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凡清

作品数:22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5篇蛋白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心病
  • 3篇贫血
  • 3篇曲古菌素A
  • 3篇菌素
  • 3篇急性
  • 3篇冠心病
  • 2篇代谢
  • 2篇心功能
  • 2篇心功能不全
  • 2篇血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血液
  • 2篇血脂
  • 2篇血脂代谢

机构

  • 18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武汉钢铁

作者

  • 21篇田凡清
  • 6篇陈新胜
  • 3篇杨贵丽
  • 3篇胡菁
  • 3篇胡菁
  • 2篇肖莉
  • 2篇金超英
  • 1篇李三潭
  • 1篇宋世震
  • 1篇胡菁
  • 1篇黄招兰
  • 1篇王宏伟
  • 1篇杨杨
  • 1篇杨杨
  • 1篇胡东霞
  • 1篇陈新胜
  • 1篇张东华
  • 1篇徐晓艳
  • 1篇谢军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中华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与贫血被引量:2
2009年
贫血是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不管是血液系统或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发生轻重不一的贫血,据统计有10%-40%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贫血,50%-60%的淋巴瘤、胃癌、肺癌、结肠癌和卵巢癌患者合并贫血。恶性肿瘤一旦发生贫血既可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出现呼吸窘迫和心功能不全等症状,还可以导致放化疗敏感性降低、
田凡清杨杨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贫血血液系统卵巢癌患者心功能不全呼吸窘迫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血清NO、ET、TXB_2水平变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AP)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ST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P发作次数更少[(0.57±0.29)次VS(0.91±0.37)次(t=6.658)]、平均持续时间更短[(3.72±0.94)minVS(7.07±1.22)min(t=7.662)]、平均所需硝酸甘油剂量更低[(0.34±0.13)mg/dVS(0.70±0.16)mg/d(t=5.487)](P<0.01);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更高[(85.74±12.08)ng/LVS(69.42±10.30)ng/L(t=8.414)],ET[(37.46±7.03)μmol/LVS(46.32±7.43)μmol/L(t=6.174)]及TXB2T[(154.49±21.37)ng/LVS(192.82±24.76)ng/L(t=5.285)]水平更低(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AP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有效提高血清NO水平,降低ET及TXB2水平有关。
胡姗姗肖莉胡菁黄招兰田凡清杨贵丽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栓素B2
胃大部切除后继发双相性贫血22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瞿桂芳田凡清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后胃大部切除术后巨幼细胞性贫血VITB12铁缺乏机体内
成人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HSP70蛋白及mRNA的表达研究
2005年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成人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用W estern blot法检测化疗前、后及正常人HSP70的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其HSP70mRNA的表达。化疗前成人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HSP7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其HSP70mRNA表达的灰度值为(0.112±0.005),明显低于正常(人0.198±0.002)(P<0.05);而化疗后,成人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HSP70及其mRNA(0.287±0.001)明显高于正常人(0.198±0.002)(P<0.05)。HSP70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中高表达,对癌细胞起保护作用。
田凡清胡菁
关键词:成人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
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与[凝血]因子Ⅰ的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与血脂代谢和[凝血]因子Ⅰ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以160例冠造阴性者作为对照组,总结分析了125例冠造阳性患者血清TG、TC、HDL-c、LDL-c和Fib的水平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比较血脂和[凝血]因子Ⅰ对不同年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患者血清TG、TC、LDL-c、Fib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而H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TG、TC和LDL-c年龄与冠心病发生独立相关。结论早期干预高TG、TC和高fib血症有益于冠心病预防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胡东霞田凡清胡菁
关键词:冠脉造影血脂代谢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者5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1例CHD合并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5)。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苯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年,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血脂水平:治疗前两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治疗前两组FBG、2hPG、HbA1 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治疗前两组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随访1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50%(7/56) VS 29.09%(16/55)]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给予CHD合并T2DM心功能不全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对改善患者近中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胡姗姗肖莉胡菁田凡清金超英杨贵丽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苯那普利
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ighDosageGammaGlobulHD-IgC)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a,ITP)的疗效,并与单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比较。方法14例采用HD-Ig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为治疗组,12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对照组,治疗后观察两组病例的反应率、显效时间、血小板增高值和出血控制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有反应率分别为92.0%和66.7%,显效时间分别是4.1,8.5d,血小板增高值分别为127.4和52.5×109/L以及出血控制时间分别是3.8,7.4d,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D-IgC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TP是一种升高血小板迅速、提高血小板数明显和控制出血时间短的有效治疗方法。
田凡清瞿桂芳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皮质激素
姜黄素对白血病耐药细胞HL-60/ADR的抑制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白血病耐药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并且与抗癌药物阿霉素对HL-60/ADR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进行了比较。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的毒作用及杀伤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细胞内阿霉素蓄积测定。结果姜黄素明显抑制白血病耐药细胞HL-60/ADR细胞的生长,24、48和72h的IC50分别为8.94、5.21和3.82μg/mL。姜黄素与阿霉素合用,在HL60/ADR细胞中均有增敏作用。结论姜黄素可抑制白血病耐药细胞HL-60/ADR细胞的生长,与阿霉素之间无交叉耐药。
田凡清胡菁
关键词:姜黄素阿霉素
基因治疗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阐述基因治疗中的转移系统与转换方法,以及基因治疗的靶细胞选择,着重阐述基因治疗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田凡清
关键词:基因治疗血液病靶细胞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为了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法 本文采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每日1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连续28天1个疗程,同时用阿糖胞苷50—100mg或高三尖杉酯碱1-2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7-10天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症状、血象及骨髓象的变化,并追踪观察其缓解率及生存期。结果 治疗组15例,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1例,无效(NR)1例。对照组12例,CR5例,PR3例,NR4例。两组CR率分别86.7%、41.6%,P<0.05,有统计学意义。追踪随访:治疗组生存期最长45个月,平均生存期22.8个月;对照组最长生存期29个月,平均7.52个月,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加小剂量化疗的方法治疗APL有明显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APL病情,提高完全缓解率。
田凡清陈新胜瞿桂芳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化学治疗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