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树海

作品数:40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诗歌
  • 10篇佛禅
  • 7篇诗风
  • 4篇诗歌创作
  • 4篇佛教
  • 3篇唐诗
  • 3篇黄庭坚
  • 2篇韵味
  • 2篇之于
  • 2篇山水
  • 2篇诗格
  • 2篇宋诗
  • 2篇禅悦
  • 2篇文学
  • 2篇明代
  • 2篇考辨
  • 2篇弘一
  • 2篇弘一法师
  • 2篇法师
  • 2篇佛理

机构

  • 39篇吉林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财经大学
  • 2篇长春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吉林省社会科...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39篇王树海
  • 5篇刘春明
  • 3篇王永丹
  • 3篇柳东林
  • 2篇宫波
  • 2篇肖菲
  • 2篇朱丽华
  • 2篇曲成艳
  • 1篇刘雪梅
  • 1篇王玉姝
  • 1篇李谷乔
  • 1篇王凤霞
  • 1篇柳旭
  • 1篇聂垚
  • 1篇张艳姝
  • 1篇王艳玲
  • 1篇赵宏
  • 1篇杨威
  • 1篇李文兴
  • 1篇林媛媛

传媒

  • 8篇吉林大学社会...
  • 4篇华夏文化论坛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艺评论
  • 2篇北方论丛
  • 2篇古籍整理研究...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东疆学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佛禅语言诗性化考辨——“诗俏禅门”再认识
2010年
《诗俏禅门原微》曾论到:“在文学家族的众多成员里,没有哪一种体裁样式像诗那样始终伴随着佛教的兴盛衰歇。尤其是在佛教的中国化完成之后,诗歌益发走俏禅门,乃至成为禅家传达佛理、表珊晤境、证悟生命不可或缺的‘法器’。”当时只是察到三个主要的原因,十几年过去,随着研究的深入,眼界的扩展,之于佛禅语言诗性化问题仍欲“不离文字”,倾诉言说。
王树海刘春明
关键词:诗性佛禅再认考辨文学家族体裁样式
由“禅悦”到“逃禅”——唐代后期诗风的人工气息
2009年
唐代诗歌深受佛禅思想影响,唐前期诗人深得禅宗思想真意,诗歌从容淡定,体现"禅悦"诗风。唐后期诗人把禅宗思想作为逃离现实的寄托,刻意追求,诗歌有了明显的人工痕迹,形成"逃禅"诗风。贾岛的"苦吟",姚合的"轻巧",以及马戴、李频等人的诗歌,呈现一种唐末期的"衰飒"之气。
柳东林王树海
关键词:禅悦逃禅苦吟轻巧
苏轼诗风及其“禅喜”旨趣辨证被引量:3
2009年
苏轼诗风得佛禅霑润,其具象美学特征表现为"天地一如,雄视百代"之雄奇;"若醉若醒,诗思超然"之飘逸;"嬉笑怒骂,活泼幽默"之诙谐;"萧散简远,澹淡清美"之淡远等,是宋诗成熟期的代表标识。苏轼"禅喜"大致可归于"有意参禅""无心证佛"之属,乃"以文字作佛事",其"禅喜"旨趣的最终指归是审美的,从此意义审视,文学艺术才是他真正的"宗教"。
王树海宫波
关键词:辨证
“闲”境美学意蕴辩难被引量:2
2015年
"闲"字古、今义区别很大,其义项指称、范畴、蕴含在转衍过程中受到自身、风俗、文化等多种动、静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考述、训释往往遮蔽了"闲"之本意,一些原本意蕴亦遭消散、流失。运用现代与传统方法、手段,参照不同的思想体系(儒、道为主),透析"闲"字"形而上"、"形而下"的两重美学境界,悉心梳理其美学意蕴、审美趣味形态的转变及其加被于后世的影响作用。究其实,"闲"所呈示的是一种风度、气格,它的表象是宁静、有所不为,其心中追求的却是无所不可为的大自在。
王树海杨威
关键词:形而下形而上美学
郑谷诗格“高”“卑”辨白
2013年
郑谷身居离乱世,"游举场十六年"(1),方于光启三年登第,此时诗人已将近不惑之年,其间的社会板荡、个人遭逢的苦辛,裨使诗人寄情山水,交游禅僧,当是极其自然,合乎逻辑的选择。诗人看得很清楚,在当时的社会里,"第"与"不第",未来都是暗淡无光的,"下第"当然是更凄惨:"落第春相困,无心惜落花。荆山归不得,归得亦无家。"(《闷题》)"及第"又怎样!诗人这样陈述:"平楚干戈后,田园失耦耕。
王树海张艳姝
关键词:诗格寄情山水诗人社会交游田园
狂禅之于汤显祖的“有情世界”被引量:1
2014年
明代佛教在经历了社会的板荡和派别的交互碰撞后,各宗呈互融之势。与此同时,在士大夫阶层中居士佛教盛行起来,李贽、袁氏兄弟、屠隆、汤显祖等都在研习禅道佛理,并在艺术创作中也多所表现。如果说明末遗民的"逃禅"之风是因明清递代的政治缘故,那么此前出现的"狂禅"风潮,则是士大夫力图解决当时诸多问题而对于佛禅的一种借助,抑或是精神困扰的一种排遣。在有明一代文学的田园中,汤显祖是一方生机勃发的芳草地,几度得到佛禅的浸溉滋润。
王树海柳旭
关键词:汤显祖狂禅
诗俏禅门原微被引量:3
1998年
在文学家族的所有成员中,唯诗歌与佛禅结缘深长。诗俏禅门原因有三:一是禅家“不立文字”和“不离文字”的深刻悖论,使其终于找到了“不确语”亦“不诳语”的诗歌,诗歌那种似无指证的含混性,正是禅家旨意得以传达又免除了尴尬的那种“文字”;第二,两者在思维的直觉方式上合乎逻辑地走到了一起,诗家称“费尽心机做不成”,禅家认为“理奥绝思量”,他们都借重于直觉把握世界,诉诸“妙悟”而“不涉理路,不落言銮”;生命传达的诱惑以及为这种诱惑所驱使的生命之实行精神,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浑整的第三教外原因。
王树海
关键词:直觉
佛禅与五代的诗风变易
2010年
五代自开平肇始至显德终止,前后五十多年里"五易其国而八姓"。之于禅宗,却是一个休养生息的时代,他们在邦国林立的乱局中,各得其所,得大发展;诗人抑或准诗人避乱隐市、逃禅潜佛,各诣所适,客观上为诗风的变迁准备着种种可能,酝酿着种种机缘;作为山水田园一脉的过渡环节,殊觉卑弱,甚至当不起过渡的责任,然而,这毕竟是诗史必经的一段,承续着既往联系着未来。
王树海刘春明
关键词:佛禅诗风变易
开元政坛文场元帅 盛唐清澹诗风先导——试析张九龄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2014年
张九龄是开元年间政坛、文坛领袖。作为盛唐早期的重要诗人,张九龄为后世树立了清澹含蓄的诗歌风范;而作为盛唐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奖掖、提携了很多具有非凡文学才能的有识之士。经他擢拔的文学后进,如王维、孟浩然等,也因人事上的亲近,而在诗歌创作上受其影响。在唐诗发展史上,张九龄热情响应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并以其卓著的创作实绩,彰显了积极的时代精神。可以说,张九龄是盛唐诗风的先行者。
王树海李谷乔
关键词:唐诗盛唐诗风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被引量:1
2019年
新时期以来,学界对于王维及其诗风与新禅宗的关联研究颇多且取得了不俗业绩。然而旧禅宗与王维的诸多关涉,似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关注度较低。实际上,王维早年奉佛,研习旧禅宗要旨,精诚信奉,积极实践,旧禅宗对他的一生影响颇深。在生活中,王维与旧禅宗高僧交游密切,习佛理、修禅行;在政治生涯中,他选择"亦官亦隐"的方式,既入世干政,又力图获得超越以寻求自由无拘的生存状态,努力将仕进与禅隐和谐组织起来;在诗歌创作中,他善于引佛理入诗,佛理与诗歌的交互滋养令其创作出了不朽的作品,同时借助诗歌的形式展现了诗人的内心领悟,获得了精神依托。
王树海冷艳
关键词:诗歌亦官亦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