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β(IFN-β)的表达及其对SAH后早期脑损伤的影响,探讨SAH后早期脑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采用枕大池自体动脉血二次注血法制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SAH组和给药组,每组12只。对照组枕大池穿刺后注入生理盐水,SAH组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给药组在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后静脉注入Erito-ran(E5564,1.5 mg/kg)。每天行神经功能评定。取右侧海马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PCR)检测TLR4、TNF-α和IFN-β的mRNA表达。结果 SAH组中TLR4、TNF-α和IFN-β的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给药组TLR4、TNF-α和IFN-β的mRNA表达量较SAH组明显下降(P<0.05)。SAH组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明显严重(P<0.05),给药组经E5564干预后神经功能较SAH组得到改善(P<0.05)。结论 TLR4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而E5564对这一信号通路的抑制可减轻SAH后的脑损伤。
- 王超杨智勇路华王东张胜平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 TLR4信号通路在脑卒中后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脑卒中发病后所致脑损伤是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脑卒中后的炎症反应是导致脑损伤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研究提示TLR4信号通路在脑卒中后炎症性脑损伤的形成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故本文主要就TLR4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脑损伤形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超路华杨智勇
- 关键词:脑卒中TLR4信号通路
- Eritoran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兔基底动脉IL-1β、TNF-α和IFN—βmRNA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eritoran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兔基底动脉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仪(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B(interferon-β,IFN—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SAH组(n;12)、生理盐水组(n=12)和eritoran组(n=12)。采用枕大池自体动脉血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等量置换脑脊液,SAH组置换脑脊液后立即注入等量自体非肝素化动脉血,eritoran组在每次经枕大池注血后立即静脉注射eritoran(1.5mg/kg)。进行摄食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底动脉IL-1β、TNF—α和IFN-βmRNA表达。结果Efitoran组进食评分[(1.20±0.41)分对(2.20±0.61)分;t=53.073,P=0.00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6±0.32)分对(2.60±0.08)分;t=306.431,P=0.001]、IL-1β[(1.22±0.48)对(2.38±0.06);P=0.000]、TNF-α[(1.39±0.07)对(3.32±0.21),P=0.000]和IFN-β[(1.51±0.08)对(2.18±0.05).P=0.000]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SAH组。结论Eritoran可下调SAH兔基底动脉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FN-βmRNA表达,增加摄食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 王东杨智勇路华王超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白细胞介素-1Β干扰素-Β基底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