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叶

作品数:2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化学工程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射线衍射
  • 7篇树脂
  • 7篇陶瓷
  • 7篇X射线衍射
  • 5篇酚醛
  • 5篇酚醛树脂
  • 4篇粉体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氮化
  • 3篇氮化硅
  • 3篇多孔
  • 3篇多孔氮化硅
  • 3篇衍射仪
  • 3篇特性分析
  • 3篇热解
  • 3篇高温
  • 3篇高温氧化
  • 3篇X射线衍射仪
  • 2篇点阵常数

机构

  • 27篇航天材料及工...
  • 2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7篇王晓叶
  • 12篇冯志海
  • 11篇郑斌
  • 5篇刘亮
  • 5篇黄娜
  • 5篇孙银洁
  • 5篇陈聪慧
  • 4篇李同起
  • 4篇何凤梅
  • 3篇杨景兴
  • 3篇李仲平
  • 2篇李琦
  • 2篇周延春
  • 2篇胡继东
  • 2篇周延春
  • 1篇方胜
  • 1篇陶孟
  • 1篇杨晓光
  • 1篇王俊山
  • 1篇胡胜泊

传媒

  • 8篇宇航材料工艺
  • 2篇第十一届先进...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炭素技术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第二届聚合物...
  • 1篇第十届全国先...
  • 1篇第十三届先进...
  • 1篇第一届中国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液态粘温可控SiBC前驱体树脂的温和还原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粘温可控SiBC前驱体树脂的温和还原合成方法,包括:在三氯化硼的有机溶液中加入醇化试剂,得到部分烷氧基化的三氯化硼;在氯硅烷中加入醇化试剂,得到部分烷氧基化的氯硅烷;制备不饱和卤代烷烃的有机溶液;向格...
胡继东许艺芬李媛武静书朱世鹏王晓叶俸翔孙文婷李豫燕
多孔氮化硅高温氧化特性分析
采用TG-DSC、XRD、SEM、ICP等分析手段,对某一典型多孔氮化硅样品进行4个不同温度点的静态和微动态连续氧化试验,最高氧化温度为1400℃.结果表明:多孔氮化硅在0.1Mpa静态空气气氛下,800℃之前,氧化反应...
何凤梅陈聪慧杨景兴黄娜王晓叶
关键词:氮化硅多孔陶瓷材料
一种陶瓷硅酸镱粉体的固相反应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硅酸镱粉体的固相反应制备方法,属于固相反应制备陶瓷粉体技术领域。将Yb<Sub>2</Sub>O<Sub>3</Sub>、SiO<Sub>2</Sub>和水在室温条件下搅拌0.5-1h,使其混合均匀,将...
王晓叶周延春
文献传递
多孔氮化硅高温氧化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TG-DSC、XRD、SEM、ICP等分析手段,对某一典型多孔氮化硅样品进行4个不同温度点的静态和微动态连续氧化试验,最高氧化温度为1 400℃。结果表明:多孔氮化硅在0.1 MPa静态空气气氛下,800℃之前,氧化反应非常微弱,800℃以上可见明显的氧化反应,1 000℃以上氧化反应加剧,增重速率加快,并优先发生在表面与外部孔壁处,之后再发生在样品的内部孔隙处,氧化反应受界面处的化学动力学控制,以被动氧化为主,主要生成物是SiO2,属吸热反应。当生成的SiO2将氮化硅表面和孔壁处覆盖时,在其界面处,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或时间的延长,会生成Si2N2O,且需要注意防范样品可能出现脆性断裂情况。此外,同等温度下,动态氧化气氛将加速氮化硅的氧化,特别是多孔和粉末状样品。
何凤梅陈聪慧杨景兴黄娜王晓叶
关键词:氮化硅多孔陶瓷材料
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配比的Si和TiO2样品进行分析,通过三种定量分析方法(峰高法、积分强度法、全谱结构拟合法)进行计算,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定量分析方法中,全谱结构拟合法最优,相对误差为±2%(n=3),误...
王晓叶郑斌冯志海
关键词:X射线衍射仪数据处理
文献传递
测试样品状态对XRD法定量获取炭材料微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
2012年
为了研究XRD方法测试炭材料微结构参数时测试样品状态的影响,以沥青炭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测试样品为块状样品、常规粉末样品、微量粉末样品时的XRD谱图,并分析了以此获得的炭材料微结构参数。研究表明,块状样品测试时XRD谱峰的偏移最大,获得的炭材料的微结构参数偏离真实值最远;而微量粉末测试样品获得的XRD谱峰的偏移最小,获得的炭材料微结构参数最接近真实值。分析认为,测试过程中探测的深度越大越容易造成结果的偏差,而增加分析仪的圆周半径和减小粉末样品槽的直径与深度对获取真实的炭材料微结构参数有利。
李同起王晓叶冯志海吴宁宁李钰梅
关键词:X射线衍射炭材料微结构参数
醛/酚比对树脂固化物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
本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跟踪了氨酚醛树脂固化过程中的特征官能团的变化情况,定量分析了随醛酚比(F/P)对亚甲基和醚键红外指数的影响,并采用热失重法(TGA)评价树脂,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固化初始阶段,随固...
王晓叶李仲平刘亮王娟赵彤
关键词:亚甲基醚键热性能
文献传递
纳米和微米ZrC粉体特性研究
ZrC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和良好的抗热震性能,是一种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的高温结构材料。在高温氧化环境中,ZrC的氧化产物ZrO不但熔点高,而且具有相对低的蒸汽压和热导率。因此ZrC粉体可以用于对碳基体进行改性,作...
郑斌王晓叶孙银洁周延春
关键词:ZRC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配比的Si和TiO2样品进行分析,通过三种定量分析方法(峰高法、积分强度法、全谱结构拟合法)进行计算,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定量分析方法中,全谱结构拟合法最优,相对误差为±2%(n=3),误差最小。X射线衍射全谱拟合法是一种精确,快速的定量方法。
王晓叶郑斌冯志海
关键词:X射线衍射
原位生长法制备碳化硅晶须
介绍了一种聚碳硅烷为前躯体,碳纤维为增强体采用浸渍固化裂解直接生成SiC晶须的方法,并利用SEM和XRD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生成为β-SiC晶须。本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剂原位生成β-SiC晶须。β-S...
孙银洁王晓叶郑斌周延春
关键词:SIC晶须原位生长微观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