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1篇阳性
  • 1篇阳性表达
  • 1篇肿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淋巴瘤
  • 1篇弥漫
  • 1篇弥漫性大B细...
  • 1篇坏死
  • 1篇骨髓
  • 1篇骨髓坏死
  • 1篇白血
  • 1篇白血病
  • 1篇MYC
  • 1篇BCL-2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周旭
  • 2篇王劲
  • 2篇糜公仆
  • 1篇余昌云
  • 1篇刘瑜
  • 1篇李郑
  • 1篇李响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患者的MYC、Bcl-2的阳性表达;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分布等临床特征;观察比较MYC/Bcl-2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观察MYC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及细胞来源与MYC/Bcl-2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结外受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与MYC/Bcl-2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与MYC阳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或MYC阳性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相关,MYC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
糜公仆王劲周旭余昌云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
10例骨髓坏死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骨髓坏死(BMN)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0例BMN患者的原发病诊断、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例患者中4例为非霍杰金淋巴瘤,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为骨髓增殖性疾病,3例为骨髓转移癌。骨痛、发热、血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LPH)和碱性磷酸酶(ALP)增高,BMN样改变为常见临床及实验室特点;10例患者中,9例死亡,1例原发病缓解后存活。结论 BMN主要见于恶性肿瘤,预后差,原发病治疗是关键因素。
周旭李响李郑刘瑜糜公仆王劲
关键词:骨髓坏死肿瘤白血病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