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苒

作品数:23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干细胞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7篇骨髓间充质
  • 7篇骨髓间充质干...
  • 6篇细胞
  • 4篇基因
  • 4篇分化
  • 3篇体外
  • 3篇组织工程骨
  • 3篇成骨
  • 2篇动物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化
  • 2篇体外成骨
  • 2篇人骨髓
  • 2篇人骨髓间充质...
  • 2篇组织工程皮肤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机构

  • 2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3篇肖苒
  • 7篇曹谊林
  • 5篇严笠
  • 4篇胡正云
  • 4篇曹春艳
  • 4篇吕晓岩
  • 3篇尹艳花
  • 3篇李秋晨
  • 2篇巩福星
  • 2篇董平
  • 2篇谢方南
  • 2篇刘霞
  • 2篇傅歆
  • 2篇焦虎
  • 2篇吴欢欢
  • 2篇王黔
  • 1篇康宁
  • 1篇滕利
  • 1篇武京国
  • 1篇景伟明

传媒

  • 6篇组织工程与重...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199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脂肪在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在瘢痕组织内注射纳米脂肪治疗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负压吸引从腹部或大腿抽取自体脂肪颗粒,通过机械推挤的方法将脂肪颗粒进行乳化,把乳化后的脂肪颗粒用纱布过滤后获得纳米脂肪。用26 G针头将自体纳米脂肪注射至凹陷性瘢痕组织内,每平方厘米瘢痕注射1-2 ml。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如果凹陷仍明显,可以再次进行纳米脂肪注射。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对18例患者的33处凹陷性瘢痕进行了注射治疗。注射后早期注射区域均出现明显充血,在2-3周内消失。3个月后可见瘢痕凹陷明显变浅,瘢痕颜色更加接近正常皮肤,瘢痕弹性更好、质地更柔软。所有患者注射区均未出现脂肪栓塞、结节和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随访4-18个月,平均(11±4.6)个月,17例患者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4%。结论注射纳米脂肪治疗凹陷性瘢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焦虎潘静范金财肖苒刘立强甘承杨增杰
EGFP和CM-Dil示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体内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CM-Dil标记技术,观察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形成过程中种子细胞的变化和转归。方法:分别用EGFP慢病毒表达和CM-Dil染料的方法标记比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MTT法检测标记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BMSCs接种珊瑚支架体外成骨诱导7天后,将未标记组、EGFP组和CM-Dil组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空白支架作为阴性对照。术后4、8、12周取材,HE染色观察成骨情况,EGFP组采用GFP免疫组化、CM-Dil组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示踪BMSCs在体内的变化。结果:两种标记技术能高效标记BMSCs,标记前后细胞的体外增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体内12周后有新生骨形成,标记细胞数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12周后仍显示有部分标记细胞存活。结论:EGFP和CM-Di l可用于示踪组织工程种子细胞,通过示踪说明BMSCs在体内组织工程骨成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京国谢方南马慧雨王黔曹谊林肖苒
关键词:EGF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示踪组织工程骨
两种提取冻存全血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2015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提取冻存全血中基因组DNA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分别用改良碘化钾法和Promega全血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凝胶电泳、PCR进行检测。结果改良碘化钾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分别为(330.9±0.94)ng/μL和(490.3±3.16)ng/μL;纯度为(1.87±0.03)和(1.85±0.06)。试剂盒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含量稍高于改良碘化钾法,质量和纯度无显著差异。结论试剂盒法更简便、快速、无毒地进行提取DNA,但价格较贵;改良碘化钾法价格低廉,适合大量临床血液标本的提取,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要。
吕晓岩严笠刘霞肖苒
关键词:基因组DNA改良法外周血
应用细胞膜片复合硅胶管内支撑构建组织工程管状软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利用羊耳软骨细胞形成细胞膜片,构建无细胞支架组织工程管状软骨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扩增羊耳软骨细胞至第2代,以2.0×10^6cells/mL的高密度,培养7d,形成直径为35mm的圆形细胞膜片,将细胞膜片均匀包裹于硅胶管,植入裸鼠背部皮下,4周后取材检测。以大体观察、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形成的软骨进行评价。结果大体观察可见形成良好的管状软骨,HE染色见软骨陷窝形态规则,番红0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细胞膜片复合硅胶管内支撑的方法能形成管状软骨,为气管软骨的再造提供了新的方法。
王健刘霞肖苒曹谊林
关键词:气管软骨
人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参与组织器官的修复过程。但由于不同分离方法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不同,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因此,利用其表面标记分子进行鉴定分选,成为当前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人MSC表面标记分子的分类、功能、应用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李秋晨肖苒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稳定性
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的改进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改进速眠新单纯与复合麻醉方法的不足,观察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实验家兔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肌肉注射速眠新(0.3 m L/kg),B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 L/kg),C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 L/kg),并静注地西泮注射液(1.5 m L/k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初次麻醉维持时间、总麻醉药用量及总手术时间。结果 C组麻醉显效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1);初次麻醉维持时间C组长于A、B组(P<0.01);总麻醉药用量C组明显少于A、B组(P<0.01);C组总的手术时间少于A、B两组(P<0.01);C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B组(P<0.01)。结论采用速眠新、盐酸氯胺酮联合地西泮复合麻醉明显提高了麻醉效果,是适于家兔敏感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较长的动物实验的理想麻醉方法。
曹春艳康宁严笠胡正云申志惠肖苒
关键词:麻醉速眠新氯胺酮地西泮
不同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ScienCell(SCI)干细胞培养基和低糖(LG)完全培养基培养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免疫学特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BMSC表面标志物的表达;通过体外成骨和成脂诱导,鉴定BMSC的多向分化能力;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比较SCI组和LG组BMSC的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FN-γ刺激前后BMSC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两组培养基培养的BMSC均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功能,但SCI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LG组,而两组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率未见显著差异。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SCI组BMSC中免疫共刺激因子CD40阳性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LG组,而HLA-DR以及免疫共抑制因子B7-H1和B7-DC阳性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LG组。IFN-γ刺激后可显著上调两组BMSC中HLADR的阳性细胞比例至90%以上。低浓度的IFN-γ(10 U/mL)仅轻微上调LG组BMSCs的CD40的表达水平;而高浓度IFN-γ(1 000 U/mL)可显著提高两组BMSC中CD40和B7-H1的阳性细胞比例,以及SCI组BMSC中B7-DC的阳性细胞比例。结论在体外,含有不同成分的干细胞培养基可改变BMSC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SCI组BMSC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LG组,但免疫抑制功能两组无明显差异。
傅歆肖苒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特性细胞因子
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众多的动物实验研究和逐渐兴起的临床应用研究已充分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组织工程骨细胞支架复合物在植入体内后,尤其植入血供不佳的受区时,因不能及时地与机体建立起血供连接,使得成骨效果不稳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已成为构建大段组织工程骨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吴骁伟王黔曹谊林肖苒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骨缺损血管化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过程中成骨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系统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体外成骨诱导分化过程中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BMSCs,取第2代细胞通过流式检测及多向诱导分化方法进行干细胞鉴定;应用RT-PCR法对hBMSCs在体外成骨诱导不同时间点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第2代hBM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44、CD90,具有成脂和成骨分化潜能。成骨相关基因在诱导早期部分表达,中期均有表达,基因表达大部分在14天达高峰,与矿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在21天达高峰。结论:hBMSCs体外成骨诱导过程中成骨相关基因呈动态表达,其表达时序与成骨细胞生理发育基本相似。
吴欢欢巩福星王黔曹谊林肖苒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
一种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的改良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将碘化钾法和试剂盒法相结合,建立一种安全无毒、快速、经济、有效的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用0.2%Na Cl裂解红细胞收集全血中的白细胞,用5 mol/L KI裂解白细胞膜,再用试剂盒提取DN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凝胶电泳、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本法提取300μL抗凝血可得基因组DNA 5~12μg,D260nm/D280nm为1.86±0.02。原本提取100次全血基因组DNA的试剂量提升到可提取200次。结论:改良法提高了试剂盒的使用率,所得基因组DNA稳定,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高效并节省试验经费的提取方法。
吕晓岩肖苒
关键词:基因组DNA外周血荧光定量PCR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