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珊珊

作品数:23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静脉
  • 8篇下肢
  • 8篇溃疡
  • 7篇下肢静脉
  • 6篇乳腺
  • 6篇中医
  • 6篇微波
  • 6篇疗效
  • 5篇增生
  • 5篇乳腺增生
  • 5篇腔内
  • 5篇中药
  • 5篇微创
  • 5篇下肢静脉性溃...
  • 5篇临床疗效
  • 5篇静脉性
  • 5篇静脉性溃疡
  • 4篇治法
  • 4篇外治
  • 4篇外治法

机构

  • 23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王珊珊
  • 22篇王小平
  • 15篇王群
  • 14篇张宇
  • 12篇蔡惠群
  • 8篇粟文娟
  • 5篇王徐红
  • 4篇蔡慧群
  • 3篇常征
  • 3篇靳汝辉
  • 3篇龙思敏
  • 3篇王英
  • 1篇吴菊生
  • 1篇车京梅
  • 1篇陈华
  • 1篇张康颖
  • 1篇张洁
  • 1篇杨晓英
  • 1篇董丽琴
  • 1篇赵志国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家庭用药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康复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水电医学
  • 1篇第三届全国血...
  • 1篇第十六次全国...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小叶增生筛选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乳腺小叶增生筛选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苯甲酸雌二醇序贯黄体酮肌肉注射复制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治疗组予乳腺小叶增生筛选方外用,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比较,通过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结果:适应性饲养阶段,3组大鼠动情周期持续时间及各阶段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造模阶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动情周期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各阶段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部分大鼠动情间期消失。治疗阶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时间仍然延长(P<0.05),其中动情前、动情期时间持续延长(P<0.05);治疗组大鼠的动情周期时间比模型组缩短(P<0.05),其中动情间期时间显著缩短(P<0.05),动情间期消失的情况得到改善(P<0.05)。结论:通过雌二醇序贯黄体酮肌肉注射可成功复制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乳腺增生病大鼠表现为动情周期持续时间延长,部分大鼠动情间期消失。提示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与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有关。外用乳腺小叶增生筛选方可加速乳腺增生病大鼠复旧,使延长的动情周期缩短。
缪霓王群王珊珊贡翊斐王小平蔡惠群张宇
关键词: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动情周期
小叶增生方外用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病理形态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小叶增生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乳腺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序贯黄体酮肌肉注射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模型建立后予外用中药贴敷第3对乳房,观察给药13 d后各组大鼠乳头直径及大鼠乳腺腺泡面积、导管内径的变化。结果:给药13 d后,给药组大鼠乳头直径缩小(P<0.05),各组大鼠乳腺组织形态均恢复正常,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叶增生方外用能够促进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乳头直径缩小,但对乳腺病理形态未显示出调节作用。
龙思敏王群王小平蔡惠群王珊珊张宇
关键词:乳腺增生外治法
微波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
目的:评价微波血管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效果。 方法:本组613例(878条肢体),其中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427条肢体,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317条肢体,伴有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136条肢体。全组中828条...
王小平粟文娟张宇王珊珊王群张洁张康颖蔡惠群
关键词: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微创治疗
文献传递
微波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被引量:46
2006年
目的比较微波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与优缺点。方法治疗组采用微波血管腔内凝固封闭大隐静脉结合属支曲张静脉穿刺凝固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静脉剥脱手术方法。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患肢美观、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血管腔内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微创、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美观、疗效好、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捷等优点。
王小平粟文娟王珊珊宋武王群张宇
关键词:激光凝固术
微波微创技术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由于下肢静脉病变继发的小腿部皮肤溃疡,属中医"臁疮"的范畴。因其愈合周期长、易反复发作,年老患者常伴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所以单一的西医、中医治疗方法均不能取得理想疗效。采用微波微创技术结合中医外治法...
王小平粟文娟王群靳汝辉张宇蔡慧群王珊珊王英
文献传递
“十伤灵”中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古验方"十伤灵"中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诊断为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十伤灵"中药膏外涂于患处,对照组使用3%阿昔洛韦软膏外涂于患处,2组给药均为2次/d,疗程12 d,观察两种外用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92.11%VS68.42%)、总有效率(97.37%VS 78.94%)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止疱、结痂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神经后遗痛1例,对照组出现后遗神经痛5例。2组均未发生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十伤灵"中药膏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王徐红王小平陈奎铭蔡惠群王群张宇王珊珊
关键词:带状疱疹蛇串疮中药膏
消斑方内服外洗治疗黄褐斑6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斑方对黄褐斑患者面部色斑及伴随的气阴不足、肺胃郁热所致的5个常见临床症状的影响,评价以益气阴、清肺胃、解郁热立法组方的消斑方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60 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
王珊珊
关键词:黄褐斑中药治疗内服外洗治疗临床疗效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黄褐斑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系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多为对称性,边界清楚的淡褐色、咖啡色或淡黑色斑片,女性多发,具有病程缓慢,倾向复发的特点。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未完全清楚。
王珊珊王小平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进展色素沉着性风燥逍遥散加减消斑汤黧黑斑
带状疱疹,伺机而发
2015年
说起水痘,小朋友们都不陌生,而说起带状疱疹,很多老年人都对其头疼不已,不仅易复发,而且发病时疼痛难忍。殊不知,这两种都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大多数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而很多成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为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
王小平王珊珊
关键词:带状疱疹病毒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呼吸道黏膜水痘感染后
“十伤灵”中药膏对难愈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疡面愈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十伤灵"对难愈性模型大鼠溃疡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创灼膏组(CZ组)、十伤灵组(SS组)、模型组。其中36只大鼠背部制造难愈性溃疡,分别将药物涂抹在各组大鼠背部创面处。于造模后7 d、14 d分别取材通过Nagelschmidt法观察对比各组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皮肤创面bFGF及其受体bFGFR的表达量;利用显微镜图像分析仪结合Nagelschmidt法,测量疤痕组织切片中成纤维细胞形成的瘢痕面积。结果:实验第7天、第14天,各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4天,模型组、创灼膏组和十伤灵组bFGF值均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创灼膏组和十伤灵组bF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7天,模型组、创灼膏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多于空白组(P<0.05),而十伤灵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创灼膏组和十伤灵组成纤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4天,模型组、创灼膏组的成纤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伤灵组成纤维细胞数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十伤灵"对大鼠背部的难愈性溃疡面有促进修复作用。
贡翊斐王小平蔡惠群王群杨晓英粟文娟张宇王珊珊
关键词:难愈性溃疡创灼膏BFGF疤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