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鹏
- 作品数:91 被引量:48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新生儿非发酵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非发酵菌的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新生儿住院患儿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采用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系统及药敏配套的GN卡和GNl3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921株非发酵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和胃液,共占86.5%;其在临床病区分布中以重症监护病房为主,占82.3%;检出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共占83.8%;39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氨曲南、美洛西林的耐药率〉15.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5.0%;276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美洛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达100.0%、环丙沙星的耐药率〈17.0%;98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2.0%~1.0%。结论非发酵菌是新生儿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菌之一,加强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状况,对预防和治疗非发酵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金正江胡洪波李佩瑶易路王维鹏
- 关键词:新生儿非发酵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 补肾活血方对小鼠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胡兴文王维鹏洪媛杨华秦柳
- 针刺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临床妊娠结局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通过针刺介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观察针刺改善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作用效果,并以血清和卵泡液相关生殖激素、细胞因子和子宫内膜状态为指标探索针刺改善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93例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96例)与对照组(97例)。两组病例均采用短效Gn RH-a长方案降调节垂体功能,垂体降调节后采用Gn促排卵,针刺组自Gn启动日开始针刺,每日1次,至移植后7天。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清和卵泡液内FSH、LH、E2、P、T、PRL等生殖内分泌激素和IGF-2、IL-1β、IL-6、LIF、TGF-β1、VEGF、TNF-α相关因子水平,以及子宫内膜状态和临床妊娠情况。结果针刺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 70%(79/185)、61. 70%(58/94),对照组分别为32. 04%(58/181)、44. 68%(42/94),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针刺组h CG注射日E2、P、T水平降低,OPU日E2、P及ET日E2水平降低(P <0. 05),卵泡液中E2含量升高而P含量降低(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OPU日血清及卵泡液中TNF-α水平降低,IGF-2、IL-1β、IL-6、LIF、TGF-β1、VEGF水平升高(P <0. 05,P <0. 01),ET日血清TNF-α水平降低,IGF-2、IL-1β、IL-6、LIF、TGF-β1、VEGF水平升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子宫内膜形态显著改善(P <0. 05)。结论针刺可显著改善IVF-ET临床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可以调节血清和卵泡液相关生殖激素(E2、P、T)、细胞因子(IGF-2、IL-1β、IL-6、LIF、TGF-β1、VEGF和TNF-α)和子宫内膜形态有关。
- 金志春郑洁夏敏孙虹刘杰杨青张明子胡兴文雷亚兰文晓凤王维鹏张纯吴璇何联姚娟张倩艾华
- 关键词:针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生殖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
- 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741例妻O型Rh阳性夫非O型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对其中286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即ABO血型鉴定、Coomb's试验、游离和释放试验),以了解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高低与ABO-HDN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2741例O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64、128、256和≥512各组分别占61.9%、17.0%、12.6%、6.1%和2.4%。286例母婴血型不合且有ABO-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共有71例HDN阳性,占24.8%;孕妇IgG抗-A(B)效价为64、128、256和≥512各组HDN阳性率分别为10.7%、28.3%、44.9%和64.3%(P<0.01)。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高低与ABO-HDN的发生率成正相关,产前进行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非常必要。
- 王维鹏陆丹夏剑波
- 关键词:抗体效价新生儿溶血病抗-A(B)
- 母血中胎儿游离核酸检测在诊断胎儿非整倍体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3年
-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是常见且严重的染色体异常类出生缺陷。目前常用的侵入性检查方式因存在诸多弊端而被部分孕妇拒绝。在过去的15年中,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核酸的研究进展使得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成为可能。而最近胎儿与母体表观遗传学差异及胎儿特异性RNA的发现使得这项技术摆脱了胎儿性别的限制。随着数字PCR及大规模平行测序等新技术的运用,胎儿非整倍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了提高。本文综述了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 姚妍怡王维鹏宋婕萍
- 关键词:血浆游离核酸胎儿非整倍体无创性产前诊断
- 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解脲支原体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王维鹏潘南胜何江林刘传楠
- 关键词: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技术解脲支原体
- 血清中游离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游离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情况。方法血清加DNA提取液处理后检测的DNA作为总的HBVDNA,血清加蒸馏水直接检测的DNA作为游离的HBV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NA,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标本的ALT和AST。结果30例标本中,有27例标本检出有游离HBV DNA,检出率为70.0%,总HBVDNA在105数量级以上(包括105数量级),均检出有游离HBV DNA。总HBV DNA平均载量为(1.6±3.1)×108copies/ml,游离HBVDNA平均载量为(4.8±8.2)×106copies/ml,游离HBV DNA与总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545,P<0.05)。在30例中,有20例肝功能正常,有10例肝功能不正常。在肝功能正常组中有14例检出有游离HBVDNA,检出率为70.0%(14/20);在肝功能不正常组中有7例检出有游离HBV DNA,检出率为70.0%(7/10);两组检出的游离HBV DNA平均含量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当总HBVDNA在105数量级以上(包括105数量级),血清中就含有游离HBV DNA,与总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游离的HBVDNA的释放与肝细胞是否受损没有关系。
- 胡兴文王维鹏石祖亮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游离核酸肝功能
- 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脑脊液蛋白的性能评价性能评价
- 目的对7170-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脑脊液蛋白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系统研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连苯三酚红钼铬合法(A法)测定脑脊液蛋白(CSF-TP)的精密度、灵敏度,并比较其与硫酸钠-磺柳酸比浊法(B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 席金瓯王维鹏
- 关键词:脑脊液蛋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病毒前S2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王维鹏夏剑波
- 新生儿晚期黄疸人巨细胞病毒gB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gB基因型的分布,探讨HCMVgB基因多态性与黄疸之间的关系。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本院新生儿科98例晚期黄疸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gB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利用HinfⅠ和RsaⅠ对g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 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HCMV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0.6%。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gB1型15株(50%),gB2型5株(16.7%),gB3型9株(30.0%),gB1/3混合型1株(3.3%)。以HCMV实验室标准株AD169作为参考,将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gB1型同源性为94.7%~95.0%,gB2型同源性93.1%~93.4%,gB3型同源性94.7%,gB1/3型同源性93.7%。RFLP分析将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分型结果与种系进化树分型一致。结论 HCMV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晚期黄疸的原因之一;gB基因的DNA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晚期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以gB1、gB3型为主。
- 王维鹏胡洪波魏中南彭巧英胡兴文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GB基因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