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朵勤

作品数:19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荨麻
  • 7篇荨麻疹
  • 6篇慢性
  • 6篇慢性荨麻疹
  • 5篇皮炎
  • 4篇细胞
  • 3篇大细胞
  • 3篇凝血
  • 3篇肥大
  • 3篇肥大细胞
  • 3篇斑贴试验
  • 3篇变应原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蛋白酶激活
  • 2篇蛋白酶激活受...
  • 2篇蛋白酶激活受...
  • 2篇受体
  • 2篇皮炎患者
  • 2篇螨变应原

机构

  • 19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19篇王朵勤
  • 17篇徐金华
  • 16篇唐慧
  • 8篇沈燕芸
  • 6篇胡跃
  • 2篇梁俊
  • 1篇周莲宝
  • 1篇郦斐
  • 1篇盛友渔
  • 1篇任捷
  • 1篇杨勤萍
  • 1篇钱秋芳
  • 1篇黄迎
  • 1篇陈连军
  • 1篇宋玮

传媒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上海医药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4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对14例病例的临床研究及小麦蛋白过敏原分析
唐慧朱奕锜王朵勤胡跃徐金华
24例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小麦蛋白过敏原分析
朱奕锜王朵勤胡跃徐金华唐慧
311例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邵亦心胡跃王朵勤唐慧
311例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面部皮炎患者的外源性接触性变应原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311例面部皮炎患者的斑贴试验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1例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为90.35%,其中40.84%的患者存在5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45种检测物中,列前五位的常见变应原依次为溴硝丙二醇(59.16%),硫柳汞(43.73%),氯化钴(38.59%),氯化镍(37.94%),十二醇硫酸钠(33.76%)。男女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性患者二甲苯和萘基混合物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此外,各年龄组间比较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硝丙二醇、硫柳汞、氯化钴、氯化镍及十二醇硫酸钠是面部皮炎的主要变应原,性别、年龄因素对斑贴试验阳性率无显著影响。
邵亦心胡跃王朵勤朱奕锜徐金华唐慧
关键词:面部皮炎斑贴试验变应原
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17年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明确定论。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组胺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中心环节。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和慢性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其余的相关因素有凝血功能紊乱、维生素D缺乏、假性变应原、精神因素和遗传机制等。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王朵勤徐金华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活化凝血因子Ⅶ及活化凝血因子Ⅻ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活化凝血因子Ⅶ(FⅦa)及活化凝血因子Ⅻ(FⅫa)在慢性荨麻疹(CU)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CU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50例CU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用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FⅦa及FⅫa的水平,并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情况进行分析.对43例CU患者自体血浆皮肤试验(APST)及41例CU患者作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结果与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CU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及FⅦ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前者升高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CU患者FⅫ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ST(+)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APST(-)患者(P<0.05),而ASST(+)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ASST(-)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机制与CU相关,外源性凝血途径起着作用,针对凝血机制的研究对于CU的病情评估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朵勤唐慧沈燕芸徐金华
关键词: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Ⅶ水平的检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检测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VII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VIIa的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因子VII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凝血机制可能参入慢性荨麻疹的发病。
王朵勤唐慧沈燕芸徐金华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凝血机制D-二聚体F1+2
2016年慢性荨麻疹临床进展回顾被引量:12
2017年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回顾了2016年本病临床研究的相关进展,详述如下。 1代谢紊乱在本病中的作用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病因不明,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慢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为主要致病因素,其余的相关因素有凝血功能紊乱、维生素D缺乏、食物、药物过敏、精神因素等。
王朵勤徐金华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变态反应性疾病凝血功能紊乱维生素D缺乏甲状腺疾病代谢紊乱
慢性荨麻疹与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凝血机制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被激活,产生凝血酶。凝血酶是一种蛋白酶激活受体激动剂,可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诱发荨麻疹的发生。其病情严重性随着凝血因子数量的增高而加重。抗凝药物及蛋白酶抑制剂对部分难治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概述近几年针对凝血机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王朵勤唐慧徐金华
关键词:荨麻疹血液凝固抗凝药免疫抑制剂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
2013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右鼻部皮疹伴右颜面部肿胀2月余入院,2011年4月患者鼻尖、右鼻旁无明显诱因出现3~4粒绿豆大红疹,稍高出皮面,不痛,遇热稍痒,皮疹渐扩展增大,部分融合成片,伴右侧颜面部肿胀。半月后部分皮疹出现破溃,伴渗出淡黄色液。5月至外院拟诊过敏性皮炎,予口服泼尼松(30mg/d),抗生素药1周后右面部肿胀消退。
王朵勤任捷梁俊徐金华
关键词: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过敏性皮炎抗生素药皮疹泼尼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