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洁
-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GF-β1/iNOS在Tca8113细胞系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在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和iNOS在舌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中TGF-β1和iNOS的蛋白、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SP免疫组化检测到TGF-β1/iNOS蛋白在舌鳞癌Tca8113细胞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RT-PCR检测到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中TGF-β1/iNOS的mRNA条带明显。结论:TGF-β1/iNOS的蛋白和mRNA在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中同时呈高水平表达。
- 白植宝陈伟良王永洁王友元黄磊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舌鳞癌TCA8113细胞
- 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功能性修复下唇部分缺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下唇部分缺损的功能修复方法。方法对7例下唇癌患者做手术切除,形成的唇全厚缺损(缺损长度为下唇1/3至2/3)用颏神经血管束为蒂的颏部V-Y岛状推进瓣修复。结果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全部成活,术后3个月至1年随访,无肿瘤复发,唇外观良好,修复的下唇肌功能和感觉正常。结论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是下唇部分缺损功能性修复的理想方法。
- 陈伟良王永洁白植宝黄志权
- Justy Ⅱ应用于急性根尖周脓肿牙齿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研究JustyⅡ根尖定位仪应用于急性根尖周脓肿牙齿的测量准确性。方法:选取患急性根尖周脓肿的牙齿30颗,共30个根管,分别在根管溢脓、0.9%NaCl、3%H2O2、17%EDTA冲洗的情况下测量工作长度。四组均与根充后摄X线片确定的工作长度比较。记录在四种条件下JustyⅡ测量的准确率,进行Pearson"2检验。结果:JustyⅡ在四种条件下测得结果的准确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JustyⅡ应用于急性根尖周脓肿牙齿仍有较高的准确性。
- 刘墨阮毅蔡华雄王永洁叶华山程慧琳
- 关键词:根尖定位仪
- 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区室化硬化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评价区室化硬化治疗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巨大面颈部静脉畸形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6~22岁,平均14.9岁)的病损,用丝线缝扎间隔成多个小区室,再用OK-4320.1mg(儿童)或0.2mg(成人)和平阳霉素4mg(儿童)或8mg(成人)对每一区室进行多次经皮注射。每2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5次。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出现明显的局部肿胀和轻微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暂时性面瘫,2周内自行恢复。经3~14个月(平均7.7个月)复查,4例病变完全消退,6例病变大部分消退,5例病变部分消退,1例病变少部分消退。全部患者肝肾功能正常,X线检查肺部无异常。结论:区室化OK-432和平阳霉素硬化治疗面颈部巨大静脉畸形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 陈伟良杨朝晖白植宝王友元黄志权王永洁
- 关键词:静脉畸形平阳霉素OK-432面颈部
- RNA干扰iNOS基因对舌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对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冻存的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复苏后,置于含1...
- 陈伟良杨岚曾曙光王永洁白植宝
- 关键词:细胞增殖活性SHRNA
- 文献传递
- 横向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缺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评价横向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缺损的可靠性。方法:27例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后组织缺损,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15例,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12例。男19例,女8例;年龄38~74岁,平均56.4岁;T1N0M0期6例,T2N0M0期19例,T3N0M0期2例。皮瓣大小为4.0cm×8.0 cm~5.0cm×11.0 cm。结果:颈阔肌肌皮瓣存活13例,3例小部分坏死,成功率为86.7%(13/15),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成功率为91.7%(11/12)。全部病例经6~24个月复查,受区功能正常,供区外形良好。局部复发1例,颈部复发2例。结论: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均适于颊黏膜中、小型缺损修复。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可能比颈阔肌肌皮瓣更为可靠。
- 陈伟良王科王永洁黄志权
- 关键词:颈阔肌皮瓣颊黏膜缺损
- 面颈胸旋转皮瓣联合颞肌筋膜瓣修复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手术后颊部洞穿缺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评价面颈胸旋转皮瓣复合颞肌筋膜瓣修复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手术后颊部大面积洞穿缺损的效果。【方法】8例颊部恶性肿瘤(原发鳞状细胞癌4例,复发鳞状细胞癌和皮肤基底细胞癌各2例)扩大手术切除术后,分别用颞肌筋膜瓣和面颈胸旋转皮瓣修复颊部黏膜皮肤缺损。【结果】无感染,无失败病例,外形满意。经6个月至24个月随访,有1例肿瘤复发,全部病者存活。【结论】面颈胸旋转皮瓣复合颞肌筋膜瓣修复颊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洞穿缺损的效果理想。
- 张树标陈伟良杨朝晖黄志权王永洁李劲松张彬
- 关键词:颞肌筋膜瓣
- 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探讨被引量:30
- 2007年
- 目的评价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用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18例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28~90岁。舌鳞癌7例、颊黏膜鳞癌4例、腭鳞癌3例、口咽癌和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各2例。肌皮瓣面积最小为4.0 cm×12.0 cm,最大为5.0 cm×15.0cm。结果 17例肌皮瓣存活,1例缺血坏死。肌皮瓣受区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瘢痕隐蔽。经术后6~18个月,平均11.8个月随访,1例术后10个月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是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 陈伟良杨朝晖黄志权王友元王永洁李劲松
- 关键词:口腔肿瘤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 鳃裂畸形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分析颌面颈部鳃裂畸形的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鳃裂畸形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鳃裂畸形女性多见,占63%;最常发生在第二鳃裂,占47%;67%临床表现为囊肿;治疗以手术为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鳃裂畸形的复发率依次为14%、20%、33%、33%;感染病例术后复发率为32%,而无感染病例随诊未出现复发。[结论]鳃裂畸形手术切除疗效确切,病灶感染增加复发的可能,准确的分类诊断利于手术彻底切除,未发现鳃裂残留组织恶变。
- 王永洁陈伟良曾韵洁潘朝斌叶剑涛
- 关键词:鳃裂畸形鳃裂囊肿鳃裂瘘
- 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晚期舌癌根治术后缺损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联合修复晚期舌癌根治术后软硬组织大型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累及同侧口底和下颌骨并越过中线的晚期舌癌患者实施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开胸切取以胸肩峰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带肋胸膜的肋骨(第5肋)-胸大肌复合瓣即刻修复根治术导致的全舌、口底和下颌骨大型复合组织缺损,其中胸大肌肌皮瓣用以重建全舌和口底,肋骨瓣则用以修复患侧下颌骨。结果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肋骨-胸大肌复合瓣全部成活,术后口腔、颈部和胸部创面均一期愈合。重建全舌、口底和面下部形态良好,上下颌咬合关系正常,下颌骨无偏斜,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带肋胸膜的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修复口腔颌面大型软硬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开胸切取肋胸膜不会导致患者术后胸廓运动和呼吸功能异常及其他胸肺部并发症,而且制备简便,带肋胸膜确保了肋骨-胸大肌复合瓣中肋骨的血运。
- 潘朝斌李劲松黄洪章黄志权赵小朋张彬杨朝晖王永洁
- 关键词:舌肿瘤肋骨胸膜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