华人文学
  • 1篇东南亚华文文...
  • 1篇对峙
  • 1篇叙事
  • 1篇选集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制
  • 1篇学史
  • 1篇严歌苓
  • 1篇义法

机构

  • 14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18篇胡贤林
  • 3篇朱文斌

传媒

  • 2篇华文文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孝感学院学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扬子江(评论...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两次论辩看袁枚的汉学观
2010年
作为清代乾嘉文坛的盟主,袁枚倡导的性灵说独树一帜。在汉学风潮中,袁枚基于文人的立场,反汉学的立场尤为激烈。其与汉学家的两次交锋,正鲜明地表明了袁枚对汉学的态度。
胡贤林
关键词:性灵派汉学
论乾嘉汉学与文学的同构
2011年
乾嘉汉学作为清代中期官方推崇的主流学术,与文学呈现出某种同构之势,涉及到三个层面:文人与学者的兼容、汉学介入文论话语及文学创作的炫学化倾向,反映出乾嘉时期学术风尚与文论思潮之间的复杂关联。
胡贤林
关键词:乾嘉汉学文学同构
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殖民者形象建构
2018年
东南亚华文文学基于悲情历史的想象重构,建构出凶残暴力的殖民者主流形象,折射族群文学作为集体抵抗话语的坚韧特质。而不乏人性的殖民者形象建构,更多得益于华文作家的悲悯情怀与别致的美学寻求。全球化背景下族群交流与融合进程的加速,导致后殖民时代的殖民者及其后裔形象呈现出更为繁杂的面相。由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力介入,华文文学中的殖民者形象因之成为浸透族群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多维文化影像。
胡贤林孙婷
关键词:华文文学殖民者
荒诞世界的身体镜像——评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霜降》被引量:2
2012年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霜降》叙述了权贵家庭的保姆霜降的沉沦悲剧。通过权贵家庭男性的身体书写,从控制与失控、疯癫与理性、逃逸与陷落三个向度,揭示出荒诞世界正反颠倒的幻象及女性悲剧之源。
胡贤林
关键词:女性身体叙事
再现中国性的幽灵——论黄锦树的小说创作主题被引量:3
2015年
马华文学作为马来华人少数族裔文学,一直处于国家文学霸权的宰制之下,华文书写的中国性因之成为马华作家屡屡征引的抵抗资源。无论是周策纵揭示的中国性与本土性的双重传统,还是许文荣描述的现代性、本土性、中国性三江并流的态势㈢,中国性均成为建构马华文学伟大传统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性亦称中国特质、中国情结,对于这一歧义横生的复杂概念,黄锦树对其持续关注了10余年之久。从早期《马华文学与中国性》(1998)对华文与中文、中国性与表演性、文化乡愁与内在中国等问题的有效清理,到《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2006)从现代性视域对中国性谱系的内在脉络进行知识考古学的批判考察。中国性是其一以贯之反复辩证的学术议题。
胡贤林
关键词:中国性创作主题少数族裔文学马华文学幽灵知识考古学
乾嘉学术与文学的关系研究
作为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范式,乾嘉学术既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结,又对中国现代学术的转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与文论结合的维度,着眼于“乾嘉学术与文学的关系研究”,试图探讨和揭示学术与文学思想之间的...
胡贤林
关键词:乾嘉学术文学思想桐城派格调派
论东南亚华文诗坛的“写实与现代之争”
2011年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起,东南亚华文诗坛爆发了现代诗运动。现代诗的出现,直接向统治东南亚华文诗坛达40年之久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发起挑战,由此导致了"写实与现代之争"(即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的发生。然而,东南亚华文诗坛发生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论争,最终在向传统回归的途中完成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合流。
朱文斌胡贤林
关键词: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合流
20世纪宋诗研究与传播史考察
2011年
清末民初"同光体"诗派开启了20世纪宋诗研究与传播史。建国初期,受政治因素的制约,宋诗一度被贬为形式主义作品,研究基本处于停滞。改革开放后,学界采用新的研究范式对宋诗进行了多层次探索,成果颇丰。与20世纪宋诗研究的深入相比,宋诗的普及与传播并不乐观,因此编选优秀的宋诗选本、加强宋诗的网络传播应是当务之急。
胡贤林
关键词:宋诗研究
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之辨——关于华文文学研究转向华人文学的反思被引量:1
2007年
从华文文学转向华人文学,目前已成为华文文学研究界值得关注的一种学术趋向。围绕族裔身份与汉语写作两个层面,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梳理和辨析,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反思这种转向的局限性,以期对当前的华文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胡贤林朱文斌
关键词:华文文学华人文学族裔身份汉语写作
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策略被引量:4
2014年
图像时代的来临对外国文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基于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辩证把握图像传播与文字传播的差异,进而构建"图-文"互文的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和丰富外国文学教学。
胡贤林
关键词: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