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桥民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磐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金华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耐多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某医院ICU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3种与耐药相关的看家基因(carO、gyrA、parC)和55种水平转移获得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以及12种接合性质粒、转座子、插入序列、整合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3种与耐药相关的看家基因carO、gyrA、parC,4种获得性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1、ADC-30、ADC-60、OXA-23),5种获得性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Ⅰ、armA],2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adeB、qacE△1),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intⅠ1、tnpU、tnp513、IS26、ISaba1)。样本聚类分析提示,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分为A与B二个簇,A簇群均为多耐药(MDR)株;A簇群又可分为A1(ADC-60阳性)与A2簇群(ADC-30阳性),均为克隆传播。B簇群均为泛耐药(PDR)株,除8号株外为克隆传播。结论 MDR和PDR菌株中均存在克隆传播。获得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对院内感染实时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意义重大。
- 陈江平黄东标申屠桥民孔海深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可移动遗传元件耐药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业已证实,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乙肝病毒(HBV)则在其病情进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肝功能损害严重,且并发症较多,病情易反复,预后较差。而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已证实,拉米夫定(LAM)具有较强的抗HBV作用;近年来笔者对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患者予LAM进行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韦炜申屠桥民李云亭陈红梅刘俊杨静陈爱双
- 关键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分析拉米夫定抗HBV作用病情进展
-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三系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韦炜申屠桥民李云亭杨静刘俊陈红梅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乙肝三系发病率死亡数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肺出血的有关因素探讨
- 2000年
- 申屠桥民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出血病因
- 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及指标聚类分析
- 2013年
-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ICU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获得性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基因(ISaba1与ADC、ISaba1与OXA-23),再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各种基因检测,其中β-内酰胺酶基因TEM和ADC,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nt(3″)-Ⅰ,16SrRNA甲基化酶armA基因,抗菌制剂外排泵adeB、qacE△1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intⅠ1、tnpU、tnp513、IS26、ISaba1及连锁检测ISaba1-ADC基因20株均为阳性;β-内酰胺酶基因OXA-23群,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aph(3′)-Ⅰ及连锁检测ISaba1-OXA-23基因各有10株阳性,阳性率均为50.0%;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与敏感菌株各10株,耐药率和敏感率均为5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指标聚类分析提示,获得性耐药基因TEM、qacE△1、armA、adeB、aac(3)-Ⅰ、ant(3″)-Ⅰ、ADC与可移动遗传元件IS26、ISaba1、tnpU、tnp513、intⅠ1高度相关,获得性耐药基因aac(6′)-Ⅰb、ant(3″)-Ⅰ、OXA-23与之也相关联,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基因(ISaba1与ADC、ISa-ba1与OXA-23)连锁检测均呈阳性。结论该组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一定的关联度,菌株携带的获得性耐药基因可能由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指标聚类分析显示的ISaba1与ADC-60,ISaba1与OXA-23相关联得到了测序验证。
- 申屠桥民黄东标陈江平孔海深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耐药
- 新生儿毒鼠药中毒2例
- 2004年
- 杨美光申屠桥民
- 关键词:新生儿毒鼠药中毒中毒原因
- 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β-内酰胺酶ADC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新的变异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某医院ICU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多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各1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本组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TEM-1型20株(100%)、OXA-23型10株(50.0%)、ADC-30型12株(60.0%)、ADC基因新的变异型ADC-60型8株(40.0%)(GenBank登录号:JQ692087)。10株PDR菌均检出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而10株MDR菌则均未检出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膜孔蛋白carO基因均存在有义突变,19株测得序列相同,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与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SDF)比较,一致率为76.0%。8号株carO基因序列与其他19株测得DNA序列不同,第351位缺失了12个碱基并导致过早出现终止密码子。结论本组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主要与产TEM、ADC、OXA-23和carO基因存在有义突变相关。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是PDR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原因。ADC基因存在新变异型:ADC-60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 黄东标周茂亮申屠桥民孔海深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耐药
- 高危新生儿低血糖34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申屠桥民
- 关键词:高危新生儿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