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锁良
- 作品数:54 被引量:3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慢性创伤后疼痛诊疗指南(2023版)
- 2023年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烧伤等意外创伤事件呈快速增长趋势,由此引起的慢性创伤后疼痛的发病率也日渐增高。创伤后出现的慢性疼痛多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创伤后疼痛的诊疗现状不容乐观,为此,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系统检索和评价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慢性创伤后疼痛诊疗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严格论证后制定了本指南,旨在为慢性创伤后疼痛诊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疼痛病诊疗专项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吕岩程志祥刘先国刘庆刘金锋杨晓秋王锁良王林庄志刚师存伟李艳华张英陶蔚刘延青
- 关键词:创伤慢性疼痛诊疗指南
- 经皮椎间孔镜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8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之间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67例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病人,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其中31例采用经椎板间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36例采用经椎间孔入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每组病例均评估病人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直腿抬高角度,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经短期随访,两种入路对于病人疼痛症状的减轻均显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入路对于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可行,但是经椎板间入路可以更充分切除钙化灶、分离神经根,进行充分减压。
- 伊立董志坚王锁良张培国
- 关键词: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入路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炎(KOA)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KOA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基于TTM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实施6个月后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及膝关节疼痛指数(LI)评分表评价并对比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症状,对比实施6个月后2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不同行为阶段分布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LKSS总分为(78.04±8.55)分,对照组为(69.22±7.9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0,P〈0.05),观察组LI评分为(5.37±1.05)分,对照组为(6.09±1.6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仁3.356,P〈0.05);2组康复训练依从性等级分布、不同行为阶段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14、6.910,均P〈0.05),且观察组完全依从率、行动及维持阶段百分比分别为85.00%(51/60)、53.33%(32/60),均高于对照组的55.00%(33/60)、28.33%(1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57、7.761,均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中身体、症状、情绪、社交、工作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6.37±3.08)、(11.80±2.15)、(18.66±2.27)、(14.98±2.52)、(6.93±0.94)、(78.69±10.3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22±3.32)、(9.44±1.29)、(17.24±3.07)、(14.06±2.07)、(6.56±1.05)、(71.62±1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7.291,均P〈0.05)。结论对老年KOA患者实施基于TTM的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变患者健康行为阶段,且能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及生命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及症状。
- 胡晓红王锁良黎巧玲
- 关键词: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膝关节炎
- 3种神经阻滞治疗发作性紧张型头痛140例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对比观察 3种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 .方法 :按国际头痛学会诊断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发作性紧张型头痛 14 0例 ,随机分为 3组 :A组 (n =4 8) ,颈2 ,3 横突阻滞 ;B组 (n =4 5 )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 ;C组 (n =4 7) ,枕神经阻滞 .3组用药相同 :5 g·L-1利多卡因 7mL含地塞米松 6mg及维生素B12 0 .5mg,1次·wk-1,4wk .动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发作程度、频率、持续时间的变化 ,并对各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 .头痛程度及治疗效果以VAS评分 .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A组、C组并发症次数较B组为少 .A组治疗效果较C组更好 (P <0 .0 1) .结论 :3种治疗方法对该病均有良好效果 ;颈2、3 横突阻滞优于SGB及枕神经阻滞 ,且并发症少。
- 王锁良王辉吕建国熊利泽刘珊珊
- 关键词:头痛神经传导阻滞星状神经节枕神经
- 骨关节炎及其康复治疗
- OA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在老年人群中,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及医疗费用均居首位。但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也缺乏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对与本病的治疗仅限于缓解症状。损伤软骨移植修复以及基因治疗也只是目前研...
- 王锁良
- 关键词:骨关节炎病理分析康复治疗
- 文献传递
- 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外敷进行治疗。治疗后,记录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状况(PPI)及颈部活动度进行检测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0,P=0.0422)。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PRI、PPI及颈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PRI、PPI及颈部活动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指麻木缓解时间及椎间孔挤压试验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卜岗孙欣杨娜王锁良
- 关键词:颈椎牵引身痛逐瘀汤内服外敷
- 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1月疼痛科门诊就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47例,口服药物普瑞巴林进行治疗.对所选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王锁良王欢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普瑞巴林临床疗效
- 硬膜外前腔导管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003年
- 目的 为了使硬膜外腔注药能集中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变部位 ,作者研究了硬膜外前腔穿刺置管技术。方法 6 0例经过临床检查和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硬膜外前腔注药组 (A组n =30 ) ,传统硬膜外腔注药组 (B组n =30 )。两组用药相同。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腰痛、腿痛及直腿抬高试验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以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腿痛、直腿抬高试验等变化有显著差异 (P <0 .0 1)。A组患者腰痛、腿痛减轻较B组更明显 (P <0 .0 5 )。结论 两组均能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前腔导管介入注药较传统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
- 王锁良吕建国张永乾刘珊珊张居仁卜志英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欧乃派克
-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 2001年
- 带状疱疹(H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病人,因疼痛剧烈而迫切需要镇痛治疗。我院对58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例,经采用神经阻滞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今报告如下。
- 王锁良
- 关键词: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镇痛治疗中老年病人
-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
- 2024年
- 骨关节炎(OA)是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之一,其特征是慢性疼痛和活动能力丧失,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OA的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规范OA的诊断及治疗,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的《中国骨关节炎指南(2018、2021年版)》基础上,参考最新文献和大量高质量证据,结合我国疼痛医学和传统医学的诊疗经验,提出“依据OA的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并对“OA阶梯化治疗”等级进行优化。经多次讨论、审稿以及专家匿名投票,制定了《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以期为OA的诊疗提供最新的规范化方案,实现“防治慢性疼痛疾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目标。
-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专家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黄东冯泽国胡蓉李艳华梁立双刘庆刘堂华马柯王林王锁良杨晓秋张小梅张英刘延青
- 关键词:骨关节炎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