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钊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造血
  • 5篇造血干
  • 5篇造血干细胞
  • 4篇异基因
  • 4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起搏
  • 4篇基因
  • 4篇干细胞移植
  • 3篇心律
  • 3篇异基因造血干...
  • 3篇植入
  • 2篇动脉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异基因造血干...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三尖瓣
  • 2篇三尖瓣反流

机构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深圳诺康医疗...

作者

  • 14篇王钊
  • 7篇樊晓寒
  • 6篇冯四洲
  • 5篇李晓飞
  • 5篇韩明哲
  • 4篇杨栋林
  • 4篇魏嘉璘
  • 4篇张荣莉
  • 4篇姜尔烈
  • 4篇何祎
  • 4篇杨欣
  • 3篇黄勇
  • 3篇庞爱明
  • 3篇张苏东
  • 3篇张利宁
  • 2篇马巧玲
  • 2篇张硕
  • 2篇陈欣
  • 2篇周卢琨
  • 2篇宁小晖

传媒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除颤电极植入部位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除颤电极在右心室不同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植入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198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完善超声心动图,根据三尖瓣反流面积分为无、轻、中、重度四级。术后三尖瓣反流进展定义为: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的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基线提高至少一个等级。按除颤电极植入部位分为间隔部电极组和心尖部电极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除颤电极植入部位对于三尖瓣反流进展是否存在影响。结果:198例患者平均年龄(57.1±12.1)岁,其中125例患者植入ICD,73例患者植入CRT-D。间隔部电极组115例(58.1%),心尖部电极组83例(41.9%),基线存在中-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共28例(14.1%)。中位随访12(9,16)个月,共有48例(24.2%)患者出现三尖瓣反流进展,其中间隔部电极组28例(24.3%),心尖部电极组20例(24.1%),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进一步分析显示,24例(12.1%)患者在随访期间进展为中-重度三尖瓣反流,其中间隔部电极组16例(13.9%),心尖部电极组8例(9.6%),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同时,两组患者随访时的三尖瓣舒张期流速和三尖瓣舒张期跨瓣压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曲线生存分析显示两组三尖瓣反流进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14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除颤电极植入间隔部并未增加三尖瓣反流进展的发生风险(HR=0.55,95%CI:0.29~1.02,P=0.07)。结论:ICD除颤电极的植入位置与术后三尖瓣反流进展可能并不相关。
王世栋王钊朱浩杰刘志敏樊晓寒
关键词:三尖瓣反流心尖部
左束支区域起搏可改善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旨在观察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纠正右束支阻滞(RBBB)的临床效果及心电图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入院有心室起搏指征,存在基线RBBB图形且QRS波群时限≥120 ms、左心室射血分数>50%并接受LBBAP的患者,分析LBBAP纠正RBBB的临床效果及心电图特点。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平均年龄(63.6±10.5)岁。LBBAP成功者共30例(90.9%),其余3例患者为左心室间隔部起搏。通过调整起搏极性与输出电压,多数患者QRS波群时限较治疗前得以缩窄[(118.2±10.3)ms vs.(142.9±12.1)ms,P<0.001],其中20例(60.6%)实现RBBB完全纠正(QRS波群时限<120 ms),11例(33.3%)实现RBBB部分纠正(QRS波群时限较基线缩窄,但QRS波群时限≥120 ms)。根据V1导联的QRS波群形态,可将RBBB纠正后的心电图图形大致分为4种类型,包括Qr型、QR型、qR型与QS型,其中以Qr型最为常见(n=15,48.4%)。而基线呈现qR型的RBBB患者LBBAP纠正成功率更高(n=5,62.5%)。结论:LBBAP可有效纠正RBBB,显著缩短QRS波群时限,心电图V1导联QRS波群图形以Qr型最为多见,术前V1导联呈现qR型的RBBB患者LBBAP纠正成功率更高。
王钊李晓飞朱浩杰樊晓寒
关键词:右束支阻滞起搏
针对医务人员干预以改善社区居民血压控制水平的Meta分析
2018年
目的:高血压是目前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一位原因,社区作为高血压控制的主战场,探索在社区环境血压控制的有效方法非常重要。本文将综述社区环境下针对医务人员干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索其是否可改善血压控制水平。
王钊王秀玲姚焰
关键词:收缩压社区环境医务人员降压治疗
植入起搏器治疗患者缓慢性心律失常类型的性别差异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探讨植入起搏器患者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植入起搏器年龄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一病区连续收治的因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治疗的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整体、青中年组(18~59岁)和老年组(≥60岁)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及起搏器植入平均年龄的性别差异。结果研究入选1431例植入起搏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年龄(68.1±13.1)岁,年龄范围19~96岁,男680例(47.5%,680/1431)。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存在性别差异:女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患者[60.1%(451/751)对41.2%(280/680),P<0.001],房室传导阻滞[23.3%(175/751)对32.5%(221/680),P<0.001]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伴长间歇或慢心室率的比例[9.6%(72/751)对14.6%(99/680),P=0.004)]显著低于男患者。青中年组和老年组中均存在相似的性别差异。②植入年龄存在性别差异:青中年组中,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接受起搏器治疗的女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男患者[(53.0±7.1)岁对(49.7±10.3)岁,P=0.037];老年组中,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75.9±7.0)岁对(72.2±6.4)岁,P=0.012)]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伴长间歇或慢心室率[(74.5±8.4)岁对(70.8±6.9)岁,P=0.007)]接受起搏器治疗的男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女患者。结论植入起搏器治疗患者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类型构成比以及部分类型的植入年龄上存在性别差异。
杨一桢李晓飞王钊宁小晖刘志敏华伟姚焰樊晓寒张澍
关键词:性别因素缓慢性心律失常
移植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细胞因子IL-2、IL-6、TNF-α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17例SAA接受allo-HSCT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总体生存率(OS)、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细胞因子水平与OS及主要移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的SAA患者包含同胞HLA全相合allo-HSCT 78例(66.7%),非亲缘供者allo-HSCT 12例(10.2%),单倍体相合供者alloHSCT 27例(23.1%)。所有患者5年OS率为76.0%(95%CI:64.4%-87.5%)。a GVHD累积发生率为49.6%(95%CI:40.4%-58.8%);c GVHD累积发生率为31.6%(95%CI:23.1%-40.2%)。接受同胞HLA全相合allo-HSCT的患者,其5年OS率明显优于替代供者(82.3%±6.6%vs 61.3%±11.7%)(P<0.05)。HLA匹配程度、供者年龄、移植后巨细胞病毒/EB病毒(CMV/EBV)血症是影响a GVHD发生的重要因素。移植前血清IL-6增高的患者,移植后血小板植入较快(14.6±1.8 vs 18.3±2.6 d)(P=0.05);血清TNF-α增高的患者,移植后CMV/EBV血症发生率较低(37.8%±11.1%vs 58.8%±16.8%)(P=0.029)。结论:HLA匹配同胞供者allo-HSCT是SAA患者有效治疗手段;供者选择仍然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移植前血清IL-6和TNF-α水平增高可能预示allo-HSCT后患者血小板植入加快,CM V/EBV血症发生率减低。
王钊施圆圆杨欣张苏东张利宁杨栋林何祎张荣莉姜尔烈魏嘉璘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细胞因子
大动脉转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动脉转位患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类型、特征及其他心律失常合并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45例合并AVB的大动脉转位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大动脉转位类型、超声Van Praagh分型、外科术前/术后发生AVB情况,其他心律失常的分布、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45例患者平均入院年龄(30.6±18.7)岁,发现AVB时的年龄为(26.3±17.9)岁。发生AVB的大动脉转位患者以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为主,占75.6%(34例),24.4%(11例)为右位心;超声Van Praagh分型多为SLL型占75.6%(34例),13.3%(6例)合并窦性心动过缓,11.1%(5例)合并房性心动过速,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者均占6.7%(各3例),2.2%(1例)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外科术前/术后出现AVB者为24/21例。35例植入起搏器患者中随访30例,平均随访时间(5.8±6.5)年,死亡7例,其中6例(6/30,20.0%)患者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1例患者在起搏器导线断裂后猝死。10例未植入起搏器患者中随访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9.7±6.6)年。1例三度AVB患者拒绝植入起搏器,出院6年后猝死,3例三度AVB和3例一度AVB的患者无变化,2例二度AVB的患者进展为高度或三度AVB。结论:发生AVB的大动脉转位患者以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为主,少数为右位心,可合并多种心律失常。外科术前、术后出现AVB的患者大致各占一半,起搏器治疗可预防猝死,但心力衰竭死亡率达20.0%。
张硕李晓飞王钊宁小晖樊晓寒
关键词:大动脉转位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
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allo-HSCT治疗的39例难治/复发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后总存活率、无病存活率及复发率,并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移植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数为13(11~20)天,血小板植入时间中位数为16(10~58)天.移植后25例(64.1%)受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11例(31.4%)发生慢性GVHD.随访时间中位数为9.1(1.6~93.8)个月,11例(28.9%)受者存活,10例(26.3%)无病生存,21例(53.8%)复发.移植后预期2年总存活率为(30.0±8.0)%,2年无病存活率为(26.7±7.7)%,2年累积复发率为56.63% (95% CI37.84%~71.71%),2年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9.7% (95 %CI 8.3%~34.5%).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前骨髓原始细胞比例≥20%或外周血可见原始细胞的患者移植后总存活率(HR=11.91,P=0.003)、无病存活率(HR=10.75,P=0.002)明显较低,而复发率(70.83%与20.22%,P=0.002)明显较高.移植后发生Ⅱ~Ⅳ度aGVHD的患者移植后总存活率(HR=3.18,P=0.039)也较差.结论挽救性allo-HSCT可使部分难治/复发AML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移植前降低肿瘤负荷对减少复发和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张利宁张苏东杨栋林张荣莉何祎翟卫华庞爱明黄勇魏嘉璘姜尔烈王钊刘丽赵元萁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70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_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alIo_HSCT的70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20岁(5-41岁)。51例接受HLA匹配同胞供者allo-HSCT(MSDallo-HSCT),其中20例行骨髓移植(BM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3.46×106/kg;31例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3.22×106/kg。19例接受替代供者allo-HSCT(ADallo-HSCT),其中10例行BM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3.10×106/kg;9例行PBSCT,输注CD34’细胞中位数为4.90×106/kg。结果70例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随访时间为35.5个月(1~119个月),预期5年总体存活率(0s)为(79.0±5.1)0A。51例MSDallo-HSCT受者移植后15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0例发生慢性GVHD,6例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51例中死亡7例,5年OS为(85.0±5.4)%。19例ADallo-HSCT受者移植后12例发生急性GVHD,7例发生慢性GVHD,1例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19例中死亡7例,5年OS为(63.2±1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PBSCT(P=0.049)、移植后发生严重(II~Ⅳ度)急性GVHD(P=0.025)、严重感染(侵袭性真菌病或巨细胞病毒)(P=0.05)显著降低SAA患者allo-HSCT后疗效。结论Allo-HSCT是治疗sAA患者的有效手段,尤其MSDallo-HSCT疗效显著,但在无HLA匹配同胞供者的SAA患者中也可选择ADallo-HSCT作为替代治疗。采用BMT能有效预防移植后严重(II~Ⅳ度)急性GVHD及严重感染(侵袭性真菌病或巨细胞病毒),对于提高SAA患者allo-HSCl了宁效至关重要。
陈欣魏嘉璘黄勇何祎杨栋林姜尔烈马巧玲庞爱明张荣莉姚剑峰周卢琨林小婷申昱妍杨欣王钊冯四洲韩明哲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供者同胞
去甲基化药物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去甲基化药物(HM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目前,MDS患者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应用HMA作为桥接治疗是减少该病患者肿瘤负荷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同时,研究显示,MDS患者于接受allo-H SCT后应用HMA,对于预防及延缓疾病复发具有一定作用.笔者拟就MDS患者在接受allo-HSCT前、后应用HM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王钊冯四洲
关键词:去甲基化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左束支区域起搏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对三尖瓣反流(TR)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本团队行LBBAP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按反流束面积/右心房面积比值的半定量法评估TR级别为无、轻、中、重度TR。TR进展定义为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的TR程度较术前进展至少一个等级。TR改善定义为随访超声心动图评估的TR程度较术前改善至少一个等级,中度或重度TR判断为有临床意义TR。结果:入选331例患者,303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63±4.57)个月。303例完成随访患者平均年龄(62.5±14.3)岁,男性167例(55.1%)。术前轻度以上TR患者137例(45.2%),包括102例轻度TR、26例中度TR和9例重度TR;术后随访发生TR患者126例(41.6%),包括97例轻度TR、24例中度TR和5例重度TR。术后TR无进展患者260例(85.8%),术后TR改善患者57例(41.6%),TR进展患者43例(14.2%),包括TR进展1级42例(13.9%)、进展2级1例(0.3%)。术后14例(4.6%)患者进展为有临床意义TR,术后出现新发TR患者29例(9.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房颤动是LBBAP后TR进展的危险因素(OR=2.749,95%CI:1.404~5.380,P=0.003);持续性心房颤动是导致术后出现有临床意义TR的危险因素(OR=7.212,95%CI:1.928~26.969,P=0.003)。结论:LBBAP可改善部分患者术前TR,少部分患者LBBAP后发生TR进展。心房颤动可能是LBBAP术后TR进展的影响因素。
王倩李晓飞王钊朱浩杰樊晓寒
关键词:三尖瓣反流生理性起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