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锋
- 作品数:51 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公益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
- 森林采伐和木质林产品使用改变了森林和大气之间的自然碳平衡,木质林产品碳核算包含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议题中,且LULUCF碳流动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国国家...
- 白彦锋
-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碳储量估算
- 文献传递
-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氮循环过程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不仅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可以被土壤微生物利用。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可以随土壤水分向下迁移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所以引起众多研究者关注。从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来源和成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迁移特征以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影响因素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未来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陈仕友王祎白彦锋姜春前
- 关键词:土壤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迁移微生物
- 我国森林管理参考水平制定方法的分析
- 2014年
- 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的制订是今后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通过总结森林管理的相关定义和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的制定要求,讨论附件I缔约方在制定森林管理参考水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森林现状分析我国在森林管理参考水平制定过程中将面临的困难,提出我国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的制定应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即预测延长森林轮伐期的森林碳储量变化量、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变化量和不可抗力(如火灾、病虫害、暴风雪等)引起的森林碳储量变化量,三者的加和即为森林管理碳汇活动参考水平。
- 李娟姜春前孙睿白彦锋陆文明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森林碳汇与森林恢复评价刍议
- 2020年
- 毁林和森林退化成为继化石燃料燃烧之后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森林恢复是减缓(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的重要途径,许多国家独自或联合起来,持续的进行森林恢复活动。联合国与农业组织(FAO)最新估计,2001-2015年,全球因毁林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从3.9 GtCO_(2-eq)/a下降到2.9 GtCO_(2-eq)/a。这主要归因于中国、巴西、智利、菲律宾、韩国、越南、土耳其、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等一些国家在减少毁林和增加森林面积方面所做的贡献。近期,我国林业局对外公布的《省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2017-2018年工作计划》指出,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增加森林碳汇、控制林业温室气体排放及提高林业适应能力等已列入国家战略和规划。可以预见,森林恢复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此,对森林碳汇和森林恢复评价进行刍议,为我国未来的森林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 田甜白彦锋张旭东姜春前陈婕陈仕友
- 关键词:森林碳汇评价指标
- 长角豆组织培养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长角豆"卡苏达"(Ceratonia siliqua L.‘Casuda’)的组织培养快速繁育技术,为其在我国的成功引种及种质资源保存奠定基础。【方法】以引自西班牙的长角豆"卡苏达"种子为外植体,培养无菌苗后,取其茎段作为组培材料,在筛选出初代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诱导培养基的筛选,最后对长角豆组培生根苗进行了炼苗和移植。【结果】长角豆种子无菌苗在DKW+1.0mg/L 6-BA+0.1mg/L IBA+25g/L蔗糖的增殖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DKW+0.8mg/L 6-BA+0.1mg/L IBA+60mg/L L-赖氨酸+25g/L蔗糖;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DKW+0.4mg/L IBA+20g/L蔗糖,生根率为93.33%,生根苗移栽后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2.36%。【结论】成功建立了长角豆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为长角豆"卡苏达"的快速繁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 田小霞姜春前黄钦才白彦锋陈祥义曲昇
- 关键词:外植体L-赖氨酸
-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减排潜力被引量:43
- 2009年
- 伐后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准确合理估算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和我国参加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依据,在达喀尔会议上确立的3种估算方法框架下,即: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利用寿命分析法和逐步递归法以及国内参数计算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且对生产法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假设思路,并分析我国木质林产品在替代建筑材料方面的减排潜力,结果显示:①分别利用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估算我国1961-2004年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变化,证明我国的木质林产品是一个碳库,并且这个碳库的碳储量不断在增长;②3种方法估算1961-2004年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分别是11.73M.ta^-1(Mt=10^6t)、9.31Mt.a^-1和7.90Mt.a^-1;③木质林产品在建筑材料领域的替代作用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其减排潜力增大;④从碳储量计量和估算的难易程度来看,储量变化法的应用可能对我国较为有利;⑤针对生产法假设的实践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白彦锋姜春前张守攻
- 关键词:木质林产品生产法减排潜力
-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被引量:5
- 2019年
- 为了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杉木纯林及3种杉木-阔叶树混交林(杉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混交林、杉木-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混交林、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混交林)的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土壤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通量(490.48 mg·m^(-2)·h^(-1))高于杉木-栲树混交林(254.27 mg·m^(-2)·h^(-1))和杉木-桤木混交林(331.51 mg·m^(-2)·h^(-1)),杉木纯林(32.29μg·m^(-2)·h^(-1))和杉木-桤木混交林(32.24μg·m^(-2)·h^(-1))土壤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通量高于杉木-栲树混交林(2.66μg·m^(-2)·h^(-1))。在杉木-栲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中,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线性相关,杉木人工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和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呈极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杉木-栲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WFPS呈指数增长关系, 4种林分中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森林的树种组成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有影响。杉木纯林转换为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后,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减少。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的变化来源于样地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变化。
- 徐睿姜春前白彦锋刘秀红汪思龙
-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杉木纯林
-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7
- 2007年
- 伐后木质林产品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变化又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的一部分。为合理估算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达喀尔会议上确立了3种估算方法框架,即: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在3种方法的框架下,利用寿命分析法和逐步递归法计算我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结果显示:①分别利用储量变化法、生产法和大气流动法估算我国1961-2000年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变化,证明我国的木质林产品是一个碳库,并且这个碳库的碳储量一直在增长;②3种方法估算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年平均增长量分别是11.72,8.58和7.53 Tg.a-1;③1990-2000年,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10.27,4.75和2.16 Tg.a-1,其中,1990年木质林产品库的碳储量分别是364.0,299.0和285.1 Tg;④从计量的角度和估算的难易程度来看,储量变化法的计量对我国较为有利。
- 白彦锋姜春前鲁德朱臻
- 关键词:林业经济学木质林产品生产法
- 杉木人工林伐后2种恢复模式碳储量的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为了探讨恢复模式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方法]利用定位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皆伐后2种恢复模式(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20年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自然恢复植被层碳储量明显大于人工恢复,自然恢复的乔木层碳储量比人工恢复的高22.56%。自然恢复的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的分配比为干﹥枝﹥根﹥叶﹥皮,而人工恢复为干﹥根﹥枝﹥皮﹥叶。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所占比例非常小,自然恢复的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分别为人工恢复的3.99、5.94、1.14倍。(2)自然恢复的土壤层碳储量比人工恢复的小;自然恢复表层(0 10 cm)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均比人工恢复的大,但其它土层则相反;2种恢复模式的土壤碳含量、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恢复土壤各层碳储量所占分配比差异明显。(3)自然恢复各组分碳储量为乔木层﹥土壤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而人工恢复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结论]自然恢复模式更有利于伐后林地植被层碳储量的恢复,而人工恢复模式更有利于伐后林地土壤层碳储量的恢复。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看,杉木人工林皆伐后林地自然恢复模式固碳能力高于人工恢复模式,恢复模式对碳储量在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分配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 施志娟白彦锋孙睿彭阳姜春前汪思龙
-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自然恢复碳储量碳含量
- 竹篾厚度及排列方向对竹篾层积材性能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以毛竹竹篾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竹篾厚度及排列方向对竹篾层积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篾厚度变化对竹篾层积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非常显著。随着竹篾厚度的增加,竹篾层积材的24小时吸水厚度膨胀率和浸渍剥离率都明显增加,静曲强度值和弹性模量值减小;竹帘方向对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其影响程度大小分别为24h吸水厚度膨胀率>浸渍剥离率>弹性模量>静曲强度。竹帘方向层与层之间互为垂直时,压制的板材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较层与层顺向排列的板材对应性能均大幅下降,尤其是板材的24小时吸水厚度膨胀率和浸渍剥离率的值变化最大。
- 任一萍王正白彦锋高黎
- 关键词:毛竹物理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