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莲 作品数:7 被引量:53 H指数:3 供职机构: 茂名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观察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药物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8938,P>0.05);但观察组住院天数为(15±7)d,对照组为(2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能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梁桂霞 李丹艳 王春莲关键词:急性 肾盂肾炎 心理护理 重度烧伤高热患儿碘伏消毒液湿敷的降温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碘伏消毒液创面湿敷对重度烧伤患儿高热期间降温及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以单纯随机抽样,选择97例重度烧伤体温在38.5℃以上的患儿分为碘伏消毒创面湿敷组、物理降温组、药物降温组,采用3种降温方式进行降温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碘伏消毒创面湿敷组与物理降温组疗效比较,P<0.01。碘伏消毒创面湿敷组与药物组疗效比较,P<0.01。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碘伏消毒创面湿敷组对重度烧伤患儿降温效果,伤口愈合均优于其他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春莲 黄燕萍 董永盛关键词:重度烧伤 碘伏消毒液 静脉输液巡视卡的应用对防范输液纠纷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用自行设计的静脉输液巡视卡在临床科室中应用,达到减少输液纠纷的目的。方法:对烧伤整形科55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90例,应用静脉输液巡视卡,对照组:260例,应用常规静脉输液卡。结果:试验组发生输液纠纷19例,与对照组发生输液纠纷125例,两组对照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静脉输液巡视卡的应用能明显降低输液纠纷。 王春莲 黄燕萍关键词:纠纷 口头宣教与文字宣教对住院烧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住院宣教方式在烧伤病人中应用对护理满意的差异。方法根据宣教方式的不同,将烧伤科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在入院后分别对患者进行5个主题24条目的住院宣教,入院后3天、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烧伤患者不同的住院宣教能明显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王春莲 黄燕萍 董永盛关键词:宣教 烧伤患者 护理满意度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05年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5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及吸氧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指标。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实验组PaCO2、PaO2、RR在通气2~3h后已有显著性改善(均P<0.05),通气24h后PaCO2、PaO2、RR、HR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0.05);对照组治疗2~3h及24h后PaCO2、PaO2、RR、HR均无显著性改善(均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改善Ⅱ型呼吸衰竭PaCO2、PaO2、RR、HR,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蔡淑芬 谭世繁 王春莲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护理 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Ⅱ度烧伤病人86例,为纳米银敷料组(A组)46例,磺胺嘧啶锌软膏组(B组)40例,创面敷料及用药每天更换一次,于用药后,分别观察创面抗感染效果、愈合时间、全身毒素吸收情况、毒副作用指标等。结果A组与B组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创面愈合时间,p<0,01;毒素吸收导致高热症状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毒副作用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是无耐药性的新一代抗感染敷料,其创面抗感染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磺胺嘧啶锌软膏,并能减轻全身毒素吸收症状,降低外用药的毒副作用。 王春莲 黄燕萍 董永盛关键词:纳米银敷料 疗效 烧伤创面 重症监护室患者非骨突部位皮肤急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非骨突部位皮肤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了解2007年1月-2009年12月ICU收治的1352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非骨突部位皮肤急性损伤的情况,并总结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患者非骨突部位皮肤急性损伤发生率为2.7%;发生皮肤急性损伤与患者侵入性管道固定、应用保护带、管道线路压迫、无创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大小便刺激及护士预防意识及措施不足相关。结论 ICU患者非骨突部位发生皮肤急性损伤与其自身存在多种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不足有关,因此应根据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制订针对性的措施,以便减少患者非骨突部位皮肤急性损伤的发生率。 吴方苑 王春莲 梁慧屏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皮肤损伤 护理